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多元化的寺、宫、观,从古至今表达出人们对大自然和信仰的向往与追求。它们远离尘世而不游离尘世,犹如一个个冷静的红尘里的观道者。位于常德的星子宫,具有湘西风格,是桃源县西北与南武当“五雷山”齐名的道教胜地。位于石门县的夹山寺,穿凿千年时空而终不殒,夹山寺宋代圆悟大师的传世之作《碧岩录》被誉为“禅门第一书”,对禅宗文化在日本的普及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雄踞在张家界东部白羊山的普光寺,目光灼灼地傲视群物,是湘西地区较大、较完整的佛寺,有着“江南名刹”之称。位于 水西岸的芷江天后宫,是人类与自然合奏的乐章,它融古代建筑及浮雕于一身,其门坊被称作“江南第一坊”。有着“千丘白塔”之称的白衣观,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世事沧桑。坐落在湖湘大地的这些宗教建筑,它们有形的身躯,化作一道道多彩的霓虹,呈现在世人面前,任凭风吹雨打,岿然不去。
张家界普光寺:皇帝赐名的“江南名刹”
普光寺位于张家界市区东部,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宋末元初建有道观,明初大规模修建佛教建筑并占据绝对优势。普光寺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后经清代历朝修建。普光寺属佛门临济宗,是湘西地区较大、较完整的佛寺。
普光寺共占地达8618平方米,历史上曾先后6次在普光寺举行龙华大会,不仅有本省的,而且有江南其他各省的数千名佛教徒在这里受戒,故有“江南名刹”之称。
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侯昌铨编撰的《湖南永定县乡土志》 记载:“迤东有普光寺,明永乐十一年(公元 1413 年)指挥史雍简建,本朝(指清朝)雍正十一年(公元 1733 年)重修。寺有白羊石,雍简建寺时, 见白羊满山, 逐之入土,掘之见石,其下有窖金。遂发之,以金修寺,寺成入奏,赐名普光寺。”又据《续修永定县志》载:雍简在白羊山“见白羊一群,逐之,一羊化白石,余入土中, 掘之,获金数瓮,悉以修庙,闻于朝,敕名‘普光寺,均系皇上赐名。”
桃源星子宫: 用岩石垒起来的胜地
星子宫古建筑群位于桃源县热市镇星德山,星德山主峰海拔约900米,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明初,道教名师张道会在星德山顶峰筑宫。明洪武三年(1370年)修筑三元宫,天启二年(1622年)奉召修灵霄行宫。清初道人钟合静化缘集资扩建,并改名星子宫。整座建筑具有湘西风格,是桃源县西北与南武当“五雷山”齐名的道教胜地。
建筑群因山就势,高低错落,主体有正殿三重,偏殿六间,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两翼有王爷殿、百子堂、火工殿、寝宿殿、三生殿、南天门、观星坛、望月楼、玉宵殿等。该古建筑群为典型的明、清时期的民间道教建筑风格。其布局、规格、建筑基本保持原貌,其结构全用岩石砌成,上覆生铁铸瓦。
古人修造寺庙和道观,格外注重风水地理,所谓“藏风聚气”、“负阴抱阳”,凝集着人类远古的智慧。建在星子宫下三十米外的王爷殿,遵循着同样的理念,数百年来,几番天灾,几度人祸,它终是逃脱了冥冥的宿命,为我们解读古人的智慧提供了珍贵的依据。王爷殿背西面东,高8米,占地面积27平方米,为牌楼式建筑,除了穹顶被重新加固以外,其他的地方都保持着古色古香的原貌。它的修筑先以长方形条石在峭壁巉岩间垒砌基础,其围栏、台阶、梁柱、墙体、重檐、翘角也都是由方方正正规格不一的石料构成。牌楼上部叠设着斗拱,造型极具湘西地方特色,牌额镶嵌有四块石匾,分别雕鏤着“二龙戏珠”及众多戏剧人物图案。
星子宫主殿前的一副楹联:“石壁星辉观其上如近碧天尺五,佛宫月朗到此间顿忘尘世三千”,折射出昔日星子宫的辉煌。
通道白衣观:“千丘白塔”
白衣观位于通道县西北的播阳镇溪水东岸,相传曾有白衣观音现身,故建观并得名,因位于绵延丘陵间之平旷田野上,又称“千丘白塔”,是湘桂黔侗族地区较为罕见的道教建筑,其建筑形式实为侗族地区常见之鼓楼。据现存的梁上题记,其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由侗族道士募建,供奉太上老君和侗族崇拜的众神。乾隆三十年复修,以后数次局部维修。
现存的白衣观主体建筑,为一坐北朝南的八角攒尖顶五层楼阁,取道教八卦、五行等意,比例敦厚优美。楼阁为纯木结构,总高18.92米,由8根杉木柱通顶支撑,其外各层设檐柱,有木梯直通顶层。首层为白灰饰面的砖墙,开八字门,上面各层则为木质版壁,八面开窗,屋檐装饰质朴秀丽,屋角上翘,屋脊末端作卷云状,悬垂铃铛。楼阁顶部为攒尖葫芦宝顶。白色的屋檐屋角与白色的底层墙面相得益彰,成为山下、溪畔、村边、田野中的一道亮丽之色。
观顶立一只铜鸟,观内底层有大钟大鼓,敲击声可传数里。观中雕塑有蛟龙、彩凤、雄狮、麒麟及各种花鸟图案。板壁和天花板上,绘有哪吒闹海、火焰山、三打白骨精等各种神话传说故事的壁画,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艳,藻井绘有太极八卦图,道教氛围浓厚。
石门夹山寺:相传为李自成归隐之地
夹山寺又称灵泉禅院,唐咸通十一年(870年)建造,历经唐懿宗、宋神宗、元世祖“三朝御修”。宋代高僧圆悟在此写下《碧岩录》,被誉为天下“禅门第一书”。夹山寺开山祖师善会禅师于品茶时悟出“禅茶一味”之理,于是夹山寺也被誉为“茶禅祖庭”。据传明末清初,李自成兵败在此住持30年。盛时,夹山寺规模宏大,有九殿一宫,从山门到大殿有“骑马关山门”之说。大悲殿是夹山寺自唐代九殿一宫中仅存的一座古殿,古为大雄宝殿,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维修,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青瓦顶,下檐外部不用柱,而用砖墙,翼角起翘,角山墙呈45度辐射,自金砖砌至檐柱,高出下檐呈弓山墙,独创形制。面阔7米,合27米,进深5间共17米,通高13米,面积459平方米。青石台基,宝柱石栏杆,柱墩多为乳钉鼓形状,内金柱置覆盆柱础(为唐、宋遗物),棱花格扇装修,后檐墙立园门一道。檐廊用驼峰双步梁,正间为穿斗式五架梁,用材硕大。三架梁、五架梁的风格粗犷,极有元朝时期的用材特征。
芷江天后宫:内陆地区最大妈祖庙
芷江天后宫位于 水西岸,龙津风雨桥之北,与主城区隔江相望,是中国内陆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其前身是“普安寺”,原为福建同乡会馆,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客居芷江的福建商人集资改建并更名为天后宫。天后即妈祖,是福建等沿海地区信仰的神。咸丰五年(1856年),天后宫毁于大火,幸存石牌楼门坊。同治二年(1863年)复修天后宫,同治、光绪年间进行多次修缮。天后宫周边尚存明清民居。
天后宫占地3700多平方米,现保存建筑面积1970平方米。坐西朝东,南北建耳室,中间三进;建有戏台、正殿、观音堂;左为财神殿,右为武圣殿和五通神殿,全部建筑结构完整。
据《清一统志》介绍:“宋天后,蒲田林愿第六女。始生有祥光异香,长能乘席渡海,乘云游岛屿之间;升化后,尝衣朱衣飞翻海上;宋、元、明时,累著灵迹。康熙时封为天妃,又加封为天后。”福建、台湾人民亲切地称其为“妈祖”,认为是保护自己的神灵。船队航行海上,领船必定供奉天后神像;客居异地,必定集资建天后宫(或称天妃宫、普济寺、普安寺等),并为同乡会馆。
天后宫石坊上刻有浮雕,共有95幅,大小不一。最大的2米见方有余,最小仅0.09平方米。或龙凤狮鱼,或竹木花草,或人仙神鬼,无不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华拱“鱼樵唱和”与“耕读为本”交相辉映,另有“八仙过海”、“丹凤朝阳”、“二龙争珠”、“狮子滚绣球”、“八王巡天”、“魁星点斗”、“连升三级”以及不知名者多幅。门坊上方正中“天后宫”三字,用笔浑厚圆润,虽施斧凿亦曲尽书法之妙。
天后宫及石坊反映了湖湘文化与福建客商文化的融合,是妈祖文化在内陆延伸、发展的见证。整座天后宫融古代建筑、浮雕于一身,雕刻技艺精湛,其门坊有“江南第一坊”之称。
(摘自《湖南古建筑》《湖南古建筑地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