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2018-08-11 11:04耿达军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7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辅导员

耿达军

摘 要: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学生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管理质量的因素有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便是辅导员的学生管理能力水平。对于辅导员来说,他们身上肩负的职责与中、小学时期的班主任不同,因为大学生逐渐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维方式、以及完善的价值观和逐渐清晰的人生目标。因此,高校辅导员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情感与需求,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去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引导他们明确人生方向并督促学生积极进取,进而使学生可以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1.提升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的意义

1.1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既可以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情感,还可以引导学生做好成长规划,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提升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可以使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贴近学生需求、贴近学生情感,从而获得学生们的信任。辅导员用爱心和责任心去激励、启发和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大学阶段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2有利于学生自我规范其行为

辅导员通过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纠正自己的不良作风,并且认识到自己的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辅导员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纪律严明的班级氛围,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引导学生遵纪守法。

1.3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引导学生身心成熟

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也是高校辅导员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鲜明,又为将来的工作就业充满担忧,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情绪波动。因此,辅导员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思想上、学业上和心理上不断进步。

2.高校辅导员进行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辅导员与学生缺乏沟通和交流。许多辅导员只是通过学生会下达工作指令,再由学生会成员转述给其他学生,这样就减少了与学生沟通的机会。或者通过班干部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而没有亲自去关心学生,就不能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些高校的辅导员只有在集体学生会议的时候才出面而平常根本不与学生面谈,有些学生甚至不认识辅导员,就更不了解辅导员的职能。其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使某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全靠学生的自律能力。对于一些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就很容易使他们沉迷、堕落、不思进取。

3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策略

3.1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

首先,体现出互联网的服务用户思维,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判断,在掌握高校学生思想和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想性和独创性,能够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建设出发,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体系,引导高校辅导员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体。其次,提高高校辅导员的极致思维理念,注重把高校辅导员工作做到最好,能够在充分了解大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全面科学地统筹调配资源,从时间上与空间上全面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培养高校辅导员的精益求精能力,解决高校辅导员发展方向不明确,发展动力不足。第三,树立高校辅导员的小步快跑思维,既要强化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目标理念,同时又要引导高校辅导员规划成长途径,让高校服务导员在日常的点滴工作中不能加强职业技术能力,从点滴小事拓展职业成长空间。

3.2确立职业化发展道路

首先,应当加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成长规划工作,根据高校发展的理念,学生成长的需求,现有高校办学条件,确定辅导员的成长模式,着力形成高校、辅导员于一体的辅导员成长途径。其次,开辟辅导员成长的专业化路径,加强对辅导员的个性化指导,注重借助教育专家的力量,行政教育体系的资源,给高校辅导员提供成长的空间,着力运用科研项目,具体工作任务和辅导员自身兴趣需求的基础上,促进高校辅导员快速成长。第三,加强辅导员资格的职业评定,出台辅导员工作标准,加强辅导员工作的绩效评价与管理工作,能够在数据量化评比的基础上,全面促进辅导员取得快速成长发展。第四,打造优秀的辅导员队伍,完善辅导员工作队伍体系,由辅导员之间进行相互帮扶,能够采用项目制,课题制的方式加强辅导员的成长。

3.3突出问题导向的趋动

首先,要正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能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开展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塑造工作,强化高校对辅导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其次,注重采用因势利导的辅导员培训方法,着力创新老经验、老办法的新运用方式,能够引导辅导员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职业发展需要,创新辅导员工作模式和方法,完善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知识体系,运用新方法解决大学生辅导中的新问题。第三,围绕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际需求,加强交叉学科知识的能力培训,注重根据高校辅导员工作开展相关心理学、行为学、专业课程和时代思想政治理论的培养,从而完善高校辅导员的知识能力体系,达到全面提高高校辅导员能力水平的目标。

3.4制定辅导员自我成长策略

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提升还得激发辅导员自主意识,能够促进辅导员自主不断提高个人能力。首先,要注重更新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理念与思想,帮助辅导员围绕着能力成长需求制定发展计划,注重摸索出辅导员的长期与短期成长计划。其次,加强辅导员之间的灵活交流机制,促进辅导员之间取长补短,能够形成辅导员之间的共同研究课题项目。第三,创新辅导员互动讨论交流的空间,加强辅导员之间的互动交流,让辅导员之间就学术与工作问题进行互动交流讨论。第四,加强专家指导,形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专家帮扶体系,运用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辅导员个性化的提升自身能力。

3.5優化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

只有促进高校辅导员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发挥出高校量化评价机制的重要作用,才能使高校辅导员认识到自己的短板,促进辅导员主动反思和提升能力。因此,高校要建立辅导员教师队伍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在量化考核的基础上,全面评价辅导员的绩效,帮助辅导员有效成长。同时还要完善激励机制,鼓励辅导员全面提高自身职业能力,鼓励辅导员撰写相关理论文章,鼓励辅导员考取与学生工作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注重加大教师个人能力在职称评定中比重,养成良好的辅导员学习氛围。同时运用物质奖励的方式对鼓励辅导员不断学习知识,促进辅导员全面提高自身能力,达到创新创建辅导员良好培养机制的目标。只有通过建立起的完善的评价机制,才能倒逼辅导员主动提升个人能力。

3.6优化辅导员培训机制

高校应当在辅导员能力成长提供必要的辅助条件,高校应当加强对辅导员的领导力,注重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工作,给辅导员的成长提供必要的保障。首先,应当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状态和成长需求,及时了解辅导员的实际工作状态,有针对性地给辅导员提供各种成长与提升的空间。其次,给高校辅导员打造自主学习的平台,注重运用现代新媒体形式引导高校辅导员自学,促进高校辅导员主动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第三,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空间,给高校辅导员提升必要的能力提升教材,提升多种渠道的学习提升空间,不断引导辅导员在各种渠道学习新知识,能够运用讲座、脱产学习、学历进修等方式鼓励辅导员成长。

总之,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能力,必须有效应对当前高校辅导员年轻化的趋势,注重根据高校辅导员成长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建设高校辅导员成长体系,完善辅导员培养机制,促进高校辅导员以个性化的方式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神彦飞,杨伟宾.高校辅导员知识与能力结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刊,2013(10):24-26.

[2]杨忠东.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7).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