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萍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渭南中心学校 甘肃 天水 741020)
美术欣赏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三项内容之一,它与绘画,工艺,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美术欣赏可以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接触我国优秀的艺术传统、灿烂的民间艺术、世界经典的艺术名作,当代的视觉文化。通过学习,学生会看到艺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种族、环境、时代对艺术的影响。这对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可小学美术欣赏课往往会由于教师一个人的自唱自谈或者乏味的幻灯片展示,从而使学生对艺术作品缺乏真正的的了解,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只能浮于表面,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欣赏活动中来。要改变这种理念,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学生美术欣赏心及欣赏习惯,运用合适的欣赏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做好美术教育的导游者,唤起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效果。在审美教育中让学生进行性情的自我陶冶,那么如何上好欣赏课呢?我从以下几点租浅的谈一谈。
每一位教师在学生心中都是知识的海洋。要上好一节高效的欣赏课,在备课上要多下功夫,教师要准备丰富的欣赏资料。教师紧靠自己的一些直觉经验是不够的,应当多读一些书,丰富对欣赏自然美的认识。有关的美学书籍、游记、散文等对自然美都有一些很好的描述,可以对我们的欣赏教学有很好的启示。例如王晓旭主编的《自然审美基础》中包括不少值得一读的篇章,如:自然美的范围、自然美的特征、自然美的类型、自然美的拓展、自然美与绘画等。另外,课前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挑选及分类,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题材、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趣味性。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景点是不同的。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变化。例如有的作品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侧重于艺术家独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织和画面构图,还有的则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的联想等。教师对教材作品哪些应做重点分析欣赏,哪些应点到为止,哪些让学生自读欣赏或课后自己查资料欣赏,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同时,教师必须深刻理解绘画内涵,掌握欣赏重点。熟悉教学的图片内容要素,事先进行反复欣赏,这是绝对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爱美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向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辉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意志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兴趣。可以通过教学中学生动手动脑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如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在出示欣赏作品后,把观察的时间给学生多留几分钟,然后让学生尝试表述对作品的初步感觉,思考作品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刻观察作品,从色调、韵美、思想等方面给学生加上作品的情绪,必要时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学欣赏、评价,这样既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优势,又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梵高时,教师首先设下一个悬念:梵高是一位精神分裂患者,37岁开枪自杀。这样简短的介绍,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时再介绍梵高的生平,创作背景,所表现的内容,思想感情等,以及作品给观赏者带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在认真研究分析以后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等,是学生感到美术作品的背后还有丰富有趣的内容。学生欣赏美术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从而为欣赏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整体的美术活动过程来看,美术欣赏是美术创作和美术作品实现其价值和意义的基本环节和途径。以往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解背离了学生学习规律和新课改的精神,如何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是美术欣赏课面临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中国画与油画欣赏》这一课时,本课先从视频入手,播放大家熟悉的东西方艺术形象,用两座艺术圣殿“紫禁城”和“卢浮宫”为载体,将学生分为东西方两支艺术代表队来进行比较,让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来领略体会东西方文化的魅力,运用对比的方式,巧妙地将绘画的工具、材料、内涵特点、画种分类、欣赏方法及表现技法等艺术表现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乐此不疲德在两座艺术圣殿中畅游。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了解了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的特点又激发了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陶冶了情操,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总之,小学美术课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让他们感受到欣赏课的生动、有趣、有意义,只有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上来,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对美的向往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