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 颖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高山镇文岭小学 广东 茂名 525000)
各类图形、数字以及数学符号构成了数学,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数学元素十分抽象,加上以往教师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使他们更加提不起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愿意走进数学,难以发现图形、数字以及数学符号背后蕴藏的数学之美。以下本文就从这一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了引导小学生感悟数学之美的路径,具体如下。
先贤孔子就曾提出知之不如乐知的主张,就是说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表现出具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将会使教学事半功倍,这也是引导学生走进数学的一项前提。在教学时建议改变以往满堂灌的宣教模式,而是采用一些更具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比如借助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同时数学是一个来自于生活的学科,基于此种特性,很容易通过生活情景的构建来传达数学知识,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将书本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买文具》一课为例,这一课就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模拟情景的好素材。教师可根据书本中的情境进行模拟,也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另外设计。首先可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视频诱导学生进入情景,再请几名学生分别扮演文具店店员和要买文具的学生。通过购物的学生和店员的对话,透漏出想购买什么样的文具,每个文具的单价是多少,透漏完后,向大家询问一共需要多少钱。由同学说共同说出答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原来数学知识并不是禁锢在书本中的死知识,而是就在我们身边,如此亲近。
小学合作模式一改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将学生转变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将任务分配给各个组员,组员合作共同完成这个学习任务。在这过程中,组内每个成员都发挥自己的作用,并通过共同协力解决难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不同的组别还可以相互竞争,感受竞争带来的快乐。以人教版小学数学的认识三角形一课为例。要求学生带来一套三角板,标准三角板有两个,一个是直角三角形,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将学生每4人分为一组,共同探讨三角形的图形之美。4个人分工合作,1个人负责测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各角角度,1个人测量各边边长。另外两人负责另一个三角板的角度和边长测量。在测量完成后,共同探讨角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边和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各组比拼谁发现的快、发现的多。教师同时引导,比如三角形的各角各边加减乘除试试看,这两个边有没有倍数关系等等。在竞争的氛围下,和教师的引导中,学生很快就发现如三角形三个角相加为180°,细长的三角板30°锐角所对的边,其长度是斜边的一半等等。让学生在自己探索,发现答案。同时当学生探索得出正确解答后,教师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学生能够有效感受到自主探究所带来的成就之感,使其乐于自主探究数学知识。
游戏教学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游戏中渗透知识点,能够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游戏活动也多种多样,应从本节课的知识点出发。同时因为小学生的自觉性不强,很容易因为玩游戏入迷,忽略了教学的本质。这就需要在开展游戏时,教师合理设计,并维护好秩序,做好引导工作,避免跑题。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的《摸球游戏》为例,这节课主要使帮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以及出现随机现象的可能性大小。教师可以用纸箱、不同颜色的乒乓球来进行游戏。书中的讲解较为抽象,可通过这一游戏,让学生能够付诸实践,分别准备五个纸盒,第一个纸盒放两个黄色乒乓球,第二个纸盒放2个白色乒乓球,第三个纸盒放1个白球、3个黄球。第四个纸盒放1个白球、7个黄球。第五个纸盒放7个白球,1个红球。每次每个纸盒抽出一个球,记录球的颜色。将记录的结果和书中描写的情况进行比对,观察书中的否必然事件、随机事件的是否和抽出来的结果一致。这个游戏的设计实际就是将书本的知识落实到现实,使学生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有更加直观的体会。
数学是抽象的,要想体会它的美,就需要走进数学,在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数学之美。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走进数学、爱上数学,发现抽象的数学所蕴含的动人之美,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