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巴伯 果果
年逾七旬的名记者琳·巴伯本应停止吸烟,检点自己的行为,因为儿孙绕膝,她应该做出表率。但琳·巴伯可不这么认为。她说她要给予她的孙辈们“令他们毕生难忘的教育”。
我不认为我小时候曾过过母亲节,至少我们巴伯家从没庆祝过。我的父母亲不是那种喜欢表达情感的人,他们也不主张搞这种节日庆祝。而由此产生的“骇人”影响一直持续到我自己有孩子。
当我的女儿们从早教园回到家,兴致勃勃地捧着在我看来只能用难看形容的心型卡片送给我,说她们为此花了一周的时间时,我却嗤之以鼻道:难道他们没给你们找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吗?他们就不能教教你们乘法运算或别的什么东西?然后女儿们就会哭着跑去找爸爸,而我只好补救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妈妈只是在开玩笑……”然后那些把孩子弄哭的讨厌卡片就被放到壁炉台上,一放就是几个星期,接受尘灰的洗礼。
然而更糟糕的是,我的婆婆是個极其热衷于过母亲节的人,每次过节不是涕泪横流就是大发雷霆(当我们完全忘了过节这回事的时候)。于是我的任务不只是催促孩子们做卡片,还要碎碎念我的丈夫,让他亲自制作些东西,同时怒不可遏地提醒他:“买些鲜花放在车库的下坡道上可不能算数啊!”我张罗这些倒不算什么,后来有一年,我的婆婆送给我的女儿们一人一件亮片闪闪的白色尼龙T恤,上面写着“我爱我的祖母”。而我试遍了她们平时喜欢的所有东西,都没能哄她们穿上T恤,最终给了她们每人5英镑,她们才勉强答应只穿一天。我当时就发誓,以后我可不给人当祖母。
好吧,现在我也成了别人的祖母——我想说的是,只要你有孩子,并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总有一天也会抱上孙子的——现在来看也不是什么坏事。事实上,有了第三代才算真正成为育儿大业的成功者,因为到了这个阶段,你要做的只有哄哄抱抱、逗逗笑笑,换尿布和喂奶那些都是孩子爸妈的事儿。
我女儿罗西的儿子迈克斯今年8岁,罗科6岁;女儿西奥的儿子恩佐今年3岁,女儿艾菲5岁。每隔一周的周末我会去布莱顿看望他们,偶尔也让他们来伦敦和我一起住,当然,后者常给我带来无法避免的巨大忧虑。他们虽然不常弄坏我的东西,但总会在地毯上留下黏黏的奇怪印迹;如果他们弄伤了自己,我也免不了要听女儿们的一顿怪罪。
2017年,我第一次把他们叫来同我在伦敦过圣诞,并为布置了一棵圣诞树而沾沾自喜,认为应该为我颁发一枚“好祖母”勋章。然而,西奥近乎哀号地冲我喊道:“妈妈!你挂在树上的小玻璃玩意儿会被恩佐吃掉的!”会吗?真的?我真的有一个威武到会把圣诞树玻璃装饰放进嘴里的孙子?也难怪,他才3岁。当然你也可以认为,他的基因中天生有常识判断能力。而因此的好处是,女儿们不放心把孩子交给我看管,因为她们觉得我会把孩子们弄到大街上去玩。而我觉得这样倒挺好:我想时常见到我的孙子孙女,但又不必对他们负责任,至少不用照看他们一整天。
孩子们抱起来都挺重的,而我的脊椎不好。我喜欢读书给他们听,给他们洗澡比较吃力,而喂饭会让人头疼,因为我得假装看上去十分关心他们是不是把青菜都吃掉了。小孩子什么时候喜欢过吃青菜?最要命的是,他们在的时候,我不能喝酒或抽烟。我还得每次在他们到来前,打扫整个房子,去尘螨什么的,而光做这件事就得花上我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是我看到的一些新研究成果又让我释怀:孩子从小在微生物及菌群密布的环境中成长有益于他们的健康。
我初为人母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讲究和规矩:整个孕期我都没有停止吸烟和饮酒——事实上,在产房里我还抽过烟。我们也没在车上装过儿童安全座椅,我们给孩子们喂糖水,用糖哄她们上床睡觉。有一次参加早教园的圣诞派对,一个妈妈说,不能给孩子们准备花生,因为一些孩子吃了可能会过敏。我还记得我当时惊诧道,“对花生过敏?那还有什么不能吃啊?”我不屑地哈哈大笑。还有什么?当然有,现在所有孩子都有一张禁食黑名单,上榜的有冰淇淋、汽水、麸质食物、坚果、巧克力。显而易见,现在的孩子靠空气就能活了。
虽然我对女儿们要求我不准吸烟十分恼火,却也十分感动。我为她们是如此认真负责的好妈妈而感到骄傲,比当初的我强多了。她们带孩子去公园时,从不会忘了带遮阳帽、防晒霜、绒线帽、雨衣、手套和靴子等一应装备,以应对下午时分说变就变的天气。她们会研究杂志上不同婴儿车的安全性能,会给所有想的到的家具用品装上童锁,甚至把我的手提包视为一级危险品,因为里面装着打火机和指甲刀。
我期待我的孙子孙女们快快长大,到十来岁时,他们都盼着来找我一起抽抽烟,喝喝酒,胡作非为一番。我对做个坏祖母乐此不疲。但我已经开始想念这些小家伙儿了——我对他们的气味欲罢不能。曾几何时,我的两个女儿几乎每年给我这个祖母生下一个新宝宝,但如今她们都坚决表示不会再生,我只能等着将来做曾祖母了。我觉得我等不了那么久——今年我已经72岁——但我可以看着他们慢慢长大,然后等他们的青春期一过就催他们:赶紧生小孩。
当下,我们都倾向于认为,60岁生孩子绝对是壮举,令人钦佩,而16岁怀孕生子一定是不负责任,要受到大加挞伐。对此我毫无异议。年轻的母亲们精力充沛,有足够的机敏和韧性承担起养育子女的重任。16岁或许年轻了些,但是20出头就没问题了吧?我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已经30岁了,是“高龄初产妇”,而我自己也觉得更早一些生想必更好。当我听到30多岁或者更大一些的女性们讨论,是否“做好准备”才做妈妈,我想对她们说的是:谢天谢地,没有谁真正“做好了准备”才去生小孩,只管去生就好啦。先怀孕,然后祈祷自己孕期和生产顺利。还有,最好以我们古老而传统的方式去做这件事:通过与一个男人发生关系而非用试管或玻璃吸管等玩意儿去受孕。如果你还没找到那个“对的人”,那么就和那个“半对的人”或一个好朋友来完成这件事,如果你的好朋友恰巧是你的gay蜜就更好了。但是一定要把这件事做了。
当然,我知道部分女性不情愿或没有能力生小孩,对此我也不想说什么。但让我无法理解的是,一些高唱“反童”论调的媒体专家总在高歌她们那“无孩儿”的多彩人生,炫耀人们有多羡慕她们那未被打扰的辉煌事业、异国假期及齐整的豪华衣橱。但我看来,她们只是自欺欺人,是《欲望都市》看多了。不知道她们有没有认真考虑过,等她们到了古稀之年,对鞋子包包的痴迷以及飞机上偶遇的某个男人是否会给她们发短信这种事,真的还重要吗?
我确定并坚信女性的生育能力是女性独有的、无与伦比的优势,这种优勢和能力可以抵消和弥补任何给女性人为设置的职业或升迁障碍。或许我们的职业生涯没有那么光鲜夺目,那又如何呢?当上一国的总理或成为上榜英国富时100指数(指在英国其股票具有代表性的100家大公司)公司的总裁,真的就比当妈妈更有成就感吗?虽然有一些女性能做到事业家庭双丰收,说起这个我首先想到的是萨切尔夫人。但问题的关键是,大部分人,无论男女,既当不了总理,也当不上任何公司的总裁。所以,不如在生儿育女上比以往多投入一些自豪感和志趣吧。至少我们的未来有着落了——即使我们自己没当上总理,也可以希冀我们的孙辈将来当上总理嘛。
我之前曾经说过,在问我的女儿我是不是个好妈妈这个问题上,我犯了个大错误。很明显这个问题她们多年来早就想答一答了,“你是个糟糕的妈妈!”她们欢呼雀跃道,“因为你不会做饭,不会缝补,我们的手工你连碰都不想碰,你常常忘记给我们约牙医,还让我们去上学,还雇那些怪异的留学生给我们当家教(事实上,她们想要怪异的那种,我表示反对),最糟糕的是,你总去上班。”
说我去上班这一点就有失公允了。请相信我,罗西出生后,我5年没有去工作,我的时间大多是在亲子园中的沙池里度过的。我的两个女儿现在也都在工作,但并没有为此感到丝毫的自责。只因我犯了个错误,这个错误现在逐渐显现出来,那就是我被她们看出来,我有多爱去工作。或许职业母亲下班回到家应该表现得很疲累,而我回来时,总是兴高采烈地侃侃而谈,比如今天见到了谁和谁,听到了哪些八卦,或者去了什么红酒品鉴会,又攒了大叠的发票准备报销……我的表现,使上班看起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而非不得已而牺牲与孩子们的亲子时光,我认为,她们将此视为一种不忠。
可是那又能怎样呢?难道对女儿们说:生活所迫才是去上班的残酷真相,你们最好过上无需上班的生活,待在家里做纸杯蛋糕就很好?至少我的女儿们现在同我一样,把拥有一番事业视为某种期许,陪伴她们度过那些乏味的全A学生时代。我并不觉得做全职妈妈是正确的选择。如果她们待在家里不工作,把全部时间投入在孩子身上,当孩子们长大离巢时,她们会抑郁的。不管怎么说,我的女儿们都成长为了负责任的好妈妈,这就说明,我曾经对她们的教育也是有可取之处的。所以,来吧,去庆祝母亲节吧!但要事先说明的是,好妈妈一定是个快乐的妈妈,她不会为了孩子牺牲掉自己的一切。要记住,成为母亲——然后做祖母——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译自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