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佳 邰秀娟 张娇
【摘要】贵州省是全国苗族人口最多的省,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民族。而苗族音乐是人们在原始社会的集体劳动中开始产生的,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因此苗族的歌曲都是通过口耳相传来传承。随着时代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苗族的文化受到各方面的冲击,苗族音乐的继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前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各幼儿园,大多数都是具备一些较为常规的、现代化的教学,以至于民族特色文化没能很好的在地方幼儿园中体现出来,所以通过幼儿园让幼儿从小接触到苗族音乐,会使苗族音乐更好的传承下去。本文对贵州苗族音乐在地方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中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苗族音乐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46-02
艾涅斯库曾说过: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它能确切地反映个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质。音乐是人类情感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他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特殊形式,而贵州苗族音乐就用歌舞的形式来交流思想和表现情感,讴歌美好的生活。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吸引人的民族文化。苗族人素来都是以能歌善舞著称的,俗话说的好:“饭养身,歌养心”。音乐能使人的灵魂得到慰藉,得到洗涤。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1]苗族音乐文化沉淀了多年,它融合了很多优秀的艺术文化,给苗族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是苗族振兴的精神动力,还是民族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苗歌作为特殊的听觉艺术,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非常獨特的优势,那便是“以歌传文”。用独特的音乐来传播苗族文化,寄苗族文化和苗族精神于苗族的音乐中,这传达了苗族旺盛的生命意识,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而苗歌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所展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被城市文化导化了的都市人而言是一种强烈的震撼,也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2]苗族音乐对于苗族来说,是民族文化的一股清泉,是一份他们自己在长期以来的实践中凝结的文化成果,这是令人骄傲的成果。苗歌是苗族人民对自己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经验总结,它是苗族文化的有形表现,是记录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使得贵州苗族音乐受到巨大的冲击,苗族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继承与发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形式极为严峻。而对于苗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最好的载体就是教育,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3]那么将苗族音乐应用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从小就接触到苗族音乐,对于苗族音乐的继承与发扬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第一幼儿园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第一幼儿园、凯里市第四幼儿园、雷山县示范幼儿园和雷山县西江中心幼儿园教师为对象。其中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占全省苗族人口比重较大。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具体做法如下:
(1)文献法
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查询与收集,了解到贵州苗族音乐融入当地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情况,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通过实地调研,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供比较清晰的、合理的依据。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了12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82份,有效回收率为68%,其中问卷涉及到性别、年龄、民族、学历、教龄等17个方面。
(3)访谈法
在调研中,对各个幼儿园园长,以及幼儿园教师等进行访谈,了解了贵州苗族音乐融入地方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现状,并对存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
二、贵州苗族音乐在地方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是否在幼儿园中开展过与苗族音乐相关的活动
笔者通过走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第一幼儿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第一幼儿园和第四幼儿园、雷山县示范性幼儿园、雷山县西江中心幼儿园进行调研,调研内容是关于苗族音乐在地方幼儿园中的艺术教育活动应用情况,经过调查发现,见图1,有78%的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中开展过与苗族音乐相关的活动。
(二)通过与教师的访谈结果
在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中,为了寻求能够跟上城市的步伐,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园便依照城市幼儿园去进行建设。虽然,在城市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有很多可取之处,也有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但是仍然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地方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教学在学习城市幼儿园的时候,少了一种结合本地民族特色,少了一种创新精神。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本地特色,本地的民族文化,如果每个幼儿园不仅运用现代化教学而且还能结合本地地方的特色文化,将其融入到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教学中,这不仅会让这个地方的文化得以继承发扬,而且也能推进幼儿园现代化的建设。
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幼儿教师比较偏向于现代化教学。幼儿园进行的都是一些常规的、比较现代化的教育活动,他们基本运用现代流行的音乐、经典的曲目以及西洋著名的曲目为主。并且在幼儿园中,发现其中身为苗族的幼儿教师仅占38%,而苗族幼儿教师中会苗族音乐的更是知之甚少,且很少受到相关苗族音乐的培训。所以在地方幼儿园中,这些教师开展的艺术教育活动都很少涉及到苗族音乐,有的幼儿园教师是半年或者时隔更久才会开展关于苗族音乐融入艺术教育的活动中。以至于幼儿教师开展的艺术教育活动大部分是以现代化教学为主。
(三)幼儿园将苗族音乐融入艺术教育活动的方法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教育的艺术领域中的总目标的第一条是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在这些幼儿园中对于将贵州苗族音乐融入地方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也会涉及到,比如:在环创方面用书面和图片都有涉及到一些关于苗族音乐的介绍,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也会进行一些关于苗族音乐的欣赏。而在这些地方幼儿园中只有少部分幼儿园会涉及到苗族音乐在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活动,并且这些幼儿教师大部分是刚好遇到涉及苗族的节日才会去开展关于苗族音乐的相关活动,平时很少开设相关活动。
(四)教师对苗族音乐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看法
从图2来看,在对苗族音乐对幼儿的发展是否有影响的调查中发现,91%的幼儿园教师认为苗族音乐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有影响,只有9%的教师认为其没有影响。而通过图3的调查发现,94%的教师都支持苗族音乐融入地方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幼儿教师也意识到苗族音乐的传承是很有必要的,他们认为在幼儿园中,对于苗族音乐的融入可以运用音乐鉴赏、韵律活动、音乐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还可以利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例如入园,早操活动,通过播放简单易学的苗族音乐作为背景。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苗族音乐的动听与优美,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力,使得幼儿增加对贵州苗族音乐的认同感。[4]但是由于幼儿园缺少师资力量,[5]并且相关的教材与设备比较缺乏,使得苗族音乐在地方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中较少涉及。
(五)家长没有意识到继承苗族音乐的重要性
苗族音乐的传承与发扬本身就是靠口耳相传的方式来进行继承,苗族子女从小就在长辈的歌声下成长。然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幼儿很少再听到这优美的歌声了,大部分父辈们都忙于工作,不再停下脚步来静静的倾听苗族音乐所带来的精神享受,不再会去放声歌唱苗歌,跳苗舞,讲苗话了。社会的现状,让父辈每天奔波于工作中,忘却了一些传统精神文化的传承。对于苗族音乐,有的家长自己也不会了,有的是会,但是,由于自身的观念以及外部社会的原因,家长没时间,也没精力将这些传统文化传承给幼儿。幼儿没机会去接触到苗族音乐,导致很大一部分苗族聚集地区的苗族儿女都不会苗族的歌曲,苗族的语言等,甚至是对苗族没有一点认识。现在这个社会的现实是连长辈都不会了,那么谁又来继承这优秀的民族文化呢?难道就这样让苗族音乐慢慢的消失殆尽吗?这将会是我们苗族人民的一大损失,是中华儿女的损失,是中华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文化领域的一大损失,因此对于苗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迫在眉睫。
(六)全球化以及市场文化的冲击
在这个大时代,传统的东西要被现代化给侵蚀,如果再不对我们的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对苗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那么,在不久的未来,我们的文化将是没有特色的、单一的文化,这将是我们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一个巨大损失,具体情形有以下几点:
(1)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壮年人都出门到外去谋生,长期在外居住。在大城市中,他们会随波逐流,没有发扬苗族音乐,也没有让自己的下一代去学习苗族音乐。他们的下一代是在现代化的幼儿园上学,而现代化幼儿园中,他们的艺术教育活动很少会涉及到苗族音乐,幼儿很难接触到,以至于苗族音乐更难以得到继承。
(2)过对各国文化的认识,苗族聚集区人们的审美有了微妙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大门的打开,使得世界各国各式文化涌入国门,无论是精华还是糟粕,都有大部分会被吸收。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他们见识到新文化,充满了新鲜感,认为外来文化都是好的文化。進而失去对苗族音乐的认同感,认为苗族音乐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他们认为继承这些落后的、古老的文化没什么必要。以至于他们会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而去大力的学习外来的文化,学习流行音乐,西洋音乐,而去摒弃本民族的文化,摒弃自己耳熟能详,张口就能来唱的苗族歌曲,摒弃苗族音乐,使自己能够走在时代的潮流前端,并且还会影响着下一代继承发扬苗族音乐。
三、结语
苗族,作为中华大地上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东方民族。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浓厚的特色。苗族音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苗族艺术领域最为珍贵的宝藏,所以,我们必须要传承优秀的苗族音乐。我们要依托各种力量,依托各种载体,将苗族音乐融入到地方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中,去贯彻落实对苗族音乐的保护与发扬。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袁源.贵州苗族民间音乐的文化解读[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23(04):7-9.[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安红、王毅.幼儿园地方课程渗透民间艺术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15(12).
[5]杨光白.贵州苗族农村音乐文化现状探析[J].音乐时空,2013(13):78-79.
作者简介:
罗佳(1995-),女(苗族),贵州福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邰秀娟(1994-),;女(苗族),贵州剑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张娇(1994-),女(苗族),贵州施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