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雪冰 郭 琼 黄 敏 宋 杰 鲁群霞 胡传双
Ou Xuebing1 & Guo Qiong2 & Huang Min3 & Song Jie4 & Lu Qunxia5& Hu Chuanshuang6
(1.2.3.4.5.6.华南农业大学 材料与能源学院木工家具专业,广东广州 510642)
茶担,出现于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提到“都篮:以悉设诸器而名之,以竹蔑,内作三角方眼,外以双蔑阔者经之,以单蔑纤者缚之,递压双经,作方眼,使玲成。高一尺五寸,底阔一尺,高二寸,长二尺四寸,阔二尺[1]。”可见都篮便是茶担前身。有了都篮,陆羽外出作茶室,茶具可担而行之。现存文献中最早对茶道进行详细论述的唐代专著《封氏闻见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2]。”
清代《扬州画舫录》里有载:茶人江增,性好山水,于黄山下构卧云庵自居。制茶担以济胜,行列甚都,名曰“游山具”。刳柳木令扁,以绳系两头担之,谓之“扁担”。蒙以填漆,上书庵名。担分两头,每一头分上中下三层。每一出游[3],湖上人皆知为瞿生居士来也。茶担能容纳各种茶具,挑着满担茶具游山玩水,可标榜装点江山之胜情。江增出游,挑着悠悠茶担,风光招摇,传为一时的逸闻趣谈,后多仿效者,愈新其制,茶担于清代发展至造极。清时期印有茶担的邮票(图1)。
民国《潮州茶经》中有载:“茶担,可以装贮茶器。春秋佳日,登山游水,临流漱石,林壑清幽。呼奚童,肩茶担。席地烹茗,啜饮云腴,有如羲皇仙境[4]。”以此可窥清代“茶担以济胜”的风尚犹存。此情此景交融于山水之胜,茶人的闲逸情致令人心驰神往。
古时江南地区茶担的定义已有了新的发展,“茶担”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形容由都篮发展而来的承装茶具的容器,定义中还包括了担着茶担的小贩,所以这“一人一担”才能被称为茶担。现今江南地区,“茶担”风俗仍在延续。在江南地区民间举办婚丧宴时请来“茶担”做茶水供应的服务,后来又逐渐有了迎送宾客、主持仪式、负责铺程等服务。在青浦地区,茶担一手操办装饰布置、茶水饮食,甚至担任司仪的角色。
依据古画中人们提着的装茶器具可见,其造型、功能均与“都篮”的描述相似,但茶担出现在“都篮”之后与茶担不尽相同,故下文中未经确定名为茶担者均先称之以“都篮”。以下则对各时期“都篮”的造型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图1 清汉口书信馆第五版茶担图邮票
图2 宋代茶担
图3 宋.刘松年《茗园赌市图》
图4 南宋 刘松年《斗茶图》
图5 [元].赵孟頫《斗茶图》及其复刻图
图6 群仙集祝图 清代.汪承霈
图7 [清].金漆木雕茶担(潮州)
图8 提盒
图9 提手造型
图10 底座的结构形态见
图11 茶担的创新设计
宋时期家具造型风格工整简洁、娟秀文雅,少有繁复的装饰,最多在局部(比如脚饰)进行点缀。此时期风格也难有恢弘大气之感。宋时期的茶担(图2),可以被小贩肩挑到市集叫卖,也可供百姓在路边小酌、闲谈。由当时画作可以看出,宋时期茶担用材以竹、藤为主,造型较为规整,后背式的茶担主体为箱,箱体以下部的四腿结构为支撑。(图3)刘松年的《苑赌市图》小贩挑的茶担底座安了四个木制脚。
在图4《斗茶图》中几位斗茶士提着“都篮”相聚斗茶,其样式多为桶状,有云状纹饰;“都篮”两侧以珠链相连,用一个钩形提手挂着两边的链子以作提手;底座造型多样,以木制鼓状底座为主,此造型有将箱体垫高以作防潮、美观等用途;在装饰上,有纹样雕刻也有以铜片贴附。
元时期的家具在造型上较厚重粗大,以繁缛华美的雕饰进行点缀,艺术风格大气、华丽。图5赵孟 的《斗茶图》中都篮的风格均较为浑厚繁华,其主体以多材质构成,装饰丰富。由图推测,此时期方形手提式都篮在流行,其提梁与箱体以木或竹相接,外观沉稳大气;桶状都篮的把手则多通过金属环链与“都篮”主体相连;“都篮”的底座以鼓状木结构为主,出现了在明时期盛行的“托泥”结构。
装饰上,元代家具中常可见类似于“鸱尾”的装饰性构件。“鸱吻”一般出现在高等级建筑的正脊上,它处在建筑最高构件的两端,是身份的象征[5]。(图4、图5)左下角的人物提着的“都篮”把手则出现了“鸱吻”的结构造型。明时期家具为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辉煌时期。明时期推崇硬木家具,喜好选用色泽及纹理好看的木材,并加以蜡饰以展现材质的天然属性。此时期家具的风格为古朴雅致[6]。
明时期对硬木家具的推崇也延续到了清代。清时期家具的雕饰工艺技术达到封建时期的顶峰。清时期家具特点为:造型上浑厚稳重、雕饰上工艺精湛、装饰上繁复华丽。在(图6)《群仙集祝图》中可见都篮主体选材多样,有木制、藤制、竹制的;把手有藤、麻、木、金属链条等;底座以“托泥”居多,造型十分丰富。(图7)清时期的金漆木雕茶担是礼仪用具,平日在祠堂内存放,民间举行游神赛会时用来挑担茶水,为负责神游赛会的人员提供茶水服务,同时也彰显了队伍的气派。金漆木雕茶担的特征是:“茶担的主体形制似柜,设门两扇,门上嵌饰多层镂通雕人物故事、花鸟博古纹。背面及左右两侧饰通雕鲤鱼跳龙门及花鸟纹。顶部设木格茶盘以便摆放茶具。”
将各朝代“都篮”的特征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1)。古时装载茶具的器具形式丰富多样,其底座运用的“托泥”等家具中出现的结构,以及其后来发展出来的木制箱体、雕刻装饰等都可说明这些器具归属于家具范畴,又有“装贮茶器”之用,我们有理由相信茶担是“都篮”的发展产物。
茶担艺术造型丰富多样,各时期均有不同的特征,以下将茶担的特征做一个通用总结。
茶担外形与提盒相似,提盒造型的研究对于茶担造型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图8)提盒是带提梁的长方形箱盒,其结构包括箱盖,提梁,底座(又称车脚),站牙,灯草线,铜叶包裹等。茶担特征与之相似[7]。
通过对茶担外形分析,茶担是带提手的箱类家具,茶担箱体加底座的总高度大约在人小腿到臀部的区间,范围大致为400~800mm,把手高度则视造型而定。茶担的主要结构组成可以分解成以下部分:
①提手。提手大致可分为硬性连接和柔性连接(图9)。硬性连接的提手多以格角榫进行连接,此连接方式多用于矩形茶担,外观上更显沉稳气派;柔性连接的提手通过金属链与茶担主体相连,多用于桶状茶担,外形上更显小巧轻便。②箱盖。茶担的箱盖除了作盖子作用,还具有放置作用。箱盖顶面四边高中间低,茶具放置在上面不易掉落,可作小台面使用。在明朝以前都篮的箱盖多用藤和竹编成,明朝起茶担主体以及箱盖均以木制居多,打开方式以上翻为主,其上刻有纹饰或钉饰。③主体功能分区。茶担本体的打开方式除了翻盖,还有平开和抽屉等形式。宋时期茶贩子挑上街的茶担主体像一个箱柜,箱体上有亮格、平开门,体积大容量大;元时期茶担箱体较高,箱檐处可挂物,从图中看出彼时有堆叠状的箱体,每一层均可置物;明清时期的硬木箱体以矩形为经典造型,箱体上有平开门、抽屉等功能组成部分。④底座。避免箱体直接接触地面使箱内物品受潮。茶担底座以木框架结构为主,造型丰富多样,样似坐墩。形式上主要为木结构框架(包括“托泥”)结构、四腿结构等。底座的结构形态(图10)。将茶担的特点与提盒相比较(表2)。
①茶担最基本功能是作茶具的存放器具,应能装入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②茶担箱盖可作茶盘用。茶担作为便携家具,具有构建茶空间的使命,利用茶担的箱盖放置茶杯、茶壶巧妙地利用了箱盖本身,即增加了茶担的功能,又便于使用。
茶担主要有手提式和双肩背式两种,其中手提式的又分硬性连接和柔性连接两种连接方式。双肩式的茶担多为茶贩所用,其外形较大,相对笨重,同时功能分区也更多;手提式的茶担相对轻巧方便,而柔性连接的又比硬性连接的更加轻便,使用范围更广;在取用和放置茶具的功能使用上,有翻盖式(如箱盖、箱身)、平开式(如箱门)、抽拉式(如抽屉)等依据使用方式的功能分区方法;在饮茶时,箱盖可作临时茶盘方便放置茶具。
关于“茶文化空间”的概念,在学术上有其严格定义。茶文化空间,是指根据茶文化的内涵布置出来的,或室内或室外,由茶文化元素构成的审美空间[8]。一个茶文化空间的构成,要具有茶文化的内涵,并要求是人为进行布置,要具备茶文化的元素,是一个有审美价值的空间。此空间要求是具象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具体的空间。
表1 我各朝代“都篮”特征比较:
表2 茶担与提盒特征比较:
茶担可将茶具担而行之,自古文人就有将饮茶器具担在身上带出门游玩的喜好,茶担在历史上被爱茶人士所喜爱,经由历史大流的冲刷最终能够沉淀下来,可见其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不仅记载在古籍文献中,现今社会生活中也可见到其身影;将茶担拆解开可以勾勒一个意境旷远的茶文化空间,这个空间是以茶担为媒介的,是人为塑造的;另外,它又是美的,所以由茶担构造空间符合茶文化空间的概念。
茶担作为中国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即表达了中国市民茶文化中闲适、随意的部分;也包含了文人阶级茶文化中对高雅和自由的向往。张俊竹在结构仿生设计原理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中提到,展示空间没有一个个体是独立的,所有局部元素的功能和意义都互相依赖[9]。因此设计从整体出发,所有局部相互作用,例如茶担上下两部分的相互接合等。杨娟等在体现家具设计美的审美形态分析一文中提到,人类作为社会的一员,因此任何活动都会被打上时代和地域的烙印,从而具有一定的社会内涵[10]。所以,本作品(图11),既然作为茶担的改良设计,传统茶担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的特征是不能被代替的,比如木质的用料、细长提手的设计、方正的造型等。刘栋等在论现代艺术的审美非具象性一文中提到,现代艺术的出现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以宗教为核心的生活模式转化成工厂为核心的社会生活模式[11]。这个工业时代的主旋律无疑是发展和高效,所以简洁、大方是作品应具备的特征之一,所以本作品在尊重传统造型的同时,以简单的线条,大体量的模块赋予了作品简洁、大方的现代风格,并且用简洁的铜锁代替掉了传统茶担上繁琐的纹理,在不影响作品传统造型的同时使作品兼具简洁和实用的特征。许美琪在中国传统家具的体系一文中说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倾向于实用理性,并不习惯于抽象、内省式的思维[12]。所以实用性设计在针对中国人的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本作品中大胆的加入皮革这种材料于提手处,皮革具有一定质感并且具有亲和人体的手感,用在提手处可以在增加作品简约感、现代感,同时提高整个作品的使用舒适性,但是皮革这种材料在中国传统家具的设计中很少用到,所以这也是一次将传统与现代相碰撞的大胆的尝试。
茶担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市井文化和上流文化的有机结合,它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茶担在古代市民生活中作为必不可少的一件家具,承载了传统的市民文化,同时古代的文人雅士也在其上寄托了高尚的艺术情操,彰显了古代上流社会文化在茶担上的沉淀。此外,各个时期、各个地区茶担的结构、纹饰、用途都不尽相同,这些特征都是各个时期、各个地区不同文化潮流的缩影,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当时、当地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我们了解古代市民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大的帮助。而茶担上所表现出的结构上的智慧,纹饰上的精致,用料上的考究,在表现出我国传统手工业高超的制作水平的同时,也彰显了出了中国人民在生活上的情趣和文化上的追求。
(责任编辑:张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