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菊 阳德华
【摘要】对我国农村留守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有利于了解其亲社会行为水平,从而去探寻影响因素,为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推动农村留守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更好地达到我国素质教育的目的。笔者借助亲社会行为问卷法对四川省三市的318名幼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总体状况不太乐观,其亲社会行为水平低于非留守幼儿,且在合作、助人、分享、安慰等具体的维度上,留守幼儿的发展状况也低于非留守幼儿。
【关键词】农村 留守幼儿 亲社会行为
【基金项目】四川省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7年科研项目“南充市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促进研究”。(课题编号:NC2017C022。)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253-02
引言
亲社会行为主要指符合社会期望、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行为。如合作、助人、分享、安慰等,是个体顺利社会化的重要内容。[1]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利于其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是其成功社会化的重要指标。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阶段,是培养其亲社会行为的关键期。[2]这一时期对幼儿合作、助人、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有利于幼儿和他人发展正常的社会交往,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学会正确处理分歧和矛盾,从而健康地成长,并为其将来个性的完善和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础。农村留守幼儿由于其特殊的成长环境,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关怀,导致其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不足,亲社会行为发展较为欠缺。因此,很有必要對我国农村留守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进行研究。但纵观已有的研究发现,学者们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3]、发展特点等[4]等方面,理论阐述较多,实证研究较少。且研究对象主要为青少年以上的个体,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较少,更缺乏针对农村留守幼儿这一特殊群体的亲社会行为的实证研究。为此,本研究旨在调查我国农村留守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现状,探寻影响其亲社会行为水平的因素,为农村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出建议。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从四川省南充市、达州市及广安市三个地区的5所农村幼儿园中随机抽取318名幼儿作为被试,由班上的教师填写问卷,共发放318份问卷,剔除18份无效问卷,最终有效问卷300份。其中留守幼儿183名,非留守幼儿117名。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参考程赟编制的《亲社会行为与问题行为问卷》(教师版),将其中的亲社会问卷作为研究工具,该工具从助人、合作、分享和安慰四个维度来考察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共计24个题目,主要采用五点等级计分,得分越高,代表该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越高。该问卷信效度较好。[5]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管理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农村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状况
为了解农村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总体情况,笔者以统计学的四分位数将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问卷的总得分分为三组,其中得数在25%以下(即得分为48分以下者)为低分组,得分在25%-75%之间(即得分在48-96分者)为中等组,分数在75%以上(即得分在96分以上者)为高分组。计算出各分数段所占百分比,具体结果见表1:
从表1的数据可知,在本次调查的183名留守幼儿中,亲社会行为得分居于低分组的人数为44人,占被调查者的24%;其得分处于中等组者有119人,占65%;亲社会行为得分在高分组的留守幼儿较少,只占了11%。这表明,农村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总体得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考虑到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构成内容,笔者从合作、助人、分享和安慰四个维度对这183名农村留守幼儿的得分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见表2:
表2的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幼儿在合作上得分最高,其次为助人、分享、安慰。这一结果在笔者实际的观察中得到了一致的答案,即农村留守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发生合作的次数最多,其次是助人行为,安慰行为较少。
(二)农村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比较
为进一步揭示农村留守幼儿的总体及不同维度方面的发展状况,笔者对农村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进行了T检验,具体结果见表3:
从亲社会行为的总分及各个维度来看,农村留守幼儿的得分均低于非留守幼儿的得分,且它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由此可以看出,非留守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比留守幼儿发展更好一些。
三、讨论
首先,本研究发现,在亲社会行为的总体情况上,农村留守幼儿的总体得分明显低于非留守幼儿的总分。这说明,相对非留守幼儿来说,留守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更低。且得分的四分位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水平较高者仅为11%,这一发现和李慧芳的研究结果一致。[6]其次,在亲社会行为的不同维度上,农村留守幼儿的得分也均低于非留守幼儿的得分,这说明,农村留守幼儿的助人、合作、安慰和分享行为发展较非留守幼儿差,这一发现和史爱华的测试结果一致。[7]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1.家庭关爱不足,亲子关系失调。农村留守幼儿缺少父母的关心和引导,自我安全感不足,且较少懂得体谅他人的情绪和感受。加上父母和幼儿平时交流少,亲子关系淡薄,父母出于对孩子的亏欠,更多地从物质上去满足幼儿,忽略了对孩子内心情感的满足和教育,这也使得幼儿只顾单向接受而不知回报和帮助,对他人和社会淡漠少情。2.父母榜样作用缺失。班杜拉提出,榜样学习是幼儿学习社会行为的重要方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相比非留守幼儿,农村留守幼儿和父母聚少离多,父母言传身教的作用难以发挥,留守幼儿难以从父母身上学会良好的社会行为和习惯。3.隔代教养不当。农村留守幼儿主要是由在农村的祖父母照料,他们自身文化水平低,不能为留守幼儿提供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行为指导,只在乎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忽略了幼儿的内心情感和社会性交往的需要,对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缺少关注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