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红兴 陈林林 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
绳索是一种对自身进行进行简便保护,对他人给予救助的一项基本器材,我国在绳索救援方面的技术的应用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大多数技术的应用都是向国外学习借鉴获得的,所以与日本、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在救援理念、装备,以及日常训练等方面目前还存在一定差距,为了尽可能避免安全隐患等问题的产生,应结合具体情况、实际需求给予不断完善。
器材配备的源头还是在于器材需求,而救援理念对其需求有着决定性影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近几年都引进了一些欧式技术,及时更新了器材装备使用理念,对自身救援体系做出了进一步优化。对此,我国消防部队也要给予足够重视,适当改变对安全绳、安全钩等一系列老师救援技术的依赖,积极、大胆的引进一些欧美先进技术,逐渐建立其具有自身特色的救援技术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绳索救援标准体系做出不断欧化,在国内装备自主研发层面适当加大投入力度,并以此来给国内绳索技术装备工业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绳索救援器材的相关标准要求也要结合社会快速发展提出的各类需求做出恰当调整,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对绳索救援器材市场发展做出进一步规范。
不论多先进的技术也一定会有落后的一天。由于我国消防不对执勤官兵人数基数相对较多,IRATA救援技术的覆盖面相对较小,且专业课程的价格比较昂贵,不可能实现大范围的推广、普及,所以,要想进一步提升我国消防部队应用绳索救援技术的水平,就必须要基于现有体制来对相关训练手段、内容给予恰当调整与完善。
对此,国内消防部队可以积极借鉴香港消防处的一系列做法,先借助各省级、市级的综合训练基地来对内部模拟训练设施建设做出进一步优化,各县市区的执勤中队,以及消防大队也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训练场地的科学设置。另一方面,还应重视地方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社会单位协调进行相关灾害类型训练设施的建设,或者是与码头、游乐场等单位协商合作,定期向基层中队开放。最后,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且适合的救援技术,相比于早起的救援技术来讲,北美等一些国家的绳索救援技术虽然比较新颖、先进,但相互之间通常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因为消防部队在人员综合素质、体制等层面存在一定差异,我国消防部队可以结合实际需求,有条件的引进这些先进技术,严禁盲目的照搬照抄,或者是全面普及,关键还是在于对其新颖、先进理念的恰当吸取,以及成熟技术的科学引用,结合消防部队各项任务特点,逐渐构建出一套科学、完善且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绳索救援技术,同时要在各地区开展实战推广训练,以此来对其训练模式做出进一步优化,使得我国消防部队可以更科学、高效的运用绳索救援技术。
由于体制不合理、警力不足等一系列客观因素产生的限制,我国消防部队内部值都未形成专职且高素质的救援队伍,难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需求,但随着近几年消防“普通中队特勤化,特勤中队专业化”这一理念提出后,很多地区的消防部队都逐渐尝试基于现役队来进行专业队建立,或者是结合部分地区水路消防站点各项建设工作的具体情况来建立专职水陆消防站点的等方式来进行专职救援队伍的建立,并针对其负责的不同救援任务来组织专项、系统的救援训练,定向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较高,能够对一系列救援操作、专业技术做出熟练掌握的专业人才,从而真正形成具有较高专业水平,且针对性较强的救援力量。
例如,针对香港消防部门经验来讲,香港消防处下设高空拯救专队等专职救援队伍。一共有五十五名队员,日常氛围三匹,每批大约在十八人到二十人左右,这一支高空拯救专队负责的任务、辖区是不固定的,第一到场的消防中队指挥人员若认为需要其拯救专队到场支持时,就可以通过指挥中心进行其专队救援协助的申请,这种专业队伍的建立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其队伍整体专业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也能够使得各项救援任务更快、更好的完成。
综上所述,虽然在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背景下,绳索救援技术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就,但是就目前来看,消防部队在专业训练、器材配备层面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需要其相关工作人员结合不同弄地区的具体需求来给予恰当调节与不断完善,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该技术的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张友达.消防绳索救援训练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0):134-135.
周栩羿.消防部队绳索救援技术应用分析[J].中国应急救援,2015,(05):30-33.
赵轶惠.浅谈消防部队绳索救援中的锚固技术[C].2010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2010:683-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