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荣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普及十二年教育的提出,中职学校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一个板块,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而中职学校在办学质量和成效上还不尽人意,本人从中职学生的现状分析,剖析中职学生学习问题存在的因素,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对如何解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状;改革;厌学;影响
目前,中职学生厌学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表现形式也形形色色,大多学生上课不专心、玩手机、睡觉,下课则热衷于网聊、打游戏、网购。文化课没兴趣,专业课不认真,混日子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状态。尤其是文化课的学习,更是既感到吃力又感到枯燥无味,学生上课象听天书,丝毫打不起一点精神。这些现象对于中职学校的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及继续深造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中职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外部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00后的中职学生思想意识、道德水准、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呈多元化的趋势。现在的学生不再盲目崇拜权威、教师和书本,更注重自身需要和个性追求。学校的培养,教师的教导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小,而社会环境变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却越来越大。秀才不出门,就知天下事,现在是一部手机在手,天下奇闻尽在眼前,信息传播的方便快捷除了带给人们很多便利之外,也带来很多负面的问题,很多学生成了手机控。网络色情与暴力也冲击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上个世纪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再也对这些孩子不具有任何指导意义。
其二家庭教育的失衡。目前的中职学生80%以上来自农村,其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与子女沟通很少,大多只是孩子讨要生活费时有些许交流,平日因为工作比较忙或者工作压力比较大,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子女在学习上出现问题时也鞭长莫及或者漠不关心,使其子女在学习上意志消沉,当在学习中出现越来越多问题的时候,必然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家长更是只关心考试分数,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只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孩子身心造成莫大的伤害,而不是心平气和跟孩子一起探讨原因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必然使孩子感到自卑、压抑,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再加上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学习渐渐抵制,逐步丧失学习兴趣。还有的家长把孩子抛给自己的老人,老人对孩子宠爱有余,严厉不足,再加上自身教育水平不高,所以对孩子教育基本起不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其三为当前中职学校现行教育本身存在的弊端。随着我国普通高中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变的越来越窄,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为在初中学习中的“差生”。少数学生成绩根本没有达到入学要求,中职学校为了完成招生任务,也一股脑儿地招进来。还有的是在社会上漂泊很久,打工辛苦或者是厌倦了打工生活,而父母又无暇对孩子进行有效管理,干脆找一所中职学校让老师来帮忙带孩子。中职学校的低门槛导致招收的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还存在各种各样不良习惯,由于学校生存的需要,学校的主要精力和工作放在了招生上面,教育教学改革明显滞后,教材更新比较慢,教学内容过时陈旧,脱离实际,对学生吸引力不足,教学形式及方法比较单调、枯燥,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根本不关心学生听与不听,课堂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整个课堂一潭死水,被动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学生普遍就业渠道狭窄,起点不高,也让教师很难有成就感,随之而来的就是厌教情绪,而这种厌教情绪,必然波及到教学中去,也会进一步滋生学生的厌学情绪。再加上社会上读书无用论,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等负面新闻的层出不穷,也加剧了中职学生的厌学情绪。
针对当前中职学生学习现状及原因分析,本人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扭转学生学习现状。
1.正面的宣传引导。目前我国正处在产生升级的大好时机,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这都要求新一代的产业工人,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也要有创新精神,要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入手,结合中国梦,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中职学校目标定位要准确,就是要培养生产一线优秀技术工人,要让学生更新观念,认识到自己虽然文化基础差,但他们毕竟只有十五六岁,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可塑性较大,只要踏踏实实学到知识、学到技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将来一定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都会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深化教学改革,编辑适合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教学改革要落在实处,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和学生的现实基础,编写学生通俗易懂的教材,降低教学难度,使教学内容能让学生学得有兴趣,确立的教学目标能达到,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学方法靈活多样让学生喜欢,考试要多样化,能让大多数学生过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克服厌学情绪。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完成教学的前提,如果一个老师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和欣赏,那么课堂组织教学将变得很轻松,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理论,中职教师要把对学生的期待不断地通过积极的暗示和鼓励传递给学生,促成学生自我激励机制的强化。教师的期待和暗示(外界刺激)会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老师学会赏识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逐步克服学生身上不良习惯。总之教育绝不是一蹴而就,也不会立竿见影,学生马上能脱胎换骨,只有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不停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加以激励和加强,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总之,教育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当前,各国都把壮大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升级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些都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作支撑,学校也应该抓住机遇,调整办学思路,让每一个中职生都能实现技能就业,技能成长,让每一个走出职业学校的学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陈敏译《皮格马利翁效应》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