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平
近期,拥有庞大用户群的社交网络购物平台拼多多,陷入了惊动全社会的舆论风暴。随着拼多多在美上市,其“消费降级”的真相开始全面暴露。原来,拼多多之所以能以令人咋舌的低价,从强者如林的电商格局中争得一块蛋糕,其最大法宝是靠山寨货及假冒伪劣,有人因此戏称,拼多多其实是“坑多多”。
据媒体曝光,拼多多平台上销售前三位的商品,竟然全是山寨品牌!以洗衣液为例,在拼多多上售卖的“超熊”“月亮之上”“沐渍”“好太太”“立日”“趈能”等等,包装和正牌商品相似度极高,对消费者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一个山寨假货横行的电商平台,竟然获得各路资本的加持,成为证券市场的宠儿,显然有违现代商业文明的正常逻辑。难怪有人感叹,拼多多的上市,让历史倒退了二十年。
上市后的拼多多陷入了四面楚歌,不仅受到舆论的猛烈抨击,还被正牌厂商找上门维权,有关部门也对拼多多展开调查,并发文要求加大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力度。诸如此类的举措,对于保护消费者和正牌企业的合法权益,无疑意义重大。不过,要从根本上遏制拼多多之类的售假乱象,不能仅仅依赖一阵风式的治理,而是需要对监管制度进行全面的反思。
事实上,拼多多山寨假货横行的乱象,暴露的正是当下监管制度的诸多漏洞。傍名牌并非拼多多独有,而是久治不愈的顽症。部分山寨货也并非地下小作坊生产,而是合法厂家的产品。那么,为何一些商标近似、包装雷同的山寨产品,能够轻易通过注册、进入市场?
傍名牌涉嫌侵犯知识产权和不正当竞争,对此相关法律有着清晰的界定。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就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4种混淆行为,其中包括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等。但在现实中,严格的法律制度并未得到严格的执行,这就使一些山寨厂家有了钻空子的机会。
一些电商平台成为山寨假货的重灾区,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是一些知名电商平台,也常常卷入山寨假货的风波。然而,对于电商平台的山寨假货问题,监管部门的应对却不尽理想,尤其是缺乏长效的治理机制,出了问题时集中打击,不出问题时则放任自流,这就必然导致电商售假现象反复拉锯,难以从根本上杜绝。
对于制假售假者借道第三方平台,不少电商平台其实心知肚明,但他们并未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对入驻平台经营者及商品进行认真审核。拼多多风波发生后,其创始人在回应外界质疑时,甚至还一度强硬地声称:“广大人群对山寨货有需求。”可以说,对于山寨假货一味默许、纵容,将买到假货的责任推给消费者,是一些电商平台的习惯姿态。然而,这种推卸责任乃至违法之举,却鲜有受到严厉的追究和处罚。
另一方面,山寨假货的受害者要想维权,也存在着不小的困难。对于被侵权的正牌厂家而言,处理此类事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取证,耗费高昂的人力物力,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证明侵权方非法获利以及量化己方损失等等,都有着极大的难度。即便维权成功,所得赔偿也往往微不足道。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在电商平台买到山寨假货,很难通过便捷渠道维护自身权益。并且,山寨假货大多价格低廉,为此付出大量的精力维权,让不少消费者感到得不偿失,只能自认倒霉了事。
一些电商平台充斥山寨假货乃至因此不断做大,背后是监管的一路失守。这一现象提醒社会,打击山寨假货,让法律真正发挥保护和惩罚作用,目前还有很大的空间。拼多多等平台的山寨假货问题,固然需要电商平台恪守法律和商业伦理,拿出更多举措保护知识产权,反对不正当竞争。更重要的是,需要监管部门更新监督手段、加大查处力度,并以此倒逼电商平台健全监管体系。总之,应对拼多多式的“消费降级”,需要“监管升级”。只有置身于法治化的监管之下,电商平台才能告别野蛮生长,消费者的权利才能得到切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