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练-赛-考”立体式形成性评价系统的经络腧穴学教学研究新探※

2018-08-15 00:44洪嘉婧李慧璟胡英华刘明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腧穴经络记忆

洪嘉婧 李慧璟 胡英华 刘明军 张 欣 景 宽

(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和基础课程,经络腧穴学的教学具有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其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后继课程如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等科目[1-2]。经络腧穴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含有大量古代文献,不仅要求学生记忆和背诵的知识点非常多,且需要灵活掌握和逻辑分析的内容也不少。因此,学生普遍在这门课程很难得到高分,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由此更制约了经络腧穴学的课程效果[3]。几年来,笔者在从事经络腧穴学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在探索如何改进教学与考核的形式,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热情。而经过一定的前期教学研究,我们发现采用“教-练-赛-考”立体式形成性评价系统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达到师生共同预期的成绩目标,将研究心得归纳如下。

1 教学方法改革是立体式形成性评价系统的推动力

经络腧穴学授课内容当中,识记性的知识点较为庞杂且涉及医学古文很多[4],以往多是教师台前讲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结果就是: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苦。尤其是涉及大量《灵枢》原文的“经脉病候”部分,由于距今年代久远,学生的知识断层严重,学习起来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兴趣,甚至产生抵抗心理,为日后相继课程的学习埋下一枚“定时炸弹”。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手段方面实现多样化、人性化和弹性化[5]。

1.1 针对教学难点 针对比较抽象的经络循行和“经脉病候”教学难点,我们在课堂教学环节当中将光、声、电技术结合立体经络腧穴模型让学生的眼、耳、脑、手都能触摸和感知经络循行特点和腧穴的定位,从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学习,从而强化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1.2 针对教学重点 针对比较零散的腧穴各论教学重点,我们采用了循经和分部位相结合的归纳方法,让学生学会“横着穿,竖着连,围成圈”。如循经学习了下肢的穴位之后,再引导学生围绕膝关节局部归纳重点腧穴,帮助学生总结出:膝关节上方腧穴有梁丘、血海等;内侧腧穴有阴谷、阴陵泉等;外侧腧穴有阳陵泉、足三里等;后侧腧穴有委阳、委中等。又如,在学习任脉腧穴时,对脐周围的腧穴进行总结,包括脐下1寸、1.5寸、2寸、3寸、4寸分别是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脐上1寸,2寸、3寸、4寸、5寸分别是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脐旁开0.5寸、2寸、4寸分别是盲俞、天枢、大横。帮助学生对零散知识点的整体记忆。

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会表扬先进鼓励后进,将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贯彻始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

2 练习方法改进是立体式形成性评价系统的重要环节

2.1 动脑练 古有良训“勤能补拙”,为了帮助学生牢记考点,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短期记忆练习题—长期巩固测验题—知识拓展思考题”等题库,帮助学生从“记”到“忆”这个过程,对经络腧穴知识的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进行系统、有效的记忆。尤其是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在记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运用发挥到实践中来,帮助学生顺利应试和温故知新。

2.2 动手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将知识真正变成技能,必须落到实处。结合本校新建的创新实践中心,我们让学生在训练模型人“身上”练习揣穴,描记出各个经络循行路线,反复记忆经络的每个穴位,同时对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并指导小组之间相互动手练习,通过实践,真切感知针刺入皮下的“落空感”等等,促进学生自主练习并熟记穴位、经络循行等,完成从“纸上”到“指上”的学习过程。

3 “以赛促教”是立体式形成性评价系统的亮点

在前期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授课班级分组采用“快速记忆挑战法”组织学生进行擂台挑战竞赛[6],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背诵热情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经络腧穴学教学效果的提高。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考量,我们采用了组间擂台挑战赛的形式,分为“积分赛”与“决赛”,通过组间的相互比拼,在轻松活泼氛围中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牢记应背应会的知识点、考点。事实证明,这种开放式、人性化的平等、互动、竞争的方式更加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支持[7],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心态从被动转为主动,从消极转为积极。

在竞赛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一方面鼓励学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将每一个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记录,作为成绩考评的一部分,进一步调动了学生整体的学习动力,从整体上保证了教学质量,为今后的教学目的和效果打下牢固基础。

4 考评方式的革新是立体式形成性评价系统的成果体现

成绩的考评既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尺[8]。由于医学要求的特殊性,使得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教师在考试的命题、考核的标准以及评分时,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进行着重培养。在评价和改进教学的同时,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9]。若一门课程的学习成果仅以学期的一次期末考评或几次的平时提问分数来判定,往往过于武断且也会伤害学生的感情及积极性。因此我们提倡在经络腧穴学的考评环节采用综合系统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以全面地反映教师与学生双方的质量。并且在这一形成性评价系统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将“评价与反馈”贯穿始终,具体步骤如下。

4.1 随堂随机考 随堂对基础理论知识、重点腧穴定位以及经络循行路线进行抽考,当堂给出考评成绩,就其回答的对错进行指正,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知识点的记忆,让学生自愿牢记基本考点。这部分成绩与考勤共占总评成绩的10%。

4.2 阶段测试考 为确保对阶段性的测试更全面、更深入,使学生的每一阶段学习更夯实,整个经络腧穴学的教学过程中,共设置三次阶段考核,包括一次笔试、一次口试和一次技能考核,每次考核后,教师将其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反馈和指导,对容易犯错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反复检测,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记忆能力。三次考试的平均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4.3 期末综合考 完善期末笔试题库,并从学生应试的实际出发,题型和出题点均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和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纲靠拢。既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技能,也为学生日后的升学和就业服务打下牢固基础。这部分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教师会在学生考评表和考试分析中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并将反馈意见在学生班级的通信群(如QQ群、微信群)里进行发布,以便帮助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完善自己,让学生对考试的理解不是一门课程的结束,而是教师与学生对课程教学的一种互动方式。

5 讨论

5.1 采用形成性评价系统对提高经络腧穴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区别于以往的终结性评价系统,形成性评价系统更加重视教学的过程[10],其目的在于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纠正,其形式是丰富和多样的。就经络腧穴学的自身特点而言,一方面课程需要记忆和背诵的知识点非常多,如以单一的课堂提问作为平时成绩,难以做到客观评价;另一方面,本门课程的实践性也很强,而采用形成性评价系统,将考评环节落实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教-练-赛-考”全过程来综合评价学生,使得学生在经络腧穴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好奇心和积极参与主动性,享受“记忆-思考-理解-动手”的学习过程。

5.2 采用形成性评价系统对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深度要求 对教师而言,在经络腧穴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教-练-赛-考”立体式形成性评价系统,首先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即在课堂教学授课、实践教学指导和测试评价理论水平等方面都要有所提高[11]。其次,授课教师的观察能力和反思能力也要有所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探究,始终保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才能切实保证形成性评估的建立与实施。第三,教师要能够灵活创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反馈和调整,有效地调整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效果。

对学生而言,首先要提高医学生的专业自觉性。作为专业基础课,在经络腧穴学的课堂上应重点树立学生的专业意识[12]和培养职业素养,应使学生明确“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内涵,让学生为了实现职业目标主动学习、自查、自评;其次,还应重视学生的班风学风建设,以良好的班级氛围带动学生学习;第三,建立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机制,确保各环节的反馈与答疑,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点和欠缺点,从而实现与教师的紧密互动和共同成长。

5.3 采用形成性评价系统是对师生双方的尊重 对学生经络腧穴学考核成绩实施立体式形成性评价系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肯定,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也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促进[13]。同时,这种评价系统也是对教师授课效果的尊重,是对教师课前认真备课,课堂旁征博引的丰富教学内容的全面肯定[14],只有不“唯试卷论”,而是通过课堂问答、课程测试和实践考核等多个环节进行全方位检验,才是对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客观考核。

总之,基于“教-练-赛-考”立体式形成性评价系统的经络腧穴学教学改革,本身是一整套有机联系的闭合结构,这一教学革新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法,在“教-练-赛-考”四个教学环节中以丰富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一体化训练,提升了课程教学水平[15]。本系统实施以来,学生上课积极性明显提高,对参加第二课堂和科技活动的创新主动性也明显提高,考试成绩显著提高,截止目前,本教研室授课教师已指导学生校内SRT课题4项,学生“大创”课题3项,指导学生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2篇。由此可见,基于“教-练-赛-考”立体式形成性评价系统的经络腧穴学教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树立了学生的专业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有利于培养适应未来医疗临床工作需要的实用性复合型中医人才。

[1]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6.

[2]吴子建,陈卫华,胡玲.基于课堂学习与基于问题学习相结合在枟经络腧穴学枠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31(3):74-75.

[3]简鹏.怎样提高《经络腧穴学》课的课堂记忆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23):208-209.

[4]杜小正,秦晓光.浅谈“求同存异"法在经络腧穴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14,33(4):36-37.

[5]张壮涛.浅谈多种记忆法在《经络腧穴学》教学中的运用[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1):43-44.

[6]丁锦丽,杨朝纲,程艳香,等.医学生临床实习中形成性评估体系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3(4):835-837.

[7]石学敏.新世纪针灸学科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针灸,2005,25(4):225-226.

[8]李杰.经络穴位速记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6:31-32.

[9]龚一萍.基于技能培养的中医诊断学形成性评价研究[J].中医教育ECM.2010,29(3):18-20.

[10]冯乐善,经络腧穴的教学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82-83.

[11]王卫,魏连海,孟向文.《经络腧穴学》互动式教学法的实践体会[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7(4):274.

[12]纪峰.《经络腧穴学》实训课教学模式构想[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2):311.

[13]张国强,尹百顺.浅谈腧穴命名的特点[J].吉林中医药,2007,29(6):59.

[14]黄芳,曹锐.中医专业针灸学教学方法探讨[J].中医教育,2007,16(3):271.

[15]洪嘉婧,李慧璟,景宽.快速记忆挑战法”促进《经络腧穴学》教学效果[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0(5):1062-1063.

猜你喜欢
腧穴经络记忆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旅途止泻按脾腧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经络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