[摘 要]不同的地域,自然环境、生态格局、族群、宗教信仰,形成了中国多元文化一体的格局 。在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体系中,尤其是对少数民族舞蹈的原生性、次生性、再生性的挖掘、传承与保护多有体现。这些方面就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体系与舞台呈现等广角。本文以傣族孔雀舞的原生性、次生性、再生性的发展规律为论点,阐述当下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现状与形态。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 ;原生性;次生性;再生性
一、民间舞蹈的原生性阐释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独立而完善的古老文明国度。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根植于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土壤中,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生活习惯、生产活动、以及宗教信仰密切相关,代代相传,形成了形态各一、各具特色的舞蹈文化类型。因此,原生态民间舞蹈的内容和形式都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包含着独到的风俗观念,强烈的民族认同,颇具意蕴。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的具有多种功能和形式的舞蹈形态,例如存在于祭祀活动中的仪式舞蹈、模仿性舞蹈、生产劳作的舞蹈等。这些舞蹈从严格意义上讲是属于“原生态民间舞蹈”,其指的是原初的创造、未经变化以原貌、原义、原功能存续的原生态民间舞蹈。
在当下,社会的变迁、文化的交流等各种因素都对原生态舞蹈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时过境迁的历史岁月里,原生态民间舞蹈经历了历史岁月的磨砺。所以,在现代社会,原生态民间舞蹈已较为罕见且为数不多。因此,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原生态民间舞蹈是相对民间舞蹈的文化类型,从舞蹈的结构层面而言,是相对于课堂的教学和舞台表演的艺术形式,未经过艺术家加工、改变的由民众承载和传承的,与民俗活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来表现民众思想感情,为达成民间社会功能和社会作用的,依旧按照传统方式进行的民间舞蹈。
傣族的孔雀舞原初是佛教的节日(如大型浴佛祭祀的泼水节)时才跳的吉祥如意舞蹈,是具有宗教性的宗教舞蹈,起初傣族孔雀舞由男子跳,道具复杂,动作简单,表演者戴梵塔式头盔及女性化的金刚菩萨假面,佛塔的顶盖喻示佛光普照,面相体现表演者的和谐慈悲,这一原型的孔雀舞在艺术的形式或外壳下拙实而乏灵动,因而艺术性不高。民间传统艺人在民间舞蹈的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民间舞蹈传承的奠基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傣族舞蹈的发展历程里毛相正是一位在傣家泥土中成长起来的乡土艺术家,由于受到能歌善舞民族的熏陶使他最终成为雄性孔雀舞的集大成者和表演的典范。
二、民间舞蹈的次生性发展
民族民间舞的次生性是在原生态舞蹈的基础上对舞蹈动作的核心因子进行提炼但不脱离原生性。对存活在民间未加工改变过的原生性舞蹈,进行核心动作的提炼。
在傣族的孔雀舞中,由刀美兰提取传统傣族孔雀舞的元素这一案例,就是典型的二次创作。刀美兰是新中国第一代少数民族的舞蹈家,对傣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例如作品《金色的孔雀》就是一个经典的代表,在传统的孔雀舞的基准上,编导汇集傣族舞蹈不同的语汇,在不破坏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动作模式改编。随着社会意识的发展,宗教观念逐渐淡化,孔雀舞作为具有浓厚佛教色彩的文化物象,它也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改变并突破传统。在《金色的孔雀》这个作品里孔雀舞由女性来装扮其目的是打破肢体的禁锢来突出肢体语言的柔软、自由与舒展更凸显出孔雀妩媚、灵性的特点,使孔雀舞成为舞姿丰富而且优美的超越于民间层面的艺术制品,从而逐渐把祭祀性的文化范式提煉升华为“具有宗教主题的世俗舞蹈”,并在现代语境中进行传承与保护,并由此完成从民间表演向舞台艺术升华的过程。
三、突破与颠覆 ——再生性民间舞蹈
民族民间舞的再生性就我自己的认知是一种创造,借用传统文化的元素,模仿传统舞蹈的样式,创编出一些在舞台上表演的作品,人们提起傣族孔雀舞首先想到的就是杨丽萍,杨丽萍的傣族的孔雀舞是一个最好不过的典型。她从原生性舞蹈概念出发,对传统孔雀舞加以自己的理解和对肢体语言的创新,创编出新的舞蹈形式。杨丽萍在传统的傣族孔雀舞蹈中“三道湾”的姿态体现为:保持半蹲状态下腿部做韧性屈伸与颤动,手臂、身体和腿部都是“三道湾”的特殊动作与造型。上肢、手臂、胳膊肘和下肢的腿部、胯部以及头极富有表现力,腰部以横拧动律为主。同样是表演孔雀舞,而杨丽萍的《雀之灵》中几乎看不到传统舞蹈的下肢的起伏和颤动,更多的是用新的舞蹈动作语汇来表现孔雀在动态上、节奏上的模仿。显要部位变换表现为富有灵性的上肢动作,手臂与胳膊的屈伸抖动棱角鲜明,柔中有刚而躯干更是始终提拔有力。《雀之灵》升华了三道弯的柔美和娱佛的欢悦,被铸成一个神灵之舞。这就是杨丽萍舞蹈作品《雀之灵》这一案例对舞蹈再生性的一种颠覆。
四、结语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基准也是舞蹈文化向前发展的基本脉络,关于原生性、次生性、再生性。它们都是相对流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由原生性挖掘到次生性创作到再生性的颠覆,原生性对再生性作品素材的提供,以及再生性作品对原生性舞蹈的一种反作用,三者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类,都是在社会历史的进步中不断在发展与创造,也是现如今民族民间舞在当代发展的一个规律。
作者简介:王琛睎(1994-),男,汉族,山西运城人,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舞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