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荣华等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住院的78例正常足月初次自然分娩产妇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9月-2016年3月,采用抛硬币方式随机分配78例产妇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等系统支持。参照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对两组产妇HAMD评分及产后抑郁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影响效果。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对抑郁改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评分表对两组产妇抑郁影响进行评价,观察组心理护理下可以显著改善产妇的抑郁症状,而对照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明显弱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初产妇产后抑郁中对抑郁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初产妇的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产后抑郁症状的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初产妇;产后抑郁;影响
分娩是自然生物学中的重要过程,然而人类的分娩过程往往易于发生无法预测的应激事件。由于初产妇在自然分娩结束后,自身在家庭及社会中的角色发生改变,因此对于不能适应这种状况的产妇往往引起产后情绪不稳定,随之形成产后抑郁,这种属于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产后抑郁发生的时间以产后两周为主,临床表现为睡眠不足、失眠多梦、精神不集中,常常感到身体疲乏、无力、烦躁、易怒、爱哭等症状,常常处于身边人群的敌视状态,严重威胁到初产妇的身心健康,严重情况下甚至对新生儿的情商、智商发育造成消极影响,带给家庭和社会一定的压力。现阶段产科临床研究者已经认识到产后抑郁对初产妇造成的危害,并且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及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不断改变,心理护理干预引起重视。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9月~2016年3月正常足月自然分娩的78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初产妇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住院的78例正常足月初次自然分娩产妇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9月~2016年3月,所有初产妇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修订的产后抑郁诊断标准。患者年龄在20岁3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443)岁,所有孕周均在37~42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7.62.4)周,所有初产妇经过临床诊断排除对意识不清醒,患有严重智能障碍、精神疾病或者阳性遗传史,以及产前妊高征、心脏病或者是其它内科并存病。采用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将78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及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在治疗一般資料上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和均衡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活动中,并签署知情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初产妇产前进行健康教育,常规检查体重、胎位、子宫高度、胎心率及测量腹围,告知产妇指标一切正常,减轻心理负担。对于生活护理及饮食护理方面进行科学指导,制定出发生异常情况的处理对策。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等系统支持,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2.1加强产后指导
初产妇经历过分娩的应激反应后身体处于极度紧张状态,由于担心哺乳新生儿及产褥期的不适应情况加大心理压力,精神状态会出现不稳定情况。作为护理人员应该主动采取措施帮助产妇减少产后的不适应症状,鼓励家属给予产妇及时的关怀、鼓励和安慰,帮助产妇度过产后的产褥期阶段。此外根据产妇自身的实际状况,比如文化程度及对健康教育知识接受程度等,转换立场,有针对性进行科学指导。对于产妇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由于初产妇没有生育经验,对于新生儿的照顾知识缺乏,因此针对产妇提出的问题做到耐心回答,细致解决,让产妇了解相关的知识。
1.2.2掌握心理护理动态
首先护理人员对于初产妇产后抑郁要采取正确对待态度,以建立良好和谐的信任关系。护士人员注意观察产妇的定向力、行为举止、思维变化及情绪转换多方面,在做好本职常规护理工作后还要注意保持产妇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中,给予产妇不良情绪的宣泄机会,通过沟通交流来倾听产妇的诉说及心理反应,并给予及时理解和反馈。由于初产妇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可在适当场合询问产妇是否知道催乳的方法,制定怎样的方案计划来解决心理诉求,如何更好地照顾新生儿等敏感问题,只有在她们脆弱的时候找到消极情绪的突破口才更加容易改善心理状态。产妇容易在产后陷入自己消极的情绪中宣泄不出来,护理人员每日给予定时有效沟通,主动向产妇倾心交谈,保持态度亲切语调缓慢,有耐心细心与产妇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注意重视使用亲情疗法,即鼓励家属、晚辈、朋友探视。
1.2.3加强家属的社会支持
做好丈夫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出产妇家属对于初产妇的支持作用,让家属了解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带给产妇的变化,为产后抑郁提供家庭支持。除此之外,对于产妇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维护和改善,增强家庭幸福指数,提高婚姻带来的满意度。对于产后抑郁症状严重的产妇,应该在医师的合理指导下给予对应药物治疗,服用舍曲林辅等心理治疗产后抑郁药品。从心理支持的角度逐渐化解初产妇的消极情绪,找到心理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以此为出发点得到身体的放松,在产前、产中、产后的护理干预过程,发挥出减轻产后抑郁发生的效果。
1.3疼痛、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对两组产妇HAMD评分及产后抑郁改善情况,对产妇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大标准,以下为具体分类:显效:抑郁症状明显改善,各项评分明显下降;有效:抑郁症状有所好转,抑郁量表评分基本缓解;无效:和治疗前相比较,抑郁症状甚至有向恶化的趋势转变。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将产妇的各项统计数据信息均导入SPSS 14.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用(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取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初产妇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发生抑郁3例,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出现抑郁9例,总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产后抑郁是一种非精神病性抑郁综合征,一般常见于产后2周左右。根据临床调查研究显示,产后抑郁的出现与母亲角色引起的压力、家庭生育观念有莫大的关系,在产后产褥期间缺少家庭温暖及朋友的关心。高度重视初产妇的心理问题及情绪状态,积极加强社会支持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预防及减少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重要资源。丈夫作为产妇的精神支撑,是造成产妇情绪的直接因素,做到生活无微不至及精神支持,能够有效减少产妇的负面情绪,合理改善抑郁状态。本文从心理支持的角度研究初产妇产后的抑郁症状具有积极作用,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初产妇的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产后抑郁症状的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