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18-08-14 10:03金秀群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提高有效性小学数学

金秀群

[摘 要]当前我国正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开展,要求广大教师要注重积极转变教学模式,探究新型的有效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完善课前准备工作,选择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具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本文基于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主要针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不断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新焦点。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同时,也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尤其是数学这类启发类的教学课程,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差异、学习基础及参与热情等因素,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做好始终围绕学生这个核心,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完善课前准备工作,引导学生注重预习

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系统学习的过程,而数学恰巧又是一门抽象性、思维性较强的课程。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该在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对数学教学内容做好系统地总结与归纳,深入理解和领会教材的主要意图,预先准备好需要用到的实例以及教学方法,预设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的环节及思考的问题以及问题的答案;其次,教师应该在每次课程结束之后,为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为学生布置下一堂课的学习重点以及学习要点,帮助学生提前做好下一节的数学课程学习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不应该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外,应该刚好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而不是难为学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造成打击。在课前准备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领悟和归纳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切忌盲目提高或者盲目削弱课程内容,保证学生能够完全掌握知识结构。

二、培养学生直觉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直觉思维本身蕴含着相当合理的猜想,是具有独创性的。在数学教学中,既要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讲清算理,阐明解题的依据,也要重视学生非逻辑的直觉思维的培养。根据心理学家、数学家的研究,这种跃进式的思维在数学能力强的学生中显得更为突出。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一下子接触到问题的实质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这样的学生不在意,说他们是“猜的”,一下子扑灭了孩子的智慧火花。科学的发明往往都是先猜想,假设然后再证明,猜不对,却又向真理靠近了一步,也是难能可贵的,必须珍惜它,爱护它,还要善于捕捉它,有意识地培养它。例如在教学“年、月、日”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年历,让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知道了“一年有多少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以及平年、闰年的2月份各是多少天。”让学生借助平时对时间的直接经验和想象力,把抽象的时间和具体的事件联系在一起。如找出儿童节是星期几,把自己的生日用铅笔在年历上圈出来,看着年历说出5月份有几个星期零几天。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逐步建立时间观念,然后自己计算出平年全年和闰年全年各有多少天。这样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学生乐于接受,最有效的教学就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只有当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他們才能主动地发展知识,有效地建构知识。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但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人特点、学生年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基本运算”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融入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通过对于喜爱的商品的选择和购买来计算价格,“假如去超市买4元一斤的苹果,买了两斤,付给10元钱,收银员应该找你多少钱呢?”从而将数学教学内容中的基本运算规则进行有效运用,由此加深学生的生活化应用能力和意识,促进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熟练运用数学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数学素养及实践能力,有效推动素质教育目的的实现。

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开展实践操作活动

对小学数学教学问题的解决,要从多方面进行,最为基础的就是要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进行增强,创新才是发展进步的根本,而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要想将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就要能在创新方面得到加强,小学数学教师要从教学方法以及模式方面进行着手,考虑其合理科学性。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可以安排两个操作情境“涂出教具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树叶、衣服、六边形纸片的二分之一;用圆、长方形、正方形纸片,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出其他的分数来。”儿童往往是在操作中进行思考的,学生提高操作亲身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认识和掌握了探索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增强实践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变“学会”为“会学”。

五、结语

总之,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开展的背景下,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需要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活跃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数学思维,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尹雪珍 .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有效性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33):106+108.

[2]柴凤霞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中华少年,2016(07):185-186.

[3]罗仁俊 .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知音励志,2016(15):55.

[4]辛丽 . 试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J].明日风尚,2017(02):52-53.

猜你喜欢
提高有效性小学数学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