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畅
【摘 要】美育素质教育在大学生美学素养的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并探讨大学生美育教育的现状,提出对其进行美育素质教育的构建方法,从而通过理论学习和自我实践去提高大学生的美学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美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25-0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准的。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而能力素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审美能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美育活动来实现的。因此,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一、美育教育的现状
1.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虽然高校对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但是目前,学生迫于严峻的就业压力,对美育教育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将有限的精力更多地注入到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或无暇顾及人文素质水平的提升。
2.美育教育内容少,课程专业性太强。
在现实生活中,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高校美育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是强调以艺术审美教育为主,而忽视了其他审美教育形式。艺术审美教育的大部分课程都是艺术专业教师兼职开设,虽然在给普通学生上课时有意识地降低了难度,但专业教师的专业思维定式已经形成,专业教材章节框架深入头脑,对美育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使得课程的备课不充分,专业性依然太强,与普通学生的原有学习经验难以顺利衔接,致使学生普遍对此类课程兴趣降低。
3.尚未建立起健全、科学的美育教育评价机制。
就目前来看,我国尚未建立起健全、科学的美育教育评价机制,美育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单一,重视艺术尖子学生,忽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重视艺术比赛的结果和成绩,而忽视活动本身的育人要求;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水平评价,忽视了更高层次的学生审美要求水平评价。
二、大学生美育素质教育的构建
高校美育教育必须遵循素质教育的目标和美育教育的规律,改变学生现有思维方式,扩展美育教育的内涵,创新美育教育的评价体系,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提高。
1.构建以艺术美为核心的美育鉴赏课程体系。
艺术美是通过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表现出來的美。艺术形式总体来说一共有八大艺术形式,分别是绘画、雕塑、建筑、文学、舞蹈、音乐、戏剧、电影。[1]在进行美育教育时以美学理论课程为基础,结合艺术类专题讲座开展多方位艺术鉴赏课程,包括绘画书法鉴赏、实用美术、中西方美术史论、雕塑手工艺制作、诗词文学朗诵会、舞蹈音乐表演、戏剧鉴赏、电影赏析、形体训练、礼仪规范课、口语交际、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开设合唱团、艺术团、美术协会、社团组织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掌握美与审美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了解各种审美形态、范畴和艺术形态,通过科学合理的学习,增强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美术理论课程可以采用讨论、交流、撰写学习心得的形式,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选题,然后引领学生自己去图书馆或上網查找资料,使学生逐步把学习心得做深做透。书法鉴赏课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古今佳作静观。揣摩其手法,体会其意境,将感性与理性结合起来,感悟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法则文学作品鉴赏,可以培养激发学生爱国爱生活的情感,提升浪漫主义思维,保持心理平衡,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审美理论知识教学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审美实践,要引导学生多注意生活观察,将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进行总结与积累,为自己的审美能力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让学生通过接受美育,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气质,提升审美修养。
2.拓宽以自然美为主体的美育素质教育空间。
自然美作为人类审美对象的一种,从生来说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对人们来说,把自然美与人类创造的美统一起来,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可使自然美育收到更好的结果。在风景宜人的大型公园内建立实践基地,有计划的定期组织学生爬山、植树、护林、采集昆虫标本,让学生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舒展平复内心的压力,在体力劳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生机盎然,在保护自然环境的过程中,认识到生态气息的弥足珍贵,在采集标本的活动中,体验生物工程的神秘与伟大。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色,为学生的审美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生们可以开展旅游地理,探索发现等一系列活动,还可以自发组织旅游、自然景观摄影等活动,开展植物花卉鉴赏活动,鼓励学生对自然生活进行深入体验,通过自然美景的熏陶,修身养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3.开展以社会美为特色的美育文化活动。
社会美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事物中的美。它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是美的最直接的存在形式。[2]以社会美为初衷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和科技馆,参观考察各类名胜古迹,开展实地调研、做调研报告,撰写参观心得,在观察和学习中提升学生们的审美情操。开展社会服务性工作,爱心实践等活动,利用我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假期支教献爱心活动,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感悟人生,提升学生的社会美能力,利用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等各种载体,结合大学生专业学科背景进行实践活动,借助学校团学组织的力量,利用青年节、妇女节、教师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契机,或者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党建活动、团日活动为载体,进行全面全程全方位的渗透,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深化和运用美育元素,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4.加强审美创造实践。
美育素质教育中要加强组织学生参与创造艺术或现实美的实践。艺术实践包括组织文艺社团、兴趣小组等,学生亲身参与编剧和表演,书法绘画创作,音乐编曲,文学创作,增强亲身体验,了解艺术创作的一般流程,掌握通过多种形式表现美和创造美;开设文艺流动场馆,感受艺术美,征集师生书法绘画作品、摄影作品,使学生对艺术的色彩,线条,构图等表现方法和基本技巧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举办音乐、美术、诗歌等方面的文艺讲座,使高雅艺术走进校园。在劳动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创造的辛苦以及收获是的成就感,激发劳动的激情,通过劳动感受人类本身的真、善、美。通过审美创造的实践,加强学生的亲身感受,促进美育的教学效果的实现。
艺术教育与创新精神、道德判断能力、智力发展、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从学生的人格形成过程看,文化知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等构成了学生人格的阶梯。现代人格理论认为,没有健康的审美素质,就不会有健康的人格。从学校教育来看,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因此,从宏观教育的角度出发,学校的美育改革关系到教育整体改革的发展方向。总之,美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美育的特殊功能,为美育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雅庆.中外建筑艺术赏析[J].大家,2010年06期.
[2]审美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D].冯婷.陕西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