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顺庆先生学术思想研究

2018-08-15 00:51付飞亮
天中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比较文学文论学派

付飞亮



曹顺庆先生学术思想研究

付飞亮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15)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阶段―比较诗学研究阶段―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阶段―“重建中国文论话语阶段”和“变异学阶段”,是曹顺庆先生经历的四次重要的学术转向。但是无论怎样转向,其学术思想有两个不变的维度:一是始终守望中国传统文化,尊重传统经典,扎根于本土;二是主动汲取西方文化知识,在比较文学领域不断创新。

曹顺庆;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文学;变异学

曹顺庆,现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同时他还担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是比较文学学科第一位“长江学者”。曹顺庆的学术研究重点经历过四次重要的转向:从古代文论到中西诗学比较,再到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研究,再到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再到变异学理论。纵观其30余年的学术历程,无论学术风潮如何变幻,他始终坚守中国传统文化,尊重传统经典,扎根于本土;无论他在某一时期的学术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向,其中不变的一点是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鼓与呼。此外,他主张创新,反对盲从西方的时髦理论以及学界权威的定论。他曾就严羽的“神韵说”写信与钱锺书商榷,还敢于质疑王国维、朱光潜等学术大师。他善于学习,主动吸收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其中“失语症”“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变异学”等理论一度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本文拟阐述其学术研究的四次转向,以发明其学术思想。

一、比较诗学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曹顺庆主要致力于构建中西比较诗学,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对中西诗学范畴进行具体的个案研究,以寻求文学的“通律”。

曹顺庆的学术研究是从古典文学研究开始的。他于1976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在陈望道、朱东润等一大批资深教授魅力的感召与熏陶下,立志于古典文学研究。大学期间,他写的一篇关于孔子美学思想的论文,经蒋孔阳、王运熙等老师的指导与修改,发表在复旦大学学生论文集中。大学毕业后他考入四川大学,师从杨明照攻读硕士学位。读书期间,他不满足于前人的学术路数,在打下扎实的国学基础后,将眼界投放到西方,以自觉的平行研究意识,探讨中西诗学范畴的同中之异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哲学根源的差异。这是一个更加宽广的学术领域,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他收获了人生中第一批丰硕的学术成果。

1981年,曹顺庆公开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亚里士多德的“Katharsis”与孔子的“发和说”》,提出中国孔子的“发和说”是儒家的正统美学观点,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所用的一个术语“katharsis”含义相似:二者都是为探讨文艺怎样陶冶人们的情感而提出来的;都认为文艺的目的是使人归于平静、和谐、适中,主张中庸之道。当然两者也有差异:孔子较保守,基于节制情感的美学观点,推崇典雅、质朴、庄重、含蓄的风格;亚里士多德基于宣泄情感的美学观点,推崇“惊心动魄”的风格,推崇浪漫主义的悲剧效果[1]72–74。该论文当年即被《新华文摘》转载。

1983年,曹顺庆完成了题为《〈文心雕龙〉中的灵感论》的硕士论文。论文后来发表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6集)上,产生了一定反响。钱学森为此专门写了一封信给他,说读了这篇文章后颇受启发。正是以此为起点,曹顺庆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研究》《江汉论坛》等刊物先后发表系列中西诗学范畴的比较研究,如《“风骨”与“崇高”》《“文道论”与“理念论”》《滋味说与美感论》《和谐说与文采论》《含蓄与朦胧》《意境说与典型论产生原因比较》等。这些论文令人耳目一新,引起了学界注意。从他在这一时期的学术论文可以看出,他进行中西诗学比较研究并不是单纯为了比较而比较,其真正动机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论,努力使其获得世界文坛的认可。这在曹顺庆大多数论文的结尾中可明显感受到,如他在将西方的“移情说”“距离说”与中国古代的“出入说”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西方的“移情说”和“距离说”都失之片面,而中国的“出入说”更全面,更具有辩证精神,能更好地统一情感与理智、美感与功利之间的矛盾。因此他呼吁:“中国的美学理论遗产,尽管比较零碎,系统性不强,但却非常丰富,并且相当精湛,富于辩证思想,较之西方的美学理论,毫不逊色,且有民族特色。只可惜尚欠整理,致使这些宝贵的美学理论一直未被世界所认识。这种状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2]48在对中西方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起源论“物感说”与“摹仿说”进行比较后,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物感说’在美学理论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的地位,完全可以同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相并列,它应当而且也完全可以在世界美学宝库中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3]79他还认为中国文艺传统更具辩证性:“我国文学艺术传统,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璀璨夺目的瑰宝,应当受到珍视,我们不应一味去崇拜西方现代派文艺……中国的文学艺术应在本民族文学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兼收并蓄,才能以其独具的色彩与世界文艺争奇斗艳!”[4]67可以看出,虽然他走的是中西诗学比较的道路,但从学术生涯肇始,他就是中国传统经典的守护者。

1985年,曹顺庆成为杨明照的首位博士生,1987年10月提前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成为国内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的第一位博士。其博士论文《中西比较诗学》受到专家学者的肯定。季羡林评价:“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论文。”王润华评论道:“作者完成了一篇一流的比较文学中幅度广大的综合研究。”次年,其博士论文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这是大陆第一部以“比较诗学”命名的专著。在此书后记中,曹顺庆阐明自己的学术志趣与抱负:“比较不是理由,只是研究手段。比较的最终目标,应当是探索相同或相异现象之中的深层意蕴。发现人类共同的‘诗心’,寻找各民族对世界文论的独特贡献,更重要的是从这种共同的‘诗心’和‘独特贡献’中去发现文学艺术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以建立一种更新、更科学、更完善的文艺理论体系。”[5]季羡林等学者盛赞此书为我国中西文论比较研究方面“第一本”“开风气之先”和“填补空白”的著作。饶芃子评论道:“作为新时期出现的第一部《中西比较诗学》的专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见解,作为一种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的学术意见,它有开拓性的意义,也能给人们以有益的启迪和参照。”[6]18该书奠定了曹顺庆在国内比较诗学领域的学术地位。

此后,曹顺庆对比较诗学的思考深入到话语哲学层面。他认为,中国先秦老子的“道”与古希腊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是中西文化与文论话语的原生点之一,二者都是“永恒”(常)的,都是“言谈”“道说”之意,都与规律或理性相关;但是,两者也存在差异,表现在“无与有”“不可言与可言”“体悟与分析”等三个方面,这也是造成中西文化与文论分道扬镳的深层文化根源[7]51–60。同时,他的研究视野也从中西“两点一线”变为了“三点共面”,把以中国文明、古希腊文明、印度文明三大文明体系为主的诗学话语放在一起讨论,相继出版了《东方文论选》[8]和《中外比较文论史(上古时期)》[9]等论著,充实了比较诗学的研究资料。

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曹顺庆主要致力于构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进行宏观的研究。

1992年,受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之邀,曹顺庆赴美访学两年,与艾布拉姆斯、乔纳森 · 卡勒和宇文所安等著名学者相交往,对西方文化与学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他此后的学术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访学归国后,由于视野更加开阔,其思考也更加深入。比较文学是舶来品,也是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的发展时间不长,20世纪50年代在大陆还曾一度中断,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走上复兴之路,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比较文学先天基础薄弱、学科意识淡薄等不足。同时又由于比较文学源自西方,当时还未能发掘本国的比较文学学科资源,大多只能照搬西方。在比较文学领域,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各领风骚,相互争斗,但是他们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学与文化的忽视。维斯坦因等人对东西方文学的比较持怀疑态度,认为不同文明圈的文学没有可比性。曹顺庆认为这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也是对中国开展多年的中西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学的严峻挑战,中国学术界必须对此做出回应,否则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就很难进入世界比较文学的主流,很难在国际比较文学界发出声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研究将失去存在的学理性。因此,他从微观的、具体的范畴研究开始转向宏观的、思辨的学科理论研究。

标志着这次学术转向的最具代表性的论文是曹顺庆在《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第1期发表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他提出“跨异质文化”的观点,认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是以“跨文化研究”为基本特征的,“阐发法”、中西互补的“异同比较法”、探求民族特色及文化根源的“模子寻根法”、促进中西沟通的“对话法”及旨在追求理论重构的“整合与建构法”是正在构建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支柱[10]18–40。这篇论文显示了其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思想与理论的初步成型。曹顺庆先后发表了《跨文化: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主潮》《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跨文明研究: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跨文明研究:把握住世界学术基本动向与学术前沿》《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等一系列论文,进一步阐释了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2010年,其专著《比较文学学科史》由巴蜀书社出版,共60余万言,可视作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阶段的一个完美总结。

曹顺庆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建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进行。他认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经历了“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三大发展阶段,形成了“涟漪式”的理论结构,中国学派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将会使比较文学研究真正具有世界性的胸怀和眼光。当然,关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跨越性,他先后使用了“跨文化”“跨东西方异质文化”“跨文明”等词语,以强调中国学派对异质性的关注,层层深入,不断推进其理论的完善。

“跨文化”,实际上是“跨异质文化”,主要是指中西方或东西方不同的异质文化,也包括东方各文明圈之间不同的异质文化(如中国、印度、阿拉伯等)。曹顺庆后来将“跨文化”的提法改为“跨文明”,是因为文化一词含义过于混乱,文化的概念已被滥用;另外,“跨文化”往往会产生许多误会,因为在同一个国家之内,可能会有若干个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地域文化,比如中国的藏族文化、壮族文化、维吾尔族文化以及巴蜀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等,这样势必会导致混淆国别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研究。再者,同一文明圈内也有不同的文化,比如在基督教文明圈内就有法国文化和德国文化、英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等,这样也就会造成与“跨国”这一条比较文学定义的混淆。因此,仅仅只用文化来突显对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异质性”的强调,就容易引起误解[11]70–84。而使用“跨文明”来代替“跨文化”,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因为“文明”的含义更明确,也更单纯。对于“文明”一词,学界有一个大致的共识,即指具有相同文化传承的共同体,在信仰体系、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往往是高度一致的。因此,用“跨文明”替代“跨文化”,更有利于比较文学学科的建构。

比较文学的跨文明研究,强调在当前世界正在形成的全方位的、影响深远的全球性学术思潮背景下,对不同文明之间的异质性进行研究,最终目的是追求在不同文明的异质性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互补性。曹顺庆用跨文明研究来追求一种“异中之和”或“和而不同”的文化理想,以凸显中国文化的特色,抵抗全球化思潮。他认为,从比较文学在中国兴起到跨异质文明、变异学的提出,从失语症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方法论体系基本成形。他强调比较文学的第三阶段是中国学派,实质上也是为突出中国比较文学学者不仅能与西方学者平等对话,不再对西方亦步亦趋,而且能在学术上进行自主创新,走在世界比较文学学术前沿,推动全球比较文学学科建设。

三、重建中国文论话语阶段

1994年曹顺庆从美国回到四川大学后,除了思考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问题外,另一问题便是如何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这是当时也是当下亟须面对的问题,有较强的现实性。

在致力于构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学科理论的同时,曹顺庆发现,除了要面对西方的文化霸权与中心主义的挑战外,中国学者自身也有问题,表现为盲目依赖西方的理论,缺乏自主创新的精神。西方当下流行什么理论,中国的学者就跟着学习使用什么理论,从新批评、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酷儿批评,再到文化研究、生态批评、符号学,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西方的所谓新潮的文艺理论传入中国林林总总不下20余种。但是无论中国学界如何热炒,如何跟风,都遇到一个避不开的尴尬,即这些理论,或多或少都有水土不服的毛病。但是,一些批评家如果不使用这些西方的理论就不能展开批评,因为他们在追逐西方的过程中,把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论也忘记了。曹顺庆将此形象地称为中国文论的“失语症”。中国文论要创新,要摆脱西方文论的强势入侵,必须要重建文论话语,恢复源自儒家“依经立意”与道家“立象尽意”的传统话语规则,并在此基础上与西方文论平等对话。可以看出,曹顺庆提出“失语症”问题,与呼吁“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有内在的因果逻辑关系。

曹顺庆认为:中国文学理论之所以患“失语症”,首先是因为没有尊重、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没有好好掌握自己民族的传统学术规则。这种抛弃自己根底的蠢行,相当于自断经脉、自废武功。其次是忽视异质性,没有明白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将西方文学理论全盘接收、移植到中国,用来批评中国的文学作品,总是隔了一层,甚至显得不伦不类,常常令人啼笑皆非。最后,现代西方唯科学是从,信奉科学是唯一的知识来源,讲究理性与逻辑,而中国文化追求的是性灵和感悟,重视的是评点式的诗学,与西方诗学的体系性、系统性大异其趣。在西方强势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霸权下,中国学界对传统文论自然是不能说、不敢说、不愿说。

在透彻地分析清楚“失语症”的原因后,曹顺庆开出的药方就是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在《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基本路径及其方法》《再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重建中国文论的又一有效途径: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论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有效性——“对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的”反思》等近20篇论文中,曹顺庆带领其博士生团队,提出了一系列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具体建议与方法。大致可归纳为一个原则,两个层面,三种方法。一个原则: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我为主,兼容并蓄。两个层面:一是强调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有效性,二是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现代转换。三种方法,指的是可以采用三种方式来对古代文论进行现代转化:一是遵循“依经立义”的话语规则,重读经典,使其在现代语境中产生新意;二是“西方文论中国化”,即在遵循中国传统话语规则的前提下,以中国古代文论为主,主动引进一些外国文论,并对其进行“他国化”(中国化),作为中国文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三是主动将中国古代文论输出,使其在国外发生变异,创造理论旅行后的回归。

四、变异学阶段

2005年,对曹顺庆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这一年,他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比较文学特聘教授,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曹顺庆进入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构建的新阶段。从2005年开始,一直到当下,可称为曹顺庆的“变异学阶段”。这一时期他主要致力于变异学理论的创立及其理论体系的完善。这是继中西诗学比较及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等阶段之后,其学术理路与学术创新精神的必然发展。

2005年,曹顺庆在专著《比较文学学》中首提“变异性”[12]269,2006年初又为变异学下了明确的定义,完善了变异学的理论体系,明确比较文学变异学的五个研究层面分别为语言、跨国与跨文明形象、文学文本、文化和文学的他国化[13]97–98。2008年,曹顺庆发表重要论文《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系统地阐释了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理论背景、理论核心、价值意义等[14]34–40。该文发表后引起学界高度关注,反响巨大,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曹顺庆关于变异学理论的论文还有《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学术背景与理论构想》《方法论与变异学》《异质性与变异性——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问题》等。

曹顺庆关于变异学的理论逻辑,是从分析比较文学现有学科理论的缺憾开始的。比较文学的第一阶段以法国学派的实证影响研究为主,强调的是不同国家之间文学的关系史,追寻的是不同国家文学的共同渊源,即所谓的“同源性”。而影响研究的缺陷是不能解决具有影响关系的文学之间的变异问题,一个国家的文学传到另一个国家时,几乎可以肯定会发生变异。但是法国学派只重视影响,对流传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却没有注意,或者视而不见,有意忽略。不得不说,这是法国学派学科理论的一大缺憾。

比较文学的第二阶段以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为主,强调没有影响关系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的美学相似性,或者探究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通性。总体上来看,美国学派应该说比法国学派更具包容性,也更具合理性。但是,美国学派也有其致命的缺陷,而且在某种意义上犯的是与法国学派相似的错误。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隐含的一个预设就是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是有相同性或共通性的,也就是说这种比较是建立在“求同”的基础上的,追求的是不同国家文学之间或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类同性”。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的学术旨趣与追求表面上截然不同,但从更高的层面上看,它们是有共同点的,即不管是寻找“同源性”还是“类同性”,它们都强调“求同”。美国学派的缺陷是忽视了不同文学及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异质性。

在剖析了比较文学前两个阶段学科理论的不足之后,曹顺庆提出了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学科理论,即比较文学变异学。他认为,比较文学第三阶段以中国学派的变异性、异质性研究为主,强调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无论有无影响关系,皆应重视它们的不同,而且正是这种不同,更具有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他还指出变异学的具体实践操作,如可以从语言翻译、文学形象、文学文本和文化层面等方面探寻异质性与传播中的变异性。中国学派变异学理论的开拓性在于,突破了比较文学西方学派的求同性思维定式,大胆地将异质性、变异性和差异性纳入可比性的范畴。重视差异性,与当下世界强调多元文化与多元文明的思潮是相契合的,也与中国和而不同的传统思想一脉相承。

比较文学变异学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从诞生之初就备受学界关注,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赞誉。已故的比较文学著名学者孙景尧就曾对变异学进行过中肯的评述:“曹顺庆提出的‘变异学’命题,以及关于比较文学‘中国模式’,尤其是‘中国学派’‘失语症’等问题的争论,激活了学界的探索与创新。”[15]4比较文学专家刘介民对此做出了高度的评价:“治学贵在创新,而发现新理论建立新体系,有建设性的贡献产生巨大反响尤其难能可贵。曹顺庆提出的由跨文化、变异、他者化等建立起的中国学派、阐发了新的理论,成为学术界的焦点和方向。它打破了法、美学派的旧观念,修正了传统方面的思维,向世人介绍了新的理论体系。他创始了跨文明比较文学的科学思想和全新的方法。”[16]16王向远认为变异学最终可以将整个比较文学学科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曹顺庆进一步将‘变异’这个范畴上升为学科概念的高度,提出了‘变异学’的学科范畴……他将‘变异学’作为一个整合性的概念,来超越‘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等的表述模式,并将与‘变异’现象密切相关的分支学科领域统驭、整合起来。”[17]56

已故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前主席佛克玛(Douwe Fokkema)教授,对变异学与西方学派本质上的不同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法国学派的研究是实证主义的,是想通过具体的事实来认识事物。而曹顺庆教授是想研究一些并不能用具体的事实来证明的,甚至于是不明晰的,产生于想象和直觉的文学现象。”[18]10佛克玛教授对比较文学变异学评价极高,还专门为曹顺庆的《变异学》英文版撰写了序言[19]1–4。《变异学》英文版由德国著名的Springer出版社于2013年6月出版,这标志着曹顺庆的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臻于完善,并走出国门,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五、结语

综上四个阶段的学术路线图只是对曹顺庆学术研究与方向的大致划分,这种划分是粗线条的,不可能完全精确,而且几个阶段在时间上互有交叉重叠。因为在相对稳定的某一研究阶段,他往往同时开展几个方向与领域的研究,或是对上一阶段研究方向的总结与完善,或是对下一阶段研究方向的一个预示。然而仔细分析,还是可以发现,1998年之后,他基本上不再做具体的中西诗学的范畴比较。而2005年之后,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变异学的构建与完善上。当然,不管学术研究如何转向,其内在学理与精神气韵具有一致性。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点上不断创新与突进,是其学术历程最鲜明的特征。其学术研究的取向是尊重传统而不保守,放眼世界而不忘民族文化。其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旨归皆指向现实,以问题意识贯穿学术研究的始终,为中国当下的文化建设服务;其学术研究的方法是博采众长,弥纶群言,自成一家。

曹顺庆一手批判中国文论的“失语症”,另一手树起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大旗。一手批判,一手建构,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要张扬中国学界自主创新的精神。他创建的比较文学变异学,也确实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一大创新,大大开拓了世界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世界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提出比较文学变异学,并不完全是出于所谓的民族主义立场,尽管变异学客观上确实起到了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合法性进行辩护的效果。然而变异学更重要的价值还是在于它的普适性。此外,变异学理论还可以用来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而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实绩,反过来又可以用来支撑变异学理论。“变异学阶段”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阶段”常常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截然分开,这也造成了对其学术研究进行分期的困难。但是也可以看出,曹顺庆的变异学阶段,仍然扎根于中国文化传统,探讨的是中国文论的中国化、西方文论的他国化(中国化)等问题,念念不忘的依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

学贯中西,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类似的口号被“五四”之后的中国知识分子提出近百年了,然而真正能践行的学者不多。可以说,曹顺庆以其全部的热情与才智,坚守本土文化沃土,汲取世界文化甘露,并最终绽放出绚烂的学术之花。

[1] 曹顺庆.亚里士多德的“Katharsis”与孔子的“发和说”:中西美学理论研究札记[J].江汉论坛,1981(6):72–74.

[2] 曹顺庆.“移情说”、“距离说”与“出入说”:中西美学理论研究札记[J].江汉论坛,1982(11):46–50.

[3] 曹顺庆.“物感说”与“摹仿说”:中西美学思想研究札记[J].文艺研究,1983(4):74–79.

[4] 曹顺庆.论西方现代派文艺表现说与中国古代文艺表现说[J].学术月刊,1984(8):60–67.

[5] 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6] 饶芃子.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及其走向[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89(1):14–21.

[7] 曹顺庆.道与逻各斯:中西文化与文论分道扬镳的起点[J].文艺研究,1997(6):51–60.

[8] 曹顺庆.东方文论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9] 曹顺庆.中外比较文论史(上古时期)[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0] 曹顺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J].中国比较文学,1995(1):18–40.

[11] 曹顺庆.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J].中国比较文学,2003(1):70–84.

[12] 曹顺庆.比较文学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3] 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4] 曹顺庆.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4–40.

[15] 孙景尧.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1978―2008):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学术总结报告[J].中国比较文学,2009(1):1–9.

[16] 刘介民.比较文学研究之方向和方法[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9(1):14–30.

[17] 王向远.“跨文化诗学”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形态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3–59.

[18] 王蕾.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和文学变异学:佛克玛教授访谈录[J].世界文学评论,2008(1):7–10.

[19] FOKKEMA D.Preface to Cao Shunqing's The Study of Variation Theory[J].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 West,2011(1):1–4.

〔责任编辑 刘小兵〕

A Study on CAO Shunqing's Academic Thought

FU Feiliang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comparative poetic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discipline theory,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discourse reconstruction and variation theory are the main academic periods which Prof. CAO Shunqing has experienced. Although his academic thought changes, there are two stable dimensions: root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bsorbing western culture, with which can he continue to bring forth new ideas in the field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AO Shunq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variation theory

2017-05-09

付飞亮(1977―),男,江西临川人,讲师,博士。

I206

A

1006–5261(2018)01–0001–07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文论学派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介绍
关于文论“失语症”的争论、悬疑和前瞻
国际汉学的传统与现代——第22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圆桌会议侧记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剑桥仪式学派与百年戏剧史研究述评
解构视野中的后现代文论——以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为例
Poet, Poems and the art of Poetry in Samuel Taylor Coleridge’s Biographia Literaria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哲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