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坚 杨晖 何常波 陈继军
摘要 新时代动物传统养殖格局已发生改变。为了实现“减量提质”,确保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新目标,本文探讨了新型养殖格局下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有效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动物养殖;疫病防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1-0231-01
传统养殖格局以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为主,中型、小型专业户大量并存,以散养户分散养殖为辅。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以及对户外休闲旅游的大量需求,农家乐、观光休闲旅游场所的动物养殖不断增加,在这些场所养殖动物供人观赏、食用等。由此呈现出了非集中大规模养殖、非养殖场养殖且养殖场所与市民紧密相关的新型养殖格局。
1 存在的问题
1.1 防控意识不高
相关部门对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在当前养殖量大幅减少的形势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并不重要,随着大规模养殖退出市场,即使动物疫病发生也不会造成广泛影响[1]。而新格局下的养殖户也以少量养殖为由,认为不需要专业技术,对于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意识更薄弱。
1.2 难以及时掌握养殖动态信息
农家乐、观光休闲旅游场所、合作社等的动物养殖由于缺少专业养殖技术,导致动物发病死亡较多,再加之用于餐饮食用以及观赏动物迁移等,未形成有效记录而导致动态养殖数量难以统计,给动物疫病的免疫、监测等带来困难。
1.3 养殖技术落后
这些场所的动物饲养者大多是兼职饲养员,少量为专职从事饲养,他们或不懂专业技术,或农民出身仅凭经验饲养,或对规范饲养管理无概念,认为养殖对于主业来说只是副业,因而从思想上对科学养殖、规范养殖不重视,养殖技术落后,动物疫病防控意识薄弱。
1.4 防控隊伍日益减弱
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动物养殖量急剧下降。相关部门认为动物养殖量大幅减少,人畜共患病发生的威胁也大幅降低,对防控队伍人员的配备也大幅减少。这直接导致乡镇级防疫人员严重不足,防疫队伍老龄化日益严重,甚至部分已建立逾10年的村级防疫队伍也遭遇解散,基层兽医管理站管理岗位出现“青黄不接”现象。动物疫病防控队伍正面临严峻考验。
1.5 流通规范意识较弱
上海市与江浙相邻,交通发达,动物流动性大,大型规模畜禽场在多年的监管下调运动物申报产地检疫程序较规范,而农家乐、旅游点、合作社等饲养动物的调运随意性很大,规范性流通意识薄弱,有的从相邻省、市用私家车装运,无检疫证明,蒙混过关,到上海市后饲养信息不上报,不按要求进行相关疫病检测,导致后续饲养周期内的免疫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给动物疫病防控带来很大隐患,严重影响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安全[2]。
2 对策
2.1 提高养殖场所管理者的动物疫病防控意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充分明确饲养者强制免疫的主体责任。依法配合兽医部门开展监测,做好消毒工作,并依法检疫、疫情上报等。同时开展动物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宣传与告知,以及动物疫病防控专业技术的培训,加强农家乐、旅游点、合作社等饲养场所饲养者的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并提高其公共卫生安全意识[3]。
2.2 加强基层兽医部门新格局下疫病防控工作
2.2.1 防控基础工作应长抓不懈。在动物养殖结构调整、养殖量逐年下降的形势下,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及地产生猪上市前的“瘦肉精”等监控工作,加强思想重视,完成2个“确保”,即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不发生地产肉食品安全事件。落实责任到人,严格按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计划与各类实施方案的要求布置落实,积极组织人员与力量,完成春、秋季的集中免疫,各类主要动物疫病的监测、消毒工作的开展与管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与动态疫情掌握及产地检疫、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应急事件处理等。
2.2.2 创新思路,全面提升疫病防控能力。一是做精、做细传统畜禽防控。当前规模畜禽场急剧减少,畜禽养殖以散养户居多,农家乐、合作社、旅游休闲等养殖模式较多。因此,要以专业户为重点防控对象,提高对散养户、不同养殖场所的监测覆盖面,把日常的免疫、检测工作做实、做细,加强监测力度与日常督查力度。二是加强狂犬病防控,提升公共卫生安全服务。对定点免疫点及技术人员开展集中技术培训讲座,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其对狂犬病的防控意识。三是加强对多种动物疫病的监控,如加强对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布病、沙门氏菌、禽霍乱等多种疫病的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全面提升对多种疫病的监控水平与预测预警能力[4]。
2.2.3 加强兽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为畜禽养殖提供扎实有力的技术支撑。实验室是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技术支撑部门,应持续不断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与农业部兽医实验室要求,有效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保证检测工作全面顺利完成。
2.3 政府提升对疫病防控的支持与保障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制定了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其中明确了法制、体制、科技、条件保障,为动物疫病防控在政策上保驾护航。依据国家规划与政策,结合本地区养殖新格局与新变化,当地政府应因地制宜,在防控资金保障、防控队伍建设、服务政策等方面给予更大的保障与支持,发展基层兽医公共服务,确保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3 参考文献
[1] 黄泽颖,王济民.动物疫病防控策略评估[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5,17(1):173-179.
[2] 王华,李玉清,徐百万,等.浅谈新形势下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策略[J].中国动物检疫,2013,30(2):75-77.
[3] 张鲁安,付雯,兰邹然,等.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动物检疫,2012,29(7):19-22.
[4] 赵德明.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的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