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广宇
开始写“收集声音的人”,是因为阅读到了艺术家秦思源收集制作老北京胡同声音的故事,当看到他举着设备站在北京的高楼大厦录制时的照片,我感受到了:他的专注与认真。
音乐人、录音师李星宇是我的第—个采访对象。聊天中他有一句话最令我印象深刻。他说人的听觉是随着年龄退化的,所以我们聊的并不是一个听觉的问题。这是一个选择与表达的问题,就像写文章、画画一样。
与李星宇同行去亚马逊雨林寻找声音的独立音乐人铁阳,是资深的旅行和动物爱好者,她对这个问题有着学术探索一般的求知欲。除了在各地旅行采风的故事,她还向我介绍了与此相关的许多书籍和研究,为我展开了—个极其丰富的声音世界。
我曾想过,这样一个题目,除了了解到一个人们所不熟悉的群体外,似乎毫无用处,价值在哪?李星宇能用下雨的声音。蚂蚁的叫声,甚至飞机的噪声创作出音乐,铁阳可以感觉到白鲸的情绪,秦思源能用最大的耐心还原老北京的声音场景。可是他们是否问过自己,他们又是为了什么?
收集声音的人并不是寂寞的,他们在不断收获听众。秦思源和偶像明星王嘉尔—起参加关于北京生活的节目引发网友赞誉,李星宇的作品多次获得音乐奖项,铁阳在一次次旅行中记录当地的风土民情,记录种种不同的声音,启发着她的灵感。他们记录的声音独具特色,却必须要用心倾听,否则就会被淹没在时代的喧嚣之中。
写完稿子后我终于明白,漫无目的的寻声没有任何意义。寻声是表达,是创造,是聆听我们这个时代的方式。雨林的声音提醒我们珍惜自然中的一切;云南老奶奶的歌声可能是最后一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老北京城的声音还原,能让在纽约地铁上的北京人一瞬間穿越回自己的家乡。声音穿越时空,为我们留住生命和时代的印迹。
正因如此,中外的研究者都在持续建造着存储声音的、线上或者线下的博物馆。希望这些声音都能够被保管,数百年之后用来播放给我们的后代子孙,提醒他们,我们曾经在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