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当法律人来到美国的心脏之城

2018-08-11 10:25林海
检察风云 2018年14期
关键词:麦迪逊伯里胡佛

林海

来美国的人,有的喜欢纽约,有的喜欢洛山矶。说喜欢华盛顿的,倒不多见。然而法律人却没有理由不来这里。无数的经典判决,会引导你前往联邦最高法院朝圣。如果你想看到那些著名法案的原件,你会在国家档案馆看到《美国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和《人权法案》。如果你想凭吊先贤,这里有华盛顿纪念碑、杰斐逊纪念馆和林肯纪念堂。如果你想造访一所一流的法学院,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将是完美的选择。有人说,华盛顿从未辱没乔治·华盛顿之名。放在世界法律的发展史上,这座城市也同样对得起这个名字。

第一个使用白宫的人

我们的华府之旅,不能免俗地,从白宫开始了。1800年华盛顿特区正式成为首都。总统官邸尚未竣工,勉强可用的房间里先搬进来了当时的国务卿。由于首都办公处所有限,这里暂时先作为国务卿的办公室使用。这位年轻的国务卿就是后来的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事实上,他是使用白宫的第一人。

那么,当时的联邦最高法院在哪里?遗憾的是,负责新城规划的特区管理委员会官员并没有把最高法院放在眼里,只提出“在内阁或战争部新楼中找两间房子”给最高法院办公用。直到几个月后,参众两院才草草通过一个决议,在国会大厦给大法官们安排一间办公室。这个房间位于国会大厦一楼,只有30英尺长、35英尺宽。

即使这样,最高法院还必须和哥伦比亚特区法院的几个法庭共同使用这间屋子。国会大厦的设计师给国务卿麦迪逊——是的,正是马歇尔所裁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被告——的报告中写道:专门留给最高法院的委员会2号房间尚未完工,“装修简陋,使用不便”。

马歇尔被任命为最高法院大法官后,作出了许多经典判决。当然,最著名的还属前面提到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关于案情无需多说,麦迪逊作为国务卿,拒绝将前总统亚当斯已经签字封印的委任状送达马伯里手中。因而这位“午夜法官”将国务卿诉上联邦最高法院。不过,人们或许并不知道,这一经典判例的庭审地点,并不是在前面提到的那个小房间,也不是在今天位于国会大厦后面的联邦最高法院,而是位于正对着国会大厦的斯特尔酒店(Stelle Hotel)。

当时是1803年年初,作为主审法官之一的蔡斯大法官由于痛风发作,再没有办法一瘸一拐地赶到国会山。马歇尔灵机一动,将法庭搬到了蔡斯大法官的住处——斯特尔酒店。这家酒店口碑极佳,正对着国会大厦。配有壁炉、白色温莎椅、铜板纸式的红色窗帘和宽敞精美的客厅。这里比起最高法院那间阴暗压抑的会议室,反而豪华舒适了不少。大法官们在这里共同起居,进行这一关乎美国宪制的案件的审理。最终,1803年2月24日,马歇尔在斯特尔酒店大堂召集所有大法官,并在此作出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最终判决。

这一判决的意义如何说都不为过。简单来说,此案确立了司法利用宪法对行政权力进行审查的至高权威。从此,这个既无兵权又无财权的联邦最高法院,真正成为了三权分立的一足。据载,马伯里败诉之后,继续着他风光的商贾和金融生涯。1806年他还被选任为哥伦比亚银行的董事。奇妙的是,51年后,他的一名堂弟迎娶了凯特·马歇尔——她是马歇尔法官的侄女。因此,尽管马歇尔大法官在世界司法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案例中驳回了马伯里的诉请,在两人离世数十年后,他们竟然成了姻亲。

虽然被诉的是麦迪逊,但实际上国务卿麦迪逊执行的是总统的命令。因此本案的真实被告是华盛顿市区内另一座巨大纪念堂的主人托马斯·杰斐逊。他的纪念堂位于潮汐湖畔,是一座高96英尺的罗马神殿式圆顶建筑。大厅中央耸立着杰斐逊总统立身铜像。身后的石壁上,镌刻着他生前的话:“我已经在上帝圣坛前发过誓,永远反对笼罩着人类心灵的任何形式的暴政。” 每年四月,纪念馆旁的潮汐湖畔樱花盛开,配上湖中纪念馆的倒影,景色十分秀丽。

有趣的是,马歇尔本人是杰斐逊的表侄,而马伯里在多年后又和马歇尔家结了亲。三个家族的奇妙联结,或许是马伯里诉麦迪遜案政治意义的最好写照:它将政治信仰各异的美国人系在一起,和而不同。一个由独立法院所守护的国度——这正是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留给人们最为宝贵的遗产。这也是为何这篇判决书能被奉为国宝,珍藏于国家档案馆,与《独立宣言》《合众国宪法》以及《权利法案》齐名的原因所在。

林肯被刺之前的预感

让我们回到白宫。1864年这里曾在东翼的房间举行过对外展览。展出的是一幅名画:《林肯总统首次宣读解放黑奴宣言》。这幅名画出自林肯的御用画家卡朋特之手。他回忆道:“油画展览了两天,到了快要结束时,在白宫东翼的房间里挤满了参观的人群……(林肯)他一只胳膊搭在栏杆上,一只脚踩在栏杆下的石座上。很显然,他是在去陆军部的路上被一位相貌平平的人给拦住的。这个人非常胆怯地向他描述他难以处理的麻烦事。”

林肯听完,拿着一张空白卡片和一支铅笔,在石座上坐下来,石座比路面高不了五六英寸,看起来几乎就像是坐在路面上。他在卡片上写了一道命令,让相关人员“解决这个人的问题”。此时好几个人走过人行道,相视而笑,他们是在笑这位国家首脑这么没有尊严的样子。然而,总统好像完全没意识到这一点。卡朋特回忆说:“他的行动,不是为了打破陈规,而是在真诚地在帮助共和国的一位公民或者确保他获得公正时——他自己都丝毫没有意识到,他正在打破某种礼仪或陈规。”

对于卡朋特而言,为林肯作画是他艺术生涯的巅峰。《林肯总统首次宣读解放黑奴宣言》是他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这幅作品描述的是1862年7月22日林肯总统召集内阁成员,第一次审议《解放黑奴宣言》的场景。有人描述那一天的场景:林肯把内阁成员召集到白宫办公室举行特别会议。他从口袋里掏出两页纸,然后戴上眼镜,向内阁成员宣读了一份“后果、意义以及把握分寸”都经他反复推敲思考过的法律纲要——《解放黑奴宣言》。

在这份后被视为人类历史上最光辉的文献之一的《宣言》里,林肯一反常态,以美利坚合众国陆海军总司令的身份宣布,所有在各个叛乱州的奴隶都将“从今往后永远地”获得自由。作为战时法案,《解放宣言》取代了之前蓄奴制和财产领域的法令。据此,南方350万世代为奴的黑人从此获得自由。这也直接影响了南北战争的实力天平,让无数的黑奴更坚定地站在了北方一边。不久,战局的发展也证明了人心的向背。“北方”获得了胜利,而失去了奴隶的“南方”则恨透了林肯。

于是,1865年4月14日星期五晚上,林肯总统在位于华盛顿西北区第10大街511号的福特剧院看戏剧《我们的美国兄弟》时,被演员布斯(John Wilkes Booth)行刺。这名演员潜入了没有守卫的总统包厢,在距离林肯不到两英尺的后方,用一把大口径手枪向总统的头部开枪。第二天凌晨,林肯总统去世。布斯在逃窜的途中,被警方击毙。

有意思的是,林肯在被刺前,曾连续三个晚上梦到自己被刺。他要求作战部长斯特顿派一名名为埃克特的陆军上校来保护自己。但斯特顿通知总统,埃克特早已在当晚安排了任务,后来只得委派一名叫布莱恩的军官作为总统当晚身边的警卫官——这位军官在布斯行刺时不知所踪。奇怪的是,当晚埃克特其实并无任务。到底林肯被刺的真相为何?凶手受谁的指使?林肯的预感到底有何依据?今天已经无从得知了。能够知道的是,林肯被刺后,卡朋特便一直没有更好的作品产生。大概是因为他长年以来,已经习惯于观察这个人,并将其落于纸上吧。

“他说,他有一个梦想”

林肯去世后五十年,他的纪念堂破土动工。这座纪念堂位于国家大草坪西端,碧波如染的波托马克河东岸,与东端的国会大厦遥遥相望,是一座用通体洁白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腊神殿式纪念堂。在这里保存着美国最不朽的雕像之一。同时,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和他第二次就职演讲词也刻在大理石墙上。馆内36条圆柱代表林肯总统逝世时美国所划分的36个州。沿着纪念馆的阶梯往上走,绕过林肯雕像背面,你所能看到的就是美国国会大厦和华盛顿纪念塔的壮观景色。就是在这里,在林肯纪念堂的台阶上,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面对二十五万人,发表了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他在演讲一开始说:“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即美国第16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然而100年后,黑人依然没有得到自由,黑人依然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生活……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所有人——不论白人还是黑人——都享有不可让渡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

遗憾的是,五年后,马丁·路德·金同样死于暗杀者之手。他的雕像被竖立在国家广场。近年来,有新的解密档案表明,就在他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第二年,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专门给他写信,声称掌握了他的婚外情丑闻,并用侮辱性语言威逼他自杀。同时寄出的,还有一个录着“丑事”的录音带。这封信件敦促金在34天内结束生命——这个日期是他赴瑞典领取诺贝尔和平奖的日子。不过,当这封信既没能阻止马丁·路德·金领奖,又没能逼他自杀。据说,这次威吓出自于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之手。

埃德加·胡佛毕业于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他24岁被任命为“一个全新调查机构”的创始人时,向总检察长请求,所有聘任的特工都必须接受过高等教育。当时的刑侦人员还未建立起保存证据的自觉。是自胡佛开始,刑侦人员方建立起对于传单纸片、指纹痕迹和笔迹样本的足够重视。胡佛成立的犯罪证据检测实验室,由笔迹专家、木材样品识别专家来协助破案。这一实验室成为了FBI的常设机构,直至今日仍然通过无数犯罪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揪出自以为能逍遥法外的真凶。

在胡佛的领导下,联邦调查局以高效实干的作风四处出击,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与许多犯罪团伙和敌对势力战斗不止。30年代初,中西部地区银行抢劫案件频发。犯罪团伙往往是由当地农民和群氓组成的,他们凭借着火力优势,得手之后迅速跨州逃窜。各州警力对他们无计可施。特别是一个名为约翰·迪林杰的劫匪头目,不但以抢劫银行、越狱和逃脱警察追捕行为而出名,还四处宣扬“银行让农民破产,抢劫银行是正义之举”的言论,令各州政府头痛不已,终向华盛顿提出请求,请求联邦协助治理这些犯罪。

胡佛抓住机会,为联邦调查局争取到了对此类跨州案件的管辖权。经过多次清剿突袭行动,联邦调查局在付出几名特工的生命代价后,终于将迪林杰击毙于一家剧院门口。紧接着,埃尔文·卡皮斯和“机枪手”凯利等江洋大盗相继被调查局逮捕或射杀。当然,当这种力量被滥用时,又可能造成对公民权利的侵害——窃听马丁·路德·金并加以威胁,便是其中一例。但是无论如何,胡佛所建立的FBI帝国,和他为美国刑侦学科留下的财富,已经足以使其名垂史册。直至今日,当人们走过位于华盛顿西北区宾州大道935号的FBI总部时,还会心有余悸地想起那个权倾天下的特工之王——埃德加·胡佛。

編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猜你喜欢
麦迪逊伯里胡佛
巨石阵、埃夫伯里和相关遗迹群
大人们就爱操之过急
沙夫茨伯里道德情感主义思想探析
绚烂花车(环球360)
『拖延』来的成功
麦迪逊广场花园
大人们就爱操之过急
大人们未免都爱操之过急
名叫韦仁的杀人犯(一)
名叫韦仁的杀人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