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改善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2018-08-10 06:30蓝晓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蓝晓东

【摘 要】初中历史这门学科,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它们造成的深远影响,它对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学生保家卫国的意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初中历史,可以让学生总结历史事件的得与失,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将学生塑造成一位志向远大的新时代青年。为了更好的开展历史科目教学,教师要深刻理解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巩固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带领学生认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让学生感知历史的厚度,并以史为鉴,培养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进取创新的观念,从而成为一名综合素养发展均衡的新时代学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40-01

历史知识记载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曾经经历过的重大事件,对于一国的人民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习历史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祖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重要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可以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增长自己的见识。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历史,树立自己宏远的抱负,在将来为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出色的完成时代交付给自己的任务,而不会碌碌无为、虚度光阴,浪费自己的青春。

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习历史能让学生深刻的反省自己,看到自身的不足,这样才能找到改正的方向。但是,反观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似乎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学生们没有端正对待历史的态度,也不甚明白历史教训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也不能体会那些历史亲历者的心理状态。还有一些思想比较叛逆的学生,对于那些比较惨烈的历史事实麻木不仁,不能体会革命先烈为了后代发展所作出的牺牲,甚至还会有不屑的心理。这些情况,显然不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初衷,归根结底,问题到底是出在学生身上还是老师身上呢?客观的看,不能贸然的把责任归于任何一方。教师会出现教学方法落后的情况,学生也会有思想态度不端正的时候。从教学实际来看,部分教师在教授初中历史时,会有照本宣科的行为,并没有将历史事件与当今生活联系起来讲解。而初中学生作为年轻、朝气蓬勃的新青年,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历史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一丝陌生的,自然提不起初中生的兴趣。但是作为历史教师,就要努力改善这一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历史学习中。那么具体来说,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改善初中历史教学效果呢?

一、教师要严于律己,矢志钻研,提升业务能力

教师必须有持续学习和不断提升的观念,这样才能更好的胜任教学工作。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负责,而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前提是自身的文化底蕴要深厚,做到厚积薄发。教师只有自己知识丰富,才能让学生信服,从而教好本学科。教学历史,不提倡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结合现代社会的时事热点,让学生以史为鉴,着眼未来,培养学生超前的眼光和意识,成为21世纪的新型人才。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打造与时俱进的课堂教育,充分发掘历史学科教育的规律,并结合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创建新型课堂;不断研究新的教学理念,让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从而高标准的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不断接收新的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种类,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运用,努力成为一名历史知识丰富,讲课风趣,受學生欢迎的老师。教师只有严于律己,不断钻研,并结合实际的教学反馈,不断修正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锻炼思考能力

学习历史知识重在领会、理解、掌握和运用,不能单纯的去记这些历史事件。教师要在课堂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不断增长自身的见识。要做好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带领学生了解各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意义,而不是强行记住这些事件,后者的做法没有任何意义。所谓教学,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具备自我学习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自己去理解知识的习惯,这样才能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完全掌握各个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不是零散的去记忆单个知识点。

例如:当学习到日本的明治维新相关知识点时,可以把中国的戊戌变法拿来与之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让学生了解明治维新对日本改革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认识到戊戌变法的局限性。另外,还可以就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成功,中国的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进行讨论,分析这两场改革运动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每讲一个知识点,如果有同类型或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就可以拿来一起比较和分析,弄清问题的本质,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这样学生才能把多个知识点联系起来理解和记忆,进而加强学习的效率。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让学生自由议论的方式,就尚不理解的问题,展开公开讨论,集思广益,发动所有学生一起合作来解决问题,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把重难点历史知识提出来,让学生积极思考,互相交流看法,在集体讨论中解决问题;讨论如果进行的不是很流畅,教师可以稍加提示,帮学生拨开迷雾,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在开展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观察讨论的进度,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去寻求多种可能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入新鲜的事物和观点,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推动课堂教学的进行。所以,在教学中,要利用好自由议论的方法,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历史知识。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重大,教师要改善低效的教学现状,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J].教书育人,2017(4):55-55.

[2]赵叶平.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J].教育,2017(1):00091-00091.

[3]郑仙美.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2).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历史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