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观察视角下高中地理课堂导入环节的研究

2018-08-14 13:46刘秀梅
文理导航 2018年13期
关键词:环节师生老师

刘秀梅

课堂导入在一节课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既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也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景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目前的研究几乎全集中在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导入方法和策略上,但通过课堂观察发现,课堂导入的决定权完全在于老师,在地理原生态课堂中严重存在着忽略导入环节、不关注实践层面的作用和价值、教师按照自己的喜好任意取舍、不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精彩的课堂导入能使学生怀着一种期待的心情,渴望着新课的开始。它一方面能够实现新旧知识的顺利过渡、对接,另一方面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思维,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距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可见,对高中地理课堂导入环节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很高的实用价值。

借助本人是2107年国家和自治区“一师一优课”评委的机会对近百节“优课”的视频、银川市的29节优质课评比、26节常态课中教师的导入环节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同时还利用师生问卷调查、师生访谈作为课堂观察分析数据的补充。

一、存在的问题

本文在对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的基础上,对原始资料进行融合、分类整理后,形成了以下几方面的观点。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课堂导入存在误区。

人们对某种食物的喜好往往取决于第一口的尝试,那么老师的课堂导入就相当于一节课的“第一口”。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让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应该受到老师的高度重视。但在课堂观察中却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导入意识淡漠、功能认知模糊、设计视角单一、实施范围狭小等误区。

2.学生和老师的观念存在冲突。

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越来越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语言和兴趣紧跟时代,对课堂导入的需求也有着符合他们年龄和时代的特征。而老师随着教龄的增长,与学生的年龄差距越来越大,很多老师已经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不能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实施教学。观察数据显示在对导入环节的理解和认知上,师生的观念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冲突,学生认为导入环节既重要又需要,而老师认为无所谓,取舍很随意。

3.师生对导入形式的喜好不一致。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学生对能开拓眼界,交互性、实时性、参与性强的导入方式比较渴望。多媒体导入、创设情景导入、故事导入是学生最喜欢的导入方式。提问、讲评作业(试卷)、直接进入是老师最常使用的、学生最不喜欢的导入方式。访谈中学生谈到,老师经常使这些方式会让学生对地理课感到厌恶,甚至想逃避。

4.学段越高导入环节越少。

不同学段的学生虽然学习的内容、习惯、方法、目标不完全一致,但学生对新鲜有趣、启迪思维的导入方式同样感兴趣。但观察发现,学段越高老师使用导入的几率越低,老师的导入行为意识淡漠是由高考升学压力越来越大所致。

5.不同课型导入环节差距很大。

在将近100节的省、部级“一师一优课”的录像课和24节市级优质课的观察中发现,全部都有精心设计的导入环节,而在26节常态课中能看出有精心设计导入环节的只有两节。这反映出很多老师把课堂导入作为“作秀”来看待,是为表演来服务的。同时在课堂观察中还发现地理新授课中的导入环节明显高于复习课、练习课和讲评课。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观察中还发现了一些比较反常的现象,针对该现象又专门进行了学生访谈,归纳整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

1.导入缺乏地理特色。

在课堂观察和调查中发现很多地理课的导入和其他学科没什么不同,地理特点不突出、导入话题和地理时事关系不大,演示方式陈旧、多媒体技术手段落后,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其结果自然就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了。这种现象提醒我们地理教师,在新课导入的技术应用、内容选择、方案设计、展现形式等方面要认真研究、多下功夫,多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地理话题,尽量贴近现实生活,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展现出来,让更多的学生对地理课感兴趣,迅速进入老师所构建的地理情境中去。

2.导入效果不尽人意。

导入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但在观察中却发现学生对导入环节并不在意。在访谈中学生坦言,相当一部分老师虽有导入环节,但导入效果很一般,有和没有导入环节区别不大。如果导入的过程过于随意,缺乏针对性和适切性,学生感受不到导入的意义,自然认为没有导入的必要了。当导入效果良好时,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传导情感,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重视程度。

3.导入模糊,指向不明。

在问卷调查中,学生最不喜欢的导入方式之一是“直接进入”,但竟然还有高达24.2%的学生希望老师用“直接进入”法,这部分学生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我们通过观察得知,原来是因为搞不懂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导入新课、不能理解老师导入所讲的内容与今天所要学的内容有什么关联,甚至会越听越糊涂,以至于让他们觉得还不如老师直接开门见山地讲,更容易接受些。如果我们在新课导入时不遵循精炼性原则,当导入的目的性、指向性不明显,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无法进入主题时,不如不用。

二、结论与启示

1.对课堂导入的反思

本文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师生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在统计、记录、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又对个别异常现象进行再次访谈验证,查找原因,得出以下结论。

(1)导入的成败取决于教师。

调查的现状和导入的性质显示,课堂导入的决定权完全在于老师,且受外界干扰因素少。从某种程度上看属于教师个人行为,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当教师在对导入的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时,在思想和行为上就会表现出对导入的轻视;当对导入的功能认知模糊时,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导入的激励和铺垫功能;当习惯单一视角的导入形式时,就失去了对以情促动学生、以趣吸引学生、以疑觉悟学生的教学艺术追求;当实施方式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时,就使学生对其失去了兴趣。教师的教学行为要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原则,不能仅凭个人的好恶来决定教学环节的取舍。地理教师只有走出导入环节的误区,才能享受成功的導入环节给教学带来的好处。

(2)教师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了解自己。

从师生对导入作用的认知、形式的喜好以及不同学段导入的实际应用的调查表明,师生之间处于认知与需求不对等的状态,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老师把导入效果差都归咎于学生。当前关于导入的研究大量集中在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方法与策略上,几乎都忽略了教师本身存在的问题。很多教师自信非常了解学生,调查显示其实他们对学生的不了解远远多于对学生的了解。有位优秀的地理教师说得好:“我们需要在了解学生的同时认清自己;在借鉴别人的同时发展自己;在实践尝试的同时突破自己。”

(3)导入环节不能因课型而取舍。

调查结果证实,教师因课型不同而对导入环节自行决定取舍的现象广泛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学过程对导入环节没有硬性要求和固定标准,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导入的认识只停留在公开课和新授课才能用的上的阶段。教师自己常常把教学效率的长效与短效割裂开来思考,要么不愿意下功夫研究,要么急功近利。很多教师依然秉承着传统的教学观,保持着传统的做法,备课时重内容轻方法,认为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单一的、狭隘的、机械的导入正使学生不断地丧失地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对教师成长的启示

(1)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地理老师要想达到导入环节应用轻松自如、灵活多变的境界,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心理准备:第一,做一个有发展眼光的人,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第二,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不断地进行知识充电;第三,做一个勤于反思的人,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一个地理教师如果选择了自己想做、能做,且学生需要的事情,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一定会在专业上取得长足的发展。

(2)在教学整体中体现价值。

教学导入虽然在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它只是一节课学习的开始,是序幕、是前奏,而不是学习的全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切忌单纯地去研究课堂导入,割裂与整体内容的联系做法并不可取。一个优秀的课堂导入必然能够快速启动教学,并成功地串联起教学的各环节,在教学的整体过程中体现其价值。

(3)建立专属自己的资源库。

教育情境的不确定性,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师性格、年龄、教学风格的不同,决定了导入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此,教师在研究课堂导入时,不断创新、不断补充、借鉴他人、随时积累,形成专属于自己的导入资源库,便于自己随时调用组合,以期在增加地理教师课堂吸引力的同时,还起到促进地理教师素质提升与专业成長的作用。

猜你喜欢
环节师生老师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老师,节日快乐!
麻辣师生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