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大海的危险警报

2018-08-12 02:08七宝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利器潜水海滩

七宝

夏日炎炎的暑期,你有没有海滨出行计划呢?游览海岸、畅玩沙滩、乘船出海……游泳、嬉戏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大海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如同另一个世界,充满了未知数,也有着许多不可预见的危险。

你考虑过这些危险吗?在进入正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种与海有关的心理疾病——恐海症。

顾名思义,恐海症是指一种对海洋强烈而持久的恐惧。许多人因为特殊的经历或事故,对海洋甚至所有广阔水域产生了心理阴影;或是因看过许多“越想越可怕”的深海图片或惊险的海洋影片,而对海有所畏惧。

恐海症并不只是简单说说而已,这种恐惧症发作时会出现全身疲乏、心慌、胸闷等生理症状,是非常痛苦的。

今天讲“大海的危险”,当然不是为了让同学们患上恐海症,而是要帮助大家尽可能多地了解大海的各类危险情况,从而对海洋及大自然怀抱敬畏之心,更重要的是学会正确防范和应对,做到有备无患,这样才能安全、畅快地游玩,对不对?

自然灾害最可怕

海啸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从近几年的全球多地区海啸灾难报道就能看出,海啸的破坏力极强,拥有巨大能量的“水墙”不但能吞噬海岸上的人员财物,甚至还会摧毁沿海的村庄和城市。

然而,海啸并不是完全不可逃脱的。地震波与海啸到达中间有一个时间差,正好给了人们预防的时机。在这期间,可能会发生地面震动、海水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海水异常退去并在沙滩上留下很多生物等现象。此时我们要做的,绝不是去捡贝壳、抓螃蟹或拍照片、看热闹,而是要火速离开海岸,并尽量向高地转移。2004年发生的印度洋海啸,就因为一个10岁小女孩识别出了海啸征兆,而挽救了上百位游客的生命。

必备利器:海啸常识和冷静的心态。

离岸流

离岸流也叫裂流,通常在海滩地形、环流場、波浪和潮汐的综合作用下形成,水流狭窄而强劲,垂直于海岸向外海流去。因为暗藏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下,并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所以离岸流被称为“海滩上的隐形杀手”。据统计,大约有90%的海边溺水事件是离岸流引发的。2012年8月4日,韩国釜山的海云台海水浴场发生离岸流,143名游客被水流卷走。

离岸流发生时,白色的海浪如同被撕裂开。若发现这一情形,要及时上岸,万一被离岸流吸走,也不必过于惊慌,放松身体并憋足一口气,保持漂浮状态,不要做无谓的挣扎消耗体力,只需等待救援。好在离岸流一般只会让人远离海岸,很少会将人卷至海底。

必备利器:各类浮具

暗流

在海里游过泳的人,肯定感受过海浪的力量,看似轻柔的海浪实际上可以将人推出几米远。但可怕的不是这些能够看到的小浪头,而是看不到的暗流。海底不规则的地形,如坑、洞,会导致海水小范围的不规则流动,这便是暗流产生的主要原因。遭遇过暗流的人深有体会,即使自己很努力地向岸边游,也始终被困在“圈”里,游不出去,甚至被渐渐向更远更深处拖拽。

暗流有强有弱,最厉害的游泳健将恐怕也只能逃脱最弱的暗流,许多人因暗流而溺亡都是由于无谓地消耗体力而筋疲力尽。因此,无论在何处海域游泳,无论平时的泳技如何,都尽量不要只身挑战海洋的力量。在安全水域游泳,并让自己始终处于救生员的视线范围内是相当重要的。

必备利器:救生衣、救生圈

漩涡

危险的海洋旋涡很少出现在我们日常旅游的海滨浴场或海岛附近,但若去到远海就有可能遇到。曾有一位勇敢的美国摄影师,在行船中遇到了大旋涡,他随即跳入海中,拍下了旋涡在水下的画面。

大型旋涡的力量极大,水里的人甚至船只都能被卷入其中,而小旋涡通常没有那么强的力量,我们可以依靠冷静的判断和正确的游泳方向来解围。遇到旋涡时,深吸气,选择潜泳的方式从水下逐渐远离旋涡中心,当被水拖拽的感觉明显减弱时就浮出水面,尽量向岸边游去。

必备利器:潜泳技术、方向感

风浪及台风

需要乘船出海的游玩项目通常有潜水、划艇、海钓等,如果不提前看好海洋天气预报,出海时遇到风雨雷电“四大天王”集体报到不是没有可能的。曾有游客在广东沿海包船海钓,因遭遇大风浪而被困海上,事情起因竟是因为暴风雨之前海里的鱼较多,众人才冒险出海。

夏季是台风高发季,因此,在出海前关注气象信息就十分必要了,如果有蓝色预警或黄色预警,说明海面风浪较大,已经不宜出海:若有橙色预警或红色预警,就要严阵以待,做好防范台风的准备了。此外,台风到来初期,海滨有雨多、风大、浪高的表现,人们应尽可能远离大海。

必备利器:晕船药、保暖的衣服、救生衣

动物不是很友好

水母

水母又称海蜇,多分布于温暖的浅海水域。游客在浅海被水母蜇伤的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出现过儿童被蜇致死的悲剧。人被水母蜇伤后,一般会出现触电似的刺痛感,数小时后,受伤部位逐渐显现线状排列的有红斑的血疹,痒而灼痛,严重的会出现水肿、风团、水泡、瘀斑,甚至表皮坏死,非常可怕。

在海里或沙滩上见到水母,一定不要被它独特的透明外表所吸引而伸手去抓。即便是死掉的水母或断裂的触须都一样能蜇人,战斗力异常强大。被水母蜇伤,第一时间的急救非常关键,很多人下意识地找清水或酒精冲洗,这样只会加速毒液的释放,正确做法是用眼前的海水冲洗,或用干毛巾顺着一个方向擦拭伤口,再尽快上岸就医,用碱性溶液或药膏涂抹。民间有用尿液冲洗的说法,科学证明效果并不好。背包里如果有汽水,也可以用来冲洗伤口。

必备利器:10%碳酸氢钠、小苏打软膏等

鲨鱼

鲨鱼的危险性就不用多说了,但愿除了海洋馆,我们一辈子也不要在海里遇到这嗜血的杀手。但我们依然要了解相关的知识以防万一。虽然现在旅游开发的海域安全性很高,但因为在海中嬉戏的人比较多,所以有一定的可能性会吸引鲨鱼前来“凑热闹”。

如果不巧碰见了鲨鱼,千万不要去招惹它,最好尽可能安静地悄悄游走。同时,潜水或游泳时还要注意附近的其他海洋生物,如果它们行为异常,比如大批鱼群快速、凌乱地游动,说明附近可能有鲨鱼出没了。另外,身上如果有会出血的伤口,就尽量不要下水了,鲨鱼对血液的敏感度是相当惊人的。

必备利器:强大的心理和观察能力

“刺儿头”们——刺鳐、海胆、石鱼等

运气不好的话,可能偶遇一些在浅海海底活动的有毒生物。这种尾巴长长还带着坚硬倒刺的鱼叫刺鳐,它们通常比较害羞,会避开人多的地方,藏在海床的沙穴中。但万一踏浪时不小心踩到它们,它们会防御性地用倒刺刺穿人的皮肤,并注射毒素。为了避免踩到刺鳐,最好不要在浅水里过多走动,走动时不要每一步都把脚抬起来翻腾沙子,而是把脚埋在沙子里拖着走,这样沙子引起的震动就会把刺鳐吓走。

海胆看起来像一只圆乎乎的刺猬,它还是餐桌上的美味,但生活在海底的海胆家族,某些成员的刺是有毒的,潜水的时候踩到一脚,尽管无性命之忧,但那份疼痛也足以令人难忘了。如果被海胆刺到,要尽快上岸就医,务必把刺彻底拔除,否则刺会潜入身体更深的组织中。

潜水的时候最怕的是踩到石头,不对,是踩到石鱼。石鱼是海洋动物王国的伪装专家,并且毒性极强。一旦察觉到危险,石鱼背上的棘刺就会竖起,并释放毒液。不要等遇到了石鱼才认识到穿脚蹼潜水的重要性,如果不幸真的被刺伤,要及时用清水洗伤口,缓解疼痛,防止感染。

必备利器:脚蹼、潜水袜等

做好功课可防范

涨潮与大潮

我们在海边玩时,经常能遇到涨、落潮,然而就是这种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往往会被许多人忽视。海水退潮时,很多人喜欢去礁石滩或沙滩滩涂中捉螃蟹、散步,有人玩得太投入而忽略了海平面逐渐上涨,海浪正在一步步逼近,最终被困在海中礁石上,甚至溺水。

每片海域的涨潮时间都有所差异,但正规的海岸,在管理室或海灘入口处都有明确的潮汐时间表,可以作为参考。再有,一旦感到海水开始一点点儿上涨,便向陆地边撤退,也是基本常识。作为涨潮的极端例子,每年秋天钱塘江观潮,都会发生观潮的人因离江边过近而被巨浪拍伤或卷走的事件,教训实在惨痛。

必备利器:救生衣、口哨等求生装备

退潮

如果在海里游泳时正好赶上退潮,游泳者就有可能会感到游不动、非常累,这是因为海水退潮的速度有时很快,产生的阻力也不是一般体力的人可以抗衡的。况且,如果不是很正规的海域,水情比较复杂,退潮时,正在游泳的人很可能撞在原先未发现的礁石上。此外,海草、淤泥和旋流也会随着退潮慢慢显露出它们凶险的一面。所以下水前要仔细阅读潮汐表,做到心中有数。

必备利器:潮汐时间表、求生工具

暗礁

很多去海边玩的人喜欢爬上礁石照照相,从高处感受一下大海。但那种藏在水面下的暗礁可就没这么好玩了,行船触礁的事故屡有发生,元凶都是暗礁;游泳者若撞到暗礁上,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很多海滨浴场都设有防护栏和标明“暗礁区域、禁止下水”等字样的警告牌,我们只须遵守规定,便能大大降低游泳“触礁”的风险。

必备利器:在合法、安全区域内游泳

珊瑚

在潜水者身上最常发生的“流血事件”,便是手脚被锋利的珊瑚划伤。众所周知,珊瑚生活在海底,死后会在原地钙化成“珊瑚石”,看起来一簇簇,似乎很无害,实际上锐利无比,潜水者不小心踩到,或因为好奇而用手触摸,瞬间就会被划伤。

在海里被珊瑚划伤,往往没有痛感,但上岸或上船之后,才发现伤口很深,血流不止。不过无须太担心,珊瑚石多数无毒,而且海水本身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只要在发现伤口的时候及时止血包扎,伤口很快就能愈合。

必备利器:脚蹼或潜水袜、止血药膏

海藻

海藻的种类和数量都十分庞大,其中有一些对人类是有害的,潜水时遇到有害藻类,可能会刺激眼鼻,或导致肠胃疼痛,严重的话神经系统会受到影响。这些海藻还有一个伤害人类的“杀手锏”——赤潮。藻类大量繁殖的时候会呈现鲜亮的颜色,如今全球各地的许多海域都有赤潮现象,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如果担心藻类的伤害,有必要提前了解准备去游玩的海域是否有赤潮问题。遇到赤潮现象不要下水,潜水或游泳时要尽量躲开藻类丰茂的区域。

必备利器:出行功课做到位

失窃

财物失窃几乎在任何地方都会发生,但海滩绝对是高发地。到了海滩,大家忙着踏浪、游泳、放风筝、打球、拍照……很多人便没有警惕心地将自己的财物随便扔在沙滩上,给了小偷可乘之机。

正规的海滩一般都设有存包处或密码存包柜,想无忧无虑地玩,一定要把钱包、证件等重要物品存放起来:集体在海滩上游玩的时候,可以留下一两个同伴看守包包和财物。另外,夜晚光线暗、人员稀少的海滩地带有可能发生抢劫,晚上尽量不要单独去游泳、散步。

必备利器:存包柜

吃坏肚子

除非对海鲜过敏,不然去海边玩的人多少是会吃一些海鲜的。不过病从口入的事也不少,出海海钓、打鱼是近些年来的热门旅游项目,捕获的海产有很多不认识,或不确定是否安全,觉得鲜活就能食用,这是很危险的。另外,有些不诚信经营的海鲜餐馆供应不新鲜的海鲜,食客吃过之后还可能引发肠胃炎,甚至食物中毒。

海鲜虽然鲜美,但健康安全最重要。现在的网络很发达,如果有不认识的海产,最好先拍照片,上网搜一搜,不要随便食用,特别是生食海鲜,要考量水质、环境,否则很容易感染寄生虫。一旦吃坏了肚子,应该尽快吃药或就医,并停止吃海鲜。

必备利器:肠胃药

游乐器具损坏、不洁净

海上有很多游乐设施,比如各种形状的气垫船、海上自行车、划艇、滑伞等,有些游乐设施可能因管理不善,发生了损坏而未被及时发现,这种情况下游客使用就可能会发生磕碰或溺水事故。另有一些罕见的情况,比如救生和安全器材损坏、潜水装备失效或不洁净等,看起来是小问题,然而一旦出现危险,游客的生命安全将受到威胁。

无论是自备还是租借各类器具装备,细致检查都是必要的。对于需要入口或贴身的装备(如潜水呼吸管、泳衣),有必要简单消毒一番,比如使用酒精棉擦拭呼吸管的咬嘴部分,避免交叉感染。

必备利器:私人装备、便携式的消毒用品

小问题更要多注意

抽筋

游泳这项运动非常消耗身体能量,身体较弱的人,或者长时间在水中游泳的人,体能下降时便可能抽筋,这对于未穿救生衣或没有携带浮具的游泳者来说非常危险。遇到抽筋情况要冷静下来,保持基本的游泳姿势,不要过度挣扎,尽可能向附近的人寻求帮助,上岸后立即按摩肌肉。

当然,最安全的做法是下水前做好热身,游泳一段时间后便上岸休息片刻,吃一些补充体能的食物。

必备利器:热身,巧克力、运动饮料等

呛水

无论是否会游泳,在海中玩耍,呛到水是在所难免的,毕竟海水不像游泳池那般平静,一个波浪便能让没有调整好呼吸的游泳者喝上一大口水。但呛水有轻有重,一般的呛水通过应激的咳嗽便可以缓解,但过重的呛水,水进入气管甚至肺脏,就危险了。呛水时,保险的做法是使上半身尽快离开水面并深呼吸,可上岸慢慢喝些温水,调匀呼吸之后再进入海里。此外,水性一般的人,可以使用游泳专用的鼻夹、耳塞,防止鼻腔和耳道进水。

必备利器:浮具,游泳专用的鼻夹、耳塞

水中突发疾病

患有心脏病、肺病、高血压以及感冒、肠胃不适的人是不应下海游泳的。若在水中突发疾病,体力迅速下降,甚至失去呼救的能力,生命安全肯定是没有保障的。另外,海水的成分较为复杂,患有中耳炎、结膜炎的人也不宜下水,易加重病情。

必备利器: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沙滩割伤

沙滩上经常散布着被海浪冲上岸的碎贝壳或小螃蟹等外壳坚硬的小动物,踏浪、捡贝壳或堆沙子的时候,很容易被它们割伤手脚。不过这点儿小伤并无大碍,留意的同时做好消毒和止血就可以了。粗沙滩中的沙砾和动物碎壳也十分锋利,最好穿上沙滩鞋或拖鞋行走。

必备利器:消毒、止血药品,创可贴,沙滩鞋

蚊虫叮咬

夏秋两季的海边是蚊子的乐园,因为这里不仅植被丰富,适合蚊子繁衍生息,而且每天都有一波一波穿着很少的“猎物”出现,蚊子可以随时吸血填饱肚子。不过我们这些“猎物”可就惨了,身上被叮了难看的包,奇痒无比,甚至还有传染疾病的危险。如今,我们能对付蚊虫的“武器”只有防蚊液、花露水和各种涂抹的药物了,随身带、随时喷吧!

必备利器:防蚊喷雾、蚊虫叮咬药膏等

晒伤

海边的强烈紫外线不但能无遮无拦地洒满全身,海面的折射还会“助纣为虐”:皮肤沾到海水,角质层的含水量上升,会使皮肤对光线的反射能力减弱,所以在海边总是特别容易晒黑。然而,晒黑不怕,怕的是晒伤——皮肤出现红斑、水肿、水疱,或干燥脱屑,恢复起来很难。防晒霜、帽子、太阳镜、防晒衣此时就要派上大用场了。防晒霜要选较高防晒指数的,不但要涂,而且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补涂一次。晒后的修复也相当重要,用冷毛巾敷被晒的皮肤是很直接的办法。

必备利器:各类防晒用品

被椰子砸到

在海边玩得好好的,被树上掉下来的椰子砸到头,听起来实在太倒霉了,可实际上,这种倒霉事还不少,每年被椰子砸死砸伤的人数要远远多于被鲨鱼攻击的人数。椰树一般都较高,假如椰树叶茎被松鼠、猴子之类的动物咬断,或椰树枯萎腐烂,椰子当然就会掉落,砸到便是重伤。所以现在人员密集的地方,椰树都被严格管理,基本不会长大椰子和枯叶。

必备利器:不被砸到的运气

看了上面的内容,你是不是有一种感觉——大自然是未卜的,他人是不可靠的,只要运气够好,就不会遇到危险?那么就来看看,人们自身的行为有多可怕吧,说不定这些坏习惯,你和家人、朋友也中招了呢。

无视教练

海岛游中,潜水是绝对的热门项目,正规的浮潜项目会有专业潜水教练或资深潜水者陪同,下水之前,他们会简单申明潜水的注意事项,但许多人过于兴奋,或忙着换衣服、拍照,而无视教练的指导,下水之后,遇到情况手足无措,只能依靠教练救援。

拒绝热身

很少见到有人在下海游泳之前会做做操或跑跑步,有时明知应热热身,却不好意思那么“个别”,其实,对于正确的做法我们就要毫不犹豫地坚持。热身是下水之前最不该拒绝的准备活动,别等到在水里抽筋、体力耗尽的时候再后悔。

“酒游”

“酒驾”害人害己,“酒游”同样不可取。酒精能抑制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妨碍体内葡萄糖的转化及储备,加之游泳大量消耗体能,从而导致低血糖,头晕、无力乃至昏厥。同样,饭后立即游泳也是不对的,会严重影响消化,造成肠胃不良反应。

在礁石上玩耍或拍照

在礁石上玩耍或看海并不是多么危险的事,但某些喜欢“探险”的人专门要踩海浪中若隐若现的礁石,只为了拍一张满意的照片。打湿的礁石非常滑,一旦失足跌进海中,撞到礁石群,后果便很严重。

恶劣天气下水

海邊天气多变,尤其是热带地区的海岛。原本计划在海滩玩,却赶上了雨,这也是常有的事。有人因为不甘心或无所畏惧而在阴雨天气下海游泳,无视风高浪急,这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擅自脱掉救生衣

几乎所有的水上项目在开始之前,工作人员都会要求游客穿好救生衣。然而有些自认为水性好的人,会将救生衣偷偷脱掉。采取这种“自杀”行为的人,未免太小看大海了!

沙滩浴

有时走在沙滩上,一不留神,就可能踩到了小沙丘下的肚子或大腿。这不是恐怖片,而是有人正平躺在沙堆里享受“沙滩浴”。沙滩浴一般来说无害,但有人拿出“活埋”的架势挖沙坑,再跳进去把自己埋起来,就容易出问题了。沙子有着一定重量,过厚的沙子盖在人身上,会压迫胸腔,造成呼吸不畅。

去“野海滩”

“野海滩”指未被开发过并且无人管理的海滩。盛夏时节,正规的海滩或海滨浴场游客非常多,于是一些人便前往“野海滩”,享受景美人少的好时光。殊不知,“野海滩”可能有暗礁、暗流、水母、鲨鱼以及五花八门的危险正等着自己。

“游夜泳”

每到夜幕降临,大海一片漆黑,海风也会变冷很多,多数人是不敢下水的,但也有不少“夜泳”爱好者,专挑月黑风高夜下海游泳。“游夜泳”实际上是很危险的,因为光线昏暗,人在水中容易辨不清方向,而且夜间的海底环境未必是安全的,有些生物在夜间会到浅海区域活动。而且此时如果发生危急情况,可是连救生员都没有呀!

综上所述,引起各类危险的因素,不可控的自然因素只是次要,更多的原因是海滨管理不善,游人行为不当、心态不稳定以及欠缺常识。

总结各类危险,是为了规避危险,或在危险来临时有办法应对,所以我们去海边玩的总原则,当然是“安全第一”:

1.去正规、安全的海滨旅游区域,可大大降低危险;

2.看到了大海,兴奋的同时也要保持对各类危险的警觉;

3.了解自己的体能和健康状况,做好热身和防护措施;

4.尊重大自然的规则,遵守各类安全提示,规范自己的行为;

5.积累足够的海洋常识,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有判断力;

6.积累求生、救护和预防知识。

最后,临危不乱的心态最重要。

连线游戏对照上文提及的各种危险,你能辨认出这些海滩的安全标志吗?

猜你喜欢
利器潜水海滩
海滩芭蕾
海滩上的字
不论何处,芭蕾跳起来
快乐潜水
潜水去
FASHION ICON
鲸鱼会得潜水病吗?
光绘利器
围巾“出动”高Bigger抢镜利器!
海滩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