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关注的重点,也是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就高中地理学科课程教学而言,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地理高考能力的考查已经从传统地理知识与技能获取、理解与应用,转化为综合分析能力、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这就需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以微专题教学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微专题进行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关键词】微专题 高中地理 地理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72-02
引言
地理微专题教学是以一个研究主题为核心,坚持“小切口、精研究”理念,围绕该研究主题,从最开始的地理理论知识概念出发,通过知识整合、问题串设计、实践拓展等教学方法与措施,进行教学深度与广度扩展。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组织开展微专题教学活动,对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实现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微专题
微专题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通常以某个知识点或思维方法为研究中心,从该知识点或思维防范“最初”的概念、定义、内涵、关系等处出发,对知识进行深度挖掘与不断拓展,并通过明确、清晰的主线进行相关问题的串联,实现由知识到问题的递进,从而让学生在微专题学习中获取知识、提升技能、掌握方法、强化学科素养[1]。
通常情况下,微专题教学具有灵活性、实用性、高效性等特征,即微专题在学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不受学科课程章节内容与形式的约束,而是依据课程课堂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可接受程度进行研究主题的确定。与此同时,微专题教学在课程教学各环节中均可得到有效应用,不受时间制约。此外,微专题教学中,可应用的教学措施、教学手段相对较多。例如,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问题教学情景设计,用以引导学生建立地理复习目标,实现原有知识体系的调动。并采用典型例题分析、问题串设计、创新题训练等方法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进行检验,强化学生学科思维,让学生在实践问题处理过程中实现举一反三。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通过科学应用微专题教学法激活课堂教学,实现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通过微专题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策略
(一)知识整合,提升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由微专题定义可知,微专题教学在知识整合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将散落的知识点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串联,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基于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微专题有助于帮助学生构筑科学、完善的知识体系,实现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强化[2]。例如,在高中地理复习中,教师以学生在日常考试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心,设计“问题”专题。即教师对
教学过程中经常讲到的知识点以及学生考试中出错频率较高的典型习题进行综合分析,探寻“常见常错”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以某一地理现象、地理要素为突破点,将地理现象、地理要素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使微专题的设计更具针对性、目的性,從而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综合分析,使其认知自身存在的知识认知障碍,了解错误形成根本原因,明确自身存在的思维缺陷,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
(二)彰显思想,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地理思想方法是基于地理学科教学内容与地理学科教学方法本质的一种提炼,在微专题教学中,采用思想方法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开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地理关系的理想认知,并在教师的示范与指导下,实现由理想认知向感性认知的转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例如,在学习“泾渭分明”现象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从“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综合分析”等地理要素入手构建思维导图,其中地理要素为思维导图主体,由主体所引发的问题、现象以及涉及到的知识、关系为思维导图分支,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泾渭分明”具有一定的掌握与了解,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基于“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学生对瑞士日内瓦罗讷河、阿尔沃河“泾渭分明”现象存在的差异性以及导致差异性形成的原因具有了充分了解;基于“综合分析”,学生对“泾渭分明”现象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具有了一定了解。
(三)设计问题,促进学生地理实践与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情景与问题设置,是微专题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策略。通常情况下,针对某一地理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情景设置,可有效激发与调动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并针对所设置的教学情景,进行问题串设计,将学习过程转化为“实践问题发现——提出——分析——解决”的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知识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在问题分析与解决过程中,实现地理实践与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同样以“泾渭分明”为例,以“泾渭分明”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为专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知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探寻治理措施,实现人地协调观念的树立。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地理微专题教学对促进地理教学知识整合利用,提升地理教学质量与地理教学水平具有积极影响作用。教师在明确认知地理教学目标,系统、全面掌握地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微专题设计,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可有效弥补传统地理教学存在的不足,实现学生主管能动性的有效调动,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诗吉,姚培泰.高中地理学术情境试题的命制与学生素养培养[J].中国考试,2018(05):71-77.
[2]袁文斌.高考改革背景下地理学科素养培养的实践探析[J].求知导刊,2015(21):32.
作者简介:
熊小萍(1985—)女,广西桂林人,本科,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职称:初级;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