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艺术技巧探究

2018-08-10 10:47余小燕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教学

余小燕

【摘要】音乐作为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容,反映了人类现实生活的情感状态。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高中音乐课程作为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帮助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当前的音乐教学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我们有必要对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艺术技巧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音乐 教育教学 技巧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279-01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今这样一个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音乐教育在促进人文的发展和推动社会素质进步方面,更加突出它所具有的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成为每个高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重要发展基础。

一、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习能力

学校要重视音乐课,合理按时安排课时,提高音乐课堂效率。首先要避免占课,换课的现象,充分发挥音乐课的作用,教师需把握好上课时间,实现高效课堂,让学生真正对音乐先感兴趣进而学到知识与技能,教学方式也应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音乐之美,感知音乐美,从而喜欢上音乐这门课程。高中音乐课程的导入需跟随时代发展进行更新。例如,可以播放一些与音乐有关的热门视频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当然内容应积极向上,如果有时间和资金可以带学生定期参加一些音乐展览会。如果课程紧张,可以在课余时间召开专题音乐班会,交流鉴赏心得。也可以组织与美术、书法等艺术课一起上课,穿插教学,互相借鉴,拓宽知识面[1]。

二、激发学习兴趣,鼓励自主探究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动力之一,教学中要注意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状态,采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多参与自主探究学习。例如在歌唱知识方面的学习,要使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训练,在练声与歌唱的中间加入一些高音与节奏的知识技巧,配合游戏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如:可先听高音1、5、3、6,然后就这些音以一小节编出不同类型的节奏型,先让学生打出每一小节的节奏型,再跟着节奏打拍子,最后加入音高部分一起唱出来。这样就减缓了练唱与歌唱之间的紧张情绪,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扩展到音乐的其他领域。鼓励自主创编,学校应适量舉办各种类型的歌唱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音乐表演才能的平台。如果是一些少数民族聚集的学校,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民间,组织学生进行采风和学唱民歌。更深层次的体验音乐的美,从而爱上音乐[2]。

三、转变课堂模式,创造良好氛围

音乐课的上课形式与时间较文化课可相对活跃些,比如采用课外实践的方式进行授课,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良好氛围。

教师应注意根据课堂内容调整上课时间,时间可长可短,主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高效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学生更轻松地去感受去学习音乐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之前传统的音乐课,你教我唱,你唱我听,不利于学生与老师进行及时的交流,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及课堂问题的改正。把学生分成小组上课,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助,相互纠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其实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让学生自己感知,教师做好适时引导,点评建议。更能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对音乐的热情,更有利于创设一个既活跃又高效的音乐课堂。

教学中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些音乐游戏,边唱边跳,边弹边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一个舞台,使学生尽情展现自己。学生通过观看表演与思考,自主解决课堂问题,既有兴趣又有乐趣。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否认学生喜欢的流行乐,让学生带着感情欣赏音乐,抓住音乐有趣的地方,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一堂音乐课时先让学生了解剧情背景,拓展一些课外知识,有利于开阔学生眼界,更深层次的感知音乐的魅力。

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培养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我们在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要为具有音乐特长、对音乐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特的想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作,音乐是体验的艺术,对音乐作品的体验也会因个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进行针对教学,让学生潜能得到发挥[3]。

五、弘扬民族音乐,倡导创新精神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各民族存在着文化差异,可以将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生活的优秀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既贴近社会生活,又结合传统音乐文化,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创新对民族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音乐也需要与时俱进,也需要创新人才。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结合当代优秀作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正能量的创作,发挥奇思妙想表达自己独特的音乐见解。例如石阡中学就结合当地仡佬族文化,创造了《仡佬族蹦蹦鼓》,形式与内容都能激活课堂,吸引学生参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让学生慢慢爱上音乐。总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不断钻研探索,思考高效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将这些新的方法加以应用,由此才能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情感,让学生身临其境,有效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对音乐的热爱,真正将生活、艺术有效连接起来。

参考文献:

[1]王艳.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创新与实践探析[J].速读(下旬),2014(7).

[2]阮享梅.浅析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J].新课程·中旬,2015(12).

[3]王冰凌.谈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国传统音乐”部分的教学策略[J].职业技术,2012(03).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教育教学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