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文彬
由动画连续剧《画江湖》系列总导演刘阔执导,该系列原班人马制作的首部动画电影《风语咒》8月3日全国上映。公映前三周,影片组织了3轮全国范围点映,点映票房超过千万元。《风语咒》的故事背景源自若森数字2012年推出至今的动画剧集《侠岚》,在继续采用“侠岚”世界观的基础上,《风语咒》讲述了在原作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盲人郎明,从平凡少年成长为热血英雄,并守护乡邻的故事。
世界观既适合大众又满足粉丝
动画电影《风语咒》的世界观延续自超过170集的动画剧集《侠岚》以及40集动画《画江湖之侠岚》,包含阴阳五行并引入五行之外的力量——风。200多集的庞大体量导致“侠岚”世界观的设定颇多,在电影创作不得不压缩作品时长并面向影院不同受众的情况下,如何让观众在短时间内看懂复杂世界观设定,成为刘阔在剧本创作初期首要考虑的问题。他认为,把多余的设定放在片中会占據叙事空间。因此,《风语咒》只把侠岚世界观里最重要的几点关系单独拿出作为影片设定,其他细节并未出现。“将反派零和上古四大凶兽与英雄侠岚的完整对立关系提取出来,三五句话就能让普通观众理解。”
《风语咒》只保留了《侠岚》世界观的简单设定,并原创了原作剧集中未曾出现的两个人物成为新作男女主人公。这种故事模式对于不了解侠岚IP的普通观众而言更易理解。根据点映的观众反馈,《侠岚》粉丝对此也比较认可。“侠岚虽不是主要人物,但他和其他人物仍有很多关联,在剧情中起关键作用。粉丝每次看到侠岚在紧急关头登场,都感到非常兴奋。”
解决了观众对于世界观设定和故事背景的理解问题后,影片想要取得高票房,还需要“出圈”。刘阔告诉《综艺报》,“观众的传统认知是,动画电影就是给儿童看的,‘出圈即让成人也感觉看了一部好电影。”他同时表示,《风语咒》不仅是一部动画电影,片中的镜头语言、东方元素、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都是为打造一部好电影而量身定做的。
“青年人+父母”的合家欢定位
国产动画电影的目标受众,主要涵盖三种类型:一种是面向儿童的低幼型动画,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熊出没》系列;二是面向成人的动画电影,如《大护法》《大世界》等,这些作品用隐喻的方式探讨人性,展现社会现象;三是面向“儿童+父母”的合家欢类型,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妈妈咪鸭》等。至于《风语咒》的目标受众,则区别于以上三种,是非传统合家欢影片,“适合青年人带着父母前来观看”。谈及这一设定,刘阔进一步解释,《风语咒》是以亲情为主的情感向影片,适合儿童观看的兴奋、热闹元素较少,无法提起儿童的观影兴趣,加上年纪太小的儿童无法完全理解片中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以及主人公郎明对母亲的守护。根据点映情况来看,很多年轻人以及六七十岁的长辈看完后激动落泪,“因为《风语咒》是给能够理解人间冷暖的群体观看的影片。”
刘阔觉得,在任何一个文化发达国家,动画都并非小孩子的“专利”,动画作品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刚需。当下,90后已发展为影院观影的主力群体,应有针对他们的动画作品。“中国动画市场想要发展,需要进一步细分。在这一过程中,创作者首先要有文化自信,将继承发扬中华悠久传统文化作为创作使命之一,此外,作品还要符合现代人的三观,接地气。”
现阶段,达到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国产动画电影还较少,一些口碑评分高的作品,票房成绩却不太理想。刘阔认为,没有达到理想结果,一则在于作品本身不够优秀,二则源于观众无法认同影片理念。“针对第一种原因,创作者应从自身寻找解决对策,至于第二种原因,尽管中国广大观众尚未培养出观看动画电影的习惯,行业从业人员在摸清观众喜好的情况下,不断产出优秀作品,慢慢培养观众,未来这一局面一定会有所改善。”
严谨打造中国风
从长相酷似麒麟的东方生物——罗刹,到影片中出现的建筑斗拱、榫卯设计,再到用唢呐、扬琴、琵琶等中国民乐烘托故事气氛,《风语咒》无不蕴含着浓浓的中国古代风韵。从建模、材质,到灯光、渲染,《风语咒》每个环节都尽量靠拢中华5000年传统文化。“建筑设计没有金碧辉煌,只有真实的做旧;没有《指环王》中的西方龙,只有类似麒麟的东方生物。”刘阔说。
《风语咒》能够顺畅地展现纯粹的中国风,离不开全流程的国内团队制作。在刘阔看来,中国文化相比西方文化更深邃、更委婉,好莱坞制作团队的工业化水平再高也很难“原汁原味”还原中国情感。“我们应该在学会好莱坞先进的工业化流程后,做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产品。”
《风语咒》的纯粹中国风还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严谨层面,包括衣襟左包右、左手在上拱手作揖等。未来,包括《风语咒》在内的《画江湖》系列,会设计出更纯粹的世界观体系架构,为观众画出一个“江湖”,也让观众能画出自己心中的“江湖”。“漫威宇宙从逻辑、严谨、科幻度上更符合欧美文化,但许多内容并没有可靠依据,而是更天马行空。我们不想打造电影宇宙,而更在乎继承、发扬的文化是否合乎逻辑、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