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起历史的鲜活性
——评《国统区抗战文学钩沉》

2018-08-15 00:46
社会科学动态 2018年2期
关键词:国统区抗战文学

陈 娟

国庆期间,手不释卷读完了宋致新老师主编的《国统区抗战文学钩沉》一书。合上书本,心中沉甸甸的,有压抑,有崇敬,有自豪,有庆幸,五味杂陈,不一而足。

《国统区抗战文学钩沉》搜集了抗战期间 《阵中日报》副刊 “军人魂”的131篇文章,其中包括小说、散文、评论以及新闻报道,以民族解放的大视野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的抗争。这些未经打磨的粗粝的真实从书中扑面而来,猝不及防将人带进硝烟战火弥漫的时空,让读者去感受祖父辈们为争取自由和独立而进行的艰难抗争、作出的巨大牺牲。其中为了维护中国人而被日军杀死的传教士、为躲避日军 “和平教育”而逃到深山中的青年、二等兵李发生的抗战经历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闭上眼,历历在目,清晰地知道这就是我们的祖辈曾经历过的活生生的现实。这些文章不仅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宋老师说的:这些资料已经成为濒临灭绝的 “历史文物”,再不及时抢救,将会永远消失。

在书中,宋老师还对这些文章的作者生平、抗战经历、主要事迹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并对文中涉及到的人物进行了简要介绍,这些考证和介绍不仅加深了读者对抗战大背景的了解,也让历史事实更加鲜活生动,这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军人魂”副刊的编辑是李蕤、碧野两位作家,给刊物投稿的则有很多当时文艺界著名人士,如臧克家、沈从文、姚雪垠、萧乾、安娥等人,也有抗战一线的将士如卫立煌将军的机要秘书赵荣声等,还有很大一部分则是当时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的会员。而这些学会会员的作品,正是我研究 “青记”急需搜集的材料,因此对于我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这些进步青年以笔作枪,在硝烟弥漫的国统区不断发出民族解放的呼喊和怒号,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读者、激励将士,并赋予 “军人魂”蓬勃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作为一个80后青年,阅读着这些文字,体悟作者的故事,更深刻地理解了 “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也由衷地庆幸我们能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身后站着一个强大的祖国。

《国统区抗战文学钩沉》一书,是一项文化积累工程,它及时填补了国统区文学研究这一空白区域。这本书更是宋致新老师的心血之作。她以花甲之年,认真细致地对70多年前的旧报刊进行搜集整理和文字录入,一篇文章常常要通过反复辨识、比对、推敲甚至猜测才能录入,旧报刊的脆弱、阅读的不便、字迹模糊等问题逐一克服,其中的艰辛和困难可想而知,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我接触宋老师是首先在网上看到她的博客,其中提到她的父亲是 “青记”洛阳分会会员、 “国新社”洛阳记者站长赵悔深 (李蕤)先生。彼时,我正在费力搜集有关 “青记”的零碎资料,这让我分外惊喜,急切地想要联系上她。几经辗转,通过范苏苏老师联系上宋老师以后,宋老师的热情、无私,以及对 “青记”研究的支持和我个人的勉励,令人十分感动。作为 “青记”二代,宋老师曾对我说:我们 (指 “青记”二代)已经年龄大了, “青记”的研究要靠你们,但我们都会尽力帮助你们。这朴实的话语时时激励着我,每当我查资料肩颈酸疼、眼睛模糊,感到苦累时,想起宋老师的叮咛和嘱咐,总有一股力量督促我继续努力。

感谢宋老师和她的 《国统区抗战文学钩沉》一书,不仅再现了鲜活的历史,更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国统区民族解放战争的窗户,也为我研究 “青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猜你喜欢
国统区抗战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中苏文化协会与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统区苏联形象的构建
中共在国统区掀起的两次宪政运动高潮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后期国统区的经济危机及其连锁反应*——基于国民党高层个人记述的观察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