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作家Priest的武侠小说《有匪》简析

2018-08-13 16:11孙姝
文学教育 2018年8期

内容摘要:网络武侠小说是新武侠小说的延续,Priest的武侠小说《有匪》在晋江连载首发中就引发巨大关注,小说塑造了武侠小说中少见的女侠周翡这一形象,以“女性向”的叙事视角和话语凸显了作者的创新思路和独特风格。《有匪》虽然仍是用传统的叙事模式展开情节,却又有着很多新的元素,这也是我们分析它的主要关注点和原因所在。

关键词:Priest 有匪 网络作家 武侠小说

2017年的晋江完结小说排行榜中的前二十名榜单中,分列第二、三、四、二十的是Priest的《有匪》、《默读》、《杀破狼》、《大英雄时代》,是所有上榜作家中作品最多的作者。这四本书从晋江网站连载首发,完结后由出版社出版,现在各大网络平台销售及实体书店,且销量颇好。Priest的小说风格多变,她不把故事背景局限于一隅,从平行宇宙到星际空间,从阴阳千年到暗黑人心,从家国破碎到日常生活,从风雨飘摇的传统江湖到日新月异的现代江湖等等,在她的作品中历历展现。

我们的传统文学包括民间故事中一直不乏好的作品甚或悲剧性的作品,但是一直缺少史诗性,原因主要是因为一没有以重大历史题材为对象,二是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小说在诗骚传统中难登大雅之堂。而在以小说为主流的今天,网络小说中有不少以重大历史题材为对象的作品,但是能登大雅之堂的却少之又少,甚至有的作者因其担着历史小说却虚构小说历史和人物的写作方式引起很大的争议。缺少史诗传统的我们对待自己的历史主要着眼于政治的更替和帝王的传记,把自己的写作本身当成了政治行为,早早就失去了诗化的兴趣。而依托于现代科技的网络小说在面对历史时又失去了严肃的态度,随意篡改史实以迎合自己的写作需要。当然这也不是要求所有有关历史的小说都要完全还原史实,但好的优秀的小说作品最起码的是需要用现实的冲突去展现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而不是用脸谱化的人物去展现各种设定好的写作预想。

Priest作为80后颇有自己影响的网络作者,在《有匪》这部小说中虚构了一个南北分裂的历史朝代,这个朝代在历史的诸多时段中虽然都能找到影子,但就像大仲马说的“历史不是挂小说的钉子”,Priest在宏大的叙事架构中不附着于具体的历史时期也不依托于实际的历史人物,她在作品中没有虚构历史真实,这一点使她和其他很多80后网络作者有了区分,历史在她的手中没有成为“钉子”去挂预设的各种情节。《有匪》是典型的武侠言情小说,也是属于新世纪的新武侠小说,与之前的武侠小说相比有了一些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以女侠为绝对主角,小说以女主人公周翡的成长为主线来展现江湖风光。大历史的背景设置让这部小说有了力度、广度和深度,以女性为主角的叙事视角又体现了向“女性向”话语的进一步尝试。

一.女主叙事视角

《有匪》是真正的以女性主人公为绝对主角的武侠言情小说,不是披着“女尊男卑”外衣的言情小说,可以说Priest是少有的有此胸怀的网络作者。在很多号称“女性向”的网络言情小说中,女性角色只能在感情中任性撒娇展现霸气,在其他领域仍然是以男性为主,而男性角色只是在情感中给予女性以无限的宠溺。当然这种设置非常吸引言情小说的读者,大体上仍然是属于“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灰姑娘叙事模式。在武侠小说中更是如此,女性角色基本附属于男性,在江湖中属于边缘人士,传统的男女性别模式并没有被打破。

也有不少网络小说中把女性设为“女汉子”的性格,用“女追男”来展开情感,用剽悍强硬的性格去凸显女性向话语,希望以此来塑造一种“女尊男卑”的性别结构模式,这种表面的简单设置实际上并没有创造出新的突破传统的小说内涵。《有匪》中的周翡虽然作为绝对主角,武力值和行动力都很强,但却不是“女汉子”的人设,也没有去“女追男”,性格虽然内敛却绝不冷漠粗暴,是一个从略显倔强的江湖少女成长为武艺高绝心怀天下的女侠形象。描写周翡性格最集中的场景莫过于她的母亲(四十八寨寨主)外出办事,在四十八寨内有叛乱外有北朝军队围剿之时,明知抵抗是螳臂当车必死无疑,她仍然舍身而上绝不退缩。

而男性主角与传统武侠中的大侠形象迥异,谢允作为旧朝的皇室遗孤,背负国仇家恨,却又惨遭皇帝暗害导致身负剧毒,一身武艺被压制而无法施展,身世的复杂和悲凉给他染上了压抑而沉重的枷锁。这个武侠男主历经劫波,每每在江湖和朝廷中挣扎,但在作品中作者对他的描写很有意思,无论是他的友人还是敌人,都情不自禁的称他“谢公子”而非“谢少侠”,温润洒脱的形象跃然纸上。小说的后半部分,男主谢允因为毒发而陷入昏睡,成了“睡美人”,而女主周翡辗转各地为之寻求解救之法,最终不仅救治了男主而且自己也完成了救国之大业,最后双双归隐四十八寨。这二人的角色关系与传统武侠的性别角色设置迥异,显示了作者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性向话语。

二.构架宏大

《有匪》中的“四十八寨”是个很有意思的设置,在旧国被分南北之后,武林人士无处安身惶惶如丧家之犬,他们既不愿意做附庸新朝的走狗,也不愿意做仓皇南渡的旧朝的爪牙,所以干脆选择在南北交界无人管理之处,建立了一个三面环山、一面隔水、易守难攻的“江湖桃花源”——四十八寨。

在作者心中,四十八赛是个理想的民主之国,是老子口中的理想的小国寡民形态。《老子》(八十章)有言:“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四十八寨中武林各派和平居于一隅,寨中阡陌交通又各自成一家,共同推选德高望重武艺高强的“南刀”李徵做大家长来协调治理。四十八寨之外的村镇逐渐归附,接受寨中的保护同时又反哺四十八寨,长久之后,寨子和周边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有自己的规则和内在体系,独立于新旧两朝之外。

老子的理想之国从未实现过,历来在我们的文化中“儒家的感时忧国的传统作为社会冲突中的主线引领文学的发展,而道家和禅宗的超越意识则通常起着一种看破世俗红尘、抹平现实冲突而回归自然单一本性的心理治疗作用。所以,道家的这种超然平淡的超越并不能长久。”i在风雨飘摇的历史时局中,四十八寨终究无法获得长久的安宁。实际上,道家的表面上的那种一切都看得开无所谓的出世态度并不能抹平现实与现实之间、现实与心灵之间的冲突,而传统的儒家忧患意识也不会让四十八寨独自逍遥。所以在“村长”李徵死后,他的女儿北上刺杀篡位的新朝皇帝未果后继续护守四十八寨,而他的女婿周以棠则义无反顾地抛离安稳的世外生活,从四十八寨出走挽狂澜于乱世,最终建立平穩的朝局,恢复清平盛世。

所以,四十八寨是一个象征,它出现在乱世给乱离人以安身之所;在救世有望之时它是坚强的后盾给战斗的人以勇气。小国寡民终成太平人间,这是感时忧国的历史架构。

三.描摹人性善恶、写情动人

Priest的作品中从来不惮于描写人性的恶,比如《默读》中对犯罪分子的人性之恶的挖掘令人触目惊心,但也不惮于颂扬人性之善,同样在《默读》中的男主之一费渡是一个凝视深渊却坚持不让自己变成深渊的人物形象,更有对一干警察和普通人在面临罪恶之行之时的坚守底线铲除邪恶的动人描写。《有匪》也是如此,国破家亡使得江湖也是邪乱丛生、人人自危,四十八寨之武林人士退居丛林之中而不改侠士之心,尽力护民于乱世,在能稳定时局救民于水火之时更是一马当先义不容辞。

殷沛是当年和李徵并为江湖泰斗的山川剑之子,在父亲遇害而家亡之后流落江湖,历经种种不堪境遇后成了江湖中的大魔头。这个身世坎坷性格扭曲的江湖大恶人在临终前帮助周翡杀死仇人并献出自己毕生追寻的秘密,渴望周翡给他一个“名门之后”的盖棺定论。木小乔、霓裳夫人等本是行事无常的刺客,但在涉及到国家大是大非的问题时仍不敢任性而为,共同选择了遵守诺言助力救世。善恶之间不是非黑即白,但也不是模糊不分,作者在承认人性的复杂的基础上,在善恶交锋中仍然传达了自己的价值观念:有底线是一切行事的基本规则,而底线就是“独善其身之余努力兼济天下”。

Priest的小说中很少细致的描写爱情过程,没有撒狗血的爱情纠葛,情感双方的爱情是在不动声色之中产生并至死不渝的,这种描写却分外动人。她笔下的爱情双方可以超越性别、阶级、时空仍然心意相通互相欣赏互相扶持,是一种势均力敌的感情。和传统的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模式不同,《有匪》中的周翡和谢允几乎可以说是“女外男内”的组合,但不妨碍二人逍遥江湖、直面惨烈的同心同意。

此外,Priest讲故事善于层层突进情节,在你以为故事已达高峰之时又峰回路转,让人回味无穷。《有匪》直到临近结尾,众人才能得出数年间江湖动乱的原因竟是阴谋和阳谋的有意为之,而始作俑者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最终建立一个太平盛世。Priest的语言也非常诙谐生动,虽然有时会由于“贫”致使作品的现实感被削弱,但在阅读过程中却非常引人入胜。

从中国传统小说的“白描式”来看,网络小说作者包括Priest可以说是继承了这一表达方式,也就是说,虽然在今天现代科技——网络的外在加持下,网络小说大抵仍是传统小说的一种延续,并不以描写心灵的复杂关系为目的。现在有很多网络罪案心理小说非常流行,有很多都被改变成了热门的影视剧作品,影响颇大。比如雷米、丁墨等网络作者,她们作品中的犯罪心理描写看起来很细致,冲突感较强,实际上很少有人物的心灵和现实之间的冲突,众多人为设置的情节冲突是为了凸显极端的社会环境中的典型的犯罪人格,所以这类小说的情节模式基本相似,人物性格走向也趋于雷同。Priest的作品虽然风格各异,人物形象多样化,但总体上也没有超越这一个层次。比如《有匪》的男主人公谢允,这个人物本身可谓是个“哈姆雷特”式的悲剧人物,去国离乡的复杂身世被作者处理成了一个一直豁达面对国仇家恨的“睡美人”,在许多应该发生人物心灵和心灵碰撞的地方戛然而止。这种扁平的处理方式使人物形象内在的张力荡然无存,最终给读者呈现就是一个完美的豁达的虚幻的言情小说的男主人公。

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Priest作为网络小說写手的习惯和套路使然,另一方面更是受中国文学传统的抒情性的潜在影响。中国文化历来主张“天人合一”,人的心灵和现实之间总体呈现的是和谐的而非冲突的关系。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使中国传统中充满对上位者的“美刺”而非决绝的反抗,对家庭成员的抱怨都不会越过道德礼教的边界。在这种文学传统中,心灵和现实之间的冲突被不断的舒缓,即使冲突无法便面,也最终落到了善意的批评之中。所以作者笔下的人物如谢允即使是在残酷政治下的牺牲品,也能平静的接受命运的不公,本应有的激烈的内心冲突也消解在了家国天下和儿女情长之中。

今日在网络上活跃的很多成功的网络小说作家都毕业于名校,拥有光辉靓丽的教育背景,她们风格各异,小说受众数量巨大,很多热门改编的IP作品都出自于她们之手,更有很多人在小说之外的影视剧等领域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功。Priest在这些网络作者之中也仍然是有着她自己的巨大的特点的,恢弘的想象力和逻辑谨严的叙事架构等构成她异于他人的特点。Priest出道至今,每部小说作品都有变化和拓展。这和她的勤奋以及良好的教育背景密切相关。《有匪》是近年来难得的优秀的武侠小说作品,虽然仍然未能超越传统文学的诸多模式,其中却有着令人惊喜的众多的新的变化和创举。目前她在晋江正在连载的另一部武侠小说《无污染,无公害》是以现代社会为背景,描摹在江湖武林人士在新时代中如何挣扎生存和惩恶除奸,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体现了作者奇异的想象力和不断变化的创造力。

总的说来,Priest是一个有着“文学自觉”ii的作者,她现在也只有三十岁左右的年龄,目前晋江网络写手大神的称呼也许并不会一直是她的标签。在这种不断地写作实践中,她如果能继续拓展自觉的文学写作,在作品中不断超越自我,在叙事中深入挖掘心灵、现实和自我的冲突,那么即使在武侠领域,也是值得期待的。

参考文献

1.Priest.有匪,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

2.邓晓芒.文学冲突的四大主题.中国文学批评,201506

3.马原:《二十年后又是一群好汉》, 见《重金属——80后实力派五虎将精品集》,东方出版中心.2004

4.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注 释

i邓晓芒.文学冲突的四大主题.中国文学批评,201506

ii马原:《二十年后又是一群好汉》, 见《重金属——80后实力派五虎将精品集》,东方出版中心.2004:56

本论文来源于江苏省教育厅纵向项目“80后文学主题研究”,项目编号:2016SJB750017。

(作者介绍:孙姝,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