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扎尔·艾赛提
1.1研究背景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机遇,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来推动力。高校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应承担为各产业提供复合型人才的责任。今年党的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并指明加快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报告中还强调了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在教学理念、师资、生源、科研等方面要有国际视野,在培养人才方面要全方位服务国家战略。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进程中高校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任务。
随着大学生自主创新的不断升温,大学生创新创业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并在高校积极倡导开展大学生双创教育,其影响收到了社会和企业的高度认可。根据教育部2010 年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家将全面统筹部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全国各高校要以育“双创人才”为目标,积极优化升级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多元化路径,引进社会资源,切实推进大学生双创教育工作。全国各地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对“双创人才”培养的需求并积极推动了双创教育的全面贯彻。目前、双创教育进程比较缓慢未实现教学,实践,科研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双创教育仍然停留在参加竞赛等初级层面上,并未提出成型完整的双创型人才培养路径。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高校雙创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2.1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1)双创教育人才培养路径
国外高校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路径。Merrill Harmin (2002)在《教学的革命》著作中解释了美国的双创教育模式:聚焦模式是指学生经过严格的筛选,在教学内容上呈现出高度系统化及专业化的特征。全校性的创业教育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的创业活动及创业课程,以不同知识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及创业意识。MIT 模式强调课内和课外两方面学习的重要性,并注重两者的融合。从本科生刚入学时就给本科生提供科研工作机会,学生可从事众多交叉学科和综合发展学科的课题研究,包括参加老师的课题研究,或自己设计课题邀请导师做顾问。廷伯莱克模式强调让教室环境及气氛保持平衡的状态,允许学生从事独立自主学习;东京大学模式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弹性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意识比赛,成立高新技术教育中心,作为学生实习,教师研究进修及培养能力的平台。
在国内、西安外事学院于 2009 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创业学院并开展了双创教育。马慧敏(2012)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角度出发,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王占仁在(2012)构建了“广谱式”教育模式,这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李浩然(2013)从个案出发,以燕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例,规划了“学习、竞赛、研究、实践”四位一体的双创人才培养新路径。高文兵(2015)提到,要重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创业与社会资源的整合,推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可以有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多维联合,进一步深化创业教育与创业指导服务。降雪辉(2015)提出高校要构建“立体式”的、基于“泛在学习”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要积极开双创教育的慕课和微课程,并积极开展创客教育。刘俊贤等(2016)提出“双课堂”相结合模式是指将创业教育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开展创业教育。此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对创业意识的培养以及创业知识体系的构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从国内外文献可以看出,国外双创教育历史悠久,教育机制模型多样化,与国外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相比较,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双创型人才的培养缺乏科学的培养路径。因此、本文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作为研究背景提出高校双创型才的培养路径。
3.1 高校双创型才培养路径研究分析
(1)转变教育理念,建立教学实践一体化培养路径
高校传统教育中以教师讲课为主导而这种教育理念不符合人才市场对双创型人才的需求。双创型人才培养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培养双创型才时要有机结合课堂理论内容和课外实践内容。首先、高校双创教育需要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并设立教学体系和实践训练环节。其次、双创教学体系应系统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基于双创型人才的特征,高校需要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双创理论教学、模拟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校、社会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创造能力。
(2)建立“双创型”专业教师队伍并完善基础设施
双创型专业教学团队在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及提供与之相匹配的科学教学方法和实现培养目标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团队应有学校、企业、社会三个层面构成。按照教学计划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授课。教学队伍不仅要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要强化学生的学科基础;其次是要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双创型专业教师团队需要设立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结构并提高综合素质。在基础设施设置方面、高校要提供优质现代化的双创教学环境、购进科技类公司研发的软件,通过模拟公司经营模式给学生提供模拟创业的环境。专业教师团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创业类商业大赛,这类比赛旨在使学生将课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利用理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高校应整合自身、社会、企业三方面的资源来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给学生和企业提供双向选择的机会。通过建立实践平台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校外实习机会,在过程中学生将自己在学校中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双创型人才是国家产业转型的重要举措,双创教育迎合了经济发展、战略对策的需要,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大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培养双创型人才需要学生以及高校、政府、企业等相关单位的配合协调进行。优秀的双创型人才将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因此、高校应做出合理的教育计划,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培养方案中,竭尽全力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双创实践平台,制定高效地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深入研究以培养更加全面、不断向社会输出优秀的双创型专业人才并逐步在实践中完善巩固双创型人才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1]张雯欣. 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 科教文汇, 2013(28):183-184.
[2]周茂军, 杨新策, 马沁怡,等.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科教文汇,2016(21):27-28.
[3]张士华.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4, 27(12):34-35.
[4]高妍, 靳宝全, 张红娟.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15):37-39.
[5]马慧敏.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位一体培养体系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36):14-16.
[6]降雪辉.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2):54-56.
[7]许蔚萍.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献分析的视角[J]. 阅江学刊, 2016, 8(5):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