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艳
猪瘟是常见的生猪传染病,伴随急性、热性及接触性发病症状,一般由猪瘟病毒所引起。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因感染胸膜炎放线杆菌所引起,表现为猪肺部及胸膜炎症。
近年来,随着养猪产业的兴起以及市场和经济的发展,生猪交易市场表现活跃,生猪行业的贸易流通日益频繁,在生猪防疫和检疫工作上会发生疏漏及逃避检疫等问题,从而导致流行病在生猪养殖行业中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病毒与细菌造成的混合型感染,不仅症状复杂,而且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很难从根本上进行鉴别和诊断,使得生猪养殖过程中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所采取的防治效果也并不理想。
猪瘟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病猪高烧,体温骤升至41~42 ℃,并且病猪伴随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病猪的口鼻有泡沫黏性分泌物流出,病猪变得沉郁没有精神。有的病猪甚至出现心跳加快、食欲不振、饮欲增加的情况,还可能会伴随交替拉稀便秘的问题。病猪外观出现背毛直立、弓背努责、身体颤抖的现象,不爱活动,喜欢扎堆,病猪眼睛随着黏性分泌物的流出而出现眼结膜潮红。有些病情较重的猪还会出现皮肤发绀的情况,皮肤呈现蓝紫色,体态变得瘦弱,精神欢呼,步态不稳。病猪临死前,还会从口腔和鼻腔中流出大量带血泡沫分泌物[1]。
为了进一步诊断病情,对病危猪和病死猪进行剖检,病猪身上的淋巴出现肿胀和出血,淋巴切面有弥漫性出血点,并且呈现出大理石纹样,会咽软骨与喉头黏膜也有不同程度的片状出血。在病猪的回肠和盲肠口出现轻度溃疡,颜色呈灰暗色。病猪的胸腔在剖检过程中溢出大量的黏液及泡沫,肺脏变成紫红色且出现肿胀,肺叶也有胸膜出现黏连,胸腔的里侧还出现大量出血性纤维渗出液。对肺脏进行剖析,切面呈紫红色。病猪器官和支气管中也出现大量的带血泡沫状渗出黏液。
由于猪瘟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情的症状与猪的流感、肺疫及喘气病十分相似,因此极易混淆。对此,一定要做好病情的鉴别工作。首先,猪流感通常爆发突然,并且传播迅速,一般会伴随着体温升高的症状。但是,猪流感的发病期较短,而且流行期不长。而急性猪瘟则会成败血症变化,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即使是慢性病例,也主要是在大肠附近出现溃疡。其次,猪肺疫是由于感染巴氏杆菌引起的病症,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不同。前者的急性病例呈现出败血症及纤维素胸膜肺炎症状,生猪的全身都会有症状,但病程短;慢性病例则出现气喘或咳嗽,肝变区出现化脓和坏死。而后者的病变主要发生在胸腔及肺部。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霉形体引起的病症,临床表现为喘气或者腹式呼吸,病程较长,剖检后发现肺脏气肿,外观有所变化,但胸膜无变化。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会伴随着体温升高,剖检后能观察到胸膜的病变。
5.1 净化养殖环境,及时消毒隔离 对猪圈进行消毒处理时,可以选用1∶500的季铵盐消毒剂及1∶100的络合碘消毒剂,采取两者交替喷洒的方式进行消毒处理,要做到消毒及时,尽量每天消毒一次。发现病猪后,要加强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及时隔离处理病猪,遇到病情严重的猪只要进行扑杀和深埋,并做好无害化处理。
5.2 及时接种疫苗 对于养殖场20日龄以上的猪只,都要接种疫苗,猪瘟疫疫苗的接种量为每头四支,怀孕中的母猪可以不接种,但要加强日常管理。新生小猪仔要接种超前疫苗,并在28 d时进行第2次接种,接种完毕后每隔6个月注射一次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为防止接种过程中的交差感染,每头猪在接种疫苗后都要替换针头。
5.3 药物治疗 发现病猪后,要对病猪进行药物注射,可采取肌注黄芪多糖、氟苯尼考与地塞米松混合药液注射,注射量要根据病猪的病情酌情定量。对于同栏受威胁的猪,要对其喂服恩诺沙星粉、长效土霉等药物7 d左右,防治继发感染[2]。
猪瘟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严重威胁猪的生命,从而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影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由于猪瘟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在临床上与很多病症类似,因此诊断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检疫工作,及时反映养殖状况,最大限度地控制病情的发展,从根本上切断疫情。养殖场的猪只要及时注射疫苗,增强抵抗疫情的能力。
[1]王华.中西兽医结合防控猪病混合感染[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9):193.
[2]王少兵.仔猪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断[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