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妮 陈铭德
一、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会展品牌建设的意义
我国每年1万场展会,2500亿元的市场(占我国GDP的0.5%),而和美国每年180万场4000亿美元(占我国GDP的2.5%)对比来看,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通过各种会展为经济发展注入鲜活的动力。会展品牌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发展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伴随着無法估量的社会效益。“品牌”作为“产品”外在物理特征和内在文化价值的载体,与生俱来就藏着一笔无形的巨大财富。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说,展望“一带一路”建设广阔前景,泉州可以有更多、更大的作为空间,在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中,抓住“东亚文化之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建设机遇,利用已有的经济、人文等各方面的优势,来打造海丝会展品牌。泉州海丝会展品牌的建设,对泉州会展业发展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突出泉州的“海丝”特色,突显海丝文化的核心价值,促进海丝文化的持续传播,带动泉州会展经济,树立泉州海丝会展品牌,提高泉州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竞争力。
二、泉州打造海上丝绸之路会展品牌策略
(一)政府引导强化品牌战略意识
泉州政府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要加快推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致力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以及港澳台的沟通与合作。泉州进一步深入实施“海丝”战略,珍惜和用好用足“海丝”主题,让优势有效叠加、机遇尽快转化、红利充分释放。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泉州这座古城坚定文化自信,正致力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闽南文化、海丝文化优势,铸就新时代的文化品牌。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营造全民参与品牌建设的环境,对海丝文化会展品牌进行整体的规划。同时,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和引导品牌建设方向,建立长效反馈机制以促进品牌增值。
围绕打造“世界文化海丝休闲旅游目的地”,加快策划海丝古港旅游综合体,用心塑造“古泉州(刺桐)史迹”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海丝文化产业、文化市场,培育海丝动漫、创意设计、文物博物等新型文化业态。
(二)行业发展支持
会展行业是目前逐渐新兴起来的一种行业,泉州会展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泉州拥有绝佳的战略地理位置,公路、铁路、空运、海运一应俱全,交通便利。泉州有亿吨吞吐量的泉州港,有晋江国际航空港。根据泉州统计手册,泉州地区近10年来生产总值均按照一定的增速在增长。汽车、石材、服装、鞋业、石雕、陶瓷、香、茶叶等区域的龙头优势产业良好发展势头,是带动泉州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泉州历史文化名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文化底蕴深厚,闽南文化、“海丝”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大,为泉州发展会展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强调泉州市要加快建设东海国际会展中心、晋江国际会展中心,集中力量发展成为成全省展览业的中心城市。泉州十三五规划中指出重新构建旅游全域发展格局,加快“大旅游”产业发展,继续推动“东亚文都、海丝泉州”品牌发展。同时明确指出要在原有展会的基础上更好地办好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增强对外交流综合承载力等。
海丝文化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一批新型业态文化企业已成为泉州文化“走出去”排头兵,为打造海丝文化品牌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海丝文化交流活动,展现多彩海丝文化、挖掘特色,进一步打造海丝文化品牌。如泉州举办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高峰论坛、亚洲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组织南音、木偶戏等文化团组赴“海丝”沿线国家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和展演,积极推动海丝文化走向世界。
由政府引导,会展行业配合,围绕海丝文化品牌策划、宣传、推介等工作,积极拓展品牌效应。要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构建泉州海丝文化宣传推介平台体系,借助有关会展展会载体,利用新媒体、网络、博览会、展销会、研讨会等宣传推介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海丝文化品牌营销。通过创立专业刊物、网站媒体(公众号、直播、微博等)、广播电视专栏,宣传介绍泉州海丝文化,加快培育打造海丝文化品牌。
(三)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品牌塑造系列活动
宣传海丝文化,打造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品牌需要经过市场和消费者的检验。围绕品牌策划、品牌宣传、品牌推介工作,通过对海丝相关会展活动进行梳理,积极拓展海丝品牌效应。
1.海上丝绸之路商旅文化博览会
开设一系列的主题展馆,展示海丝文化、宗教文化、华侨文化、泉台文化、戏曲文化、方言文化、茶文化、石文化、瓷文化等。
2.海上丝绸之路服装文化节
包括经贸展会、文艺演出、文化惠民和学术研讨等活动。海丝沿线和关联国家的艺术家可赴泉州各县市区,与当地民众共享国际艺术盛宴,搭建一个世界交流的平台,促进服装和海丝文化的发展。
3.海上丝绸之路古币、瓷器(精品文物)展
旨在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承,泉州历史文化的鉴赏。展品大多是泉州市民间收藏家的珍藏之宝,特别德化著名陶瓷收藏家参与,同时可与校园的合作,在泉州的各大中小学中进行了宣传活动。
4.海上丝绸之路风情摄影展
以“新旅游、新梦想”为主题,以摄影艺术展示“海上丝绸之路”沿途中国的历史文明、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以及文化艺术,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
5.海上丝绸之路美食节
在泉州东海国际会展中心、海丝艺术公园、中山路等标志性地点开展主题为“弘扬泉州饮食文化,打造丝绸美食盛宴”美食节,集海上丝绸之路各地食品、小吃、特产等,进行“泉州十大名菜”“泉州十大私房菜”“我最喜爱的美食小吃”。同期举办摄影大赛,挖掘民间美食资源,进而提高群众参与度,活跃美食文化节现场气氛。
6.海上丝绸之路物流合作论坛
以“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产业、物流、文化互动发展”为主题,采取专题演讲、高峰论坛、参观考察、展示展览、项目推广、商务洽谈等多种形式。从而促进泉州物流一体化进程,构筑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物流论坛发展新平台。
7.海上丝绸之路海产博览会
旨在依托泉州特殊的生态、海洋、資源和海产发展优势,以海产博览会为平台大力促进泉州海产生产企业和国际一流企业、海产品爱好者的交流与贸易。同期活动有开放式海产食品行业高峰论坛、美食体验“食在泉州”精品展示、泉州海产文化讲坛、创新海产食品秀。
8.海上丝绸之路船舶展
结合造船业的发展历史,介绍各个发展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相关船舶的特点及特色含义,更形象地阐述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情况,包括不同时期(秦、唐、汉、宋、元、明、清)的海上交通情况、造船技术、航线及船舶灾行驶过程中涉及的工具等。
9.海上丝绸之路投资贸易洽谈会
可组织数个省市分团和多个个特邀客商分团(外商投资、驻华商贸代表、台商、侨商等)参展、参会。系列活动有:海上丝绸之路投资环境及招商项目说明会、海上丝绸之路展品展销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贸易洽谈采购会、投资项目对接会等,同时举行科技合作项目推介会、支持沿海开发新型金融工具推介会、成果发布会等。
10.海上丝路交通安全论坛
以构建海上丝路、建设海洋强国、实现和谐海洋为主题,相关各国和国际组织代表参加,就海上航道安全形势评估、反海盗、海上突发事件的应对、加强海上安全合作及南海行为准则等议题展开讨论,最终达成协议签署合约。
11.海上丝路影视文化节
用光影符号作为主要载体,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史,传承丝路精神。如实体和网络同期上映《女帝·海上丝绸之路》《穿越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路南珠宝宝》等。同期举行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中外合作论坛、电影海报学术论坛、影片进广场、进社区、进高校等惠民活动。
12.海上丝路文化产业带发展高峰论坛
海上丝绸之路时期泉州多宗教文化共存现象,“泉州史迹”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文化线路”极富创新性的遗产理念和方法,保护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遗产研究等。
(四)注重泉州海丝会展服务
专业的会展公司(日辉会展、正泰会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对接政府文化产业、经济部门进行海丝各项主题系列活动的展会开展,这样保证能提供专业的海丝会展服务,提升海丝会展质量。同时要不断地创新变革,优化会展的服务。
会展服务是海丝发展的新路径通过新一代的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提供一站式服务,并做到会展的精准服务、预订服务。在展会展示、信息、发布和成交四大功能上,集中针对某一个功能进行专项打造,使其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王牌”。并且不断通过对哦访问的形象宣传,让公众发现其中的品牌价值。如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下,由会展行业协会和海丝相关机构共同统筹审核相关公众号的建设、信息发布及服务:泉州海丝旅游、海丝泉州等。
在“互联网+”行动中,要加强海丝会展产业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相结合,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互联网正在加速会展业的发展,重新定义会展的连接和交易的场景,改变整个海丝会展模式。未来30%的会展公司会消失掉,海丝会展的发展依靠的是品牌,而大数据是海丝会展营销的核心竞争力。借鉴中国最大流量会展平台,最大的会展资源数据库之一的展酷网,开发有一个专题会展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创新、改变链接和数据,让办展、参展、消费采购、服务等变得更加简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创新海丝会展品牌。
(五)泉州海丝会展人才队伍建设
海丝会展品牌塑造可持续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跑出发展创新“加速度”。只有加强海丝会展人才队伍的建设才能提升海丝会展的内涵价值,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外在因素提高海丝会展实效,促进会展品牌的培育和打造。目前,因企业体制及管理因素,用人的不规范,及高校人才培养欠缺,导致海丝会展专业人才的缺口。进一步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对海丝会展人才有一定的要求:对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有一定了解,特别是海丝文化和海丝产品;会展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业务管理和实践能力;有较高素养,能吃苦耐劳;对新政策新科技等有一定的敏感度;敢于创新等。
从其他专业行业转行过来的人员,相关部门、企业需组织针对性系统专业的培训,充实理论知识,提高素养,在实践中需专门人员给予指导,增强会展执行力。由政府主导出台相关政策(项目经费补贴)支持泉州高校培养不同层次的海丝会展人才。本科硕士院校(华侨大学)培养研究、指导、管理型人才,高职院校(黎明大学、泉州理工学院)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实践性人才。
泉州加快海上丝绸之路会展品牌的打造,有着“天时”“地利”和“人和”的优势。政府规划引导,各部门、行业、企业通力配合打造海丝会展品牌。海丝会展队伍建设,策划还是会展品牌系列活动,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高会展服务质量,提升海丝会展品牌知名度,拓宽渠道加大合作,最大化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侯雅丽.泉州海丝文化城市品牌建设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5.
[2]陈玲.打造会展品牌的策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15):157-158.
[3]李晓红.会展服务成为未来会展业发展新路径[N].中国经济时报,2017-07-26(006)
[4]司徒慧明.会展品牌的塑造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14):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