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和策略

2018-08-10 10:47李方桃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幼儿策略

李方桃

【摘要】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形成也有一个最佳期,比如:3岁是对儿童进行解扣纽扣训练的最佳期,5岁是儿童形成使用筷子习惯的最佳期等。因此,作为老师和父母,应该抓住幼儿的关键期,根据幼儿成熟的机能适时进行某种品德或某个习惯的培养和训练,及时进行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

【关键词】幼儿 行为习惯 方法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249-02

学前期是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其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帮助引导幼儿形成有益于其终身发展的习惯,是我们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在关键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遵循科学的原则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按照他们的认知特点进行,具体可遵循以下5个基本原则: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欧美著名家庭教育家认为: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生活中的“第一次”,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而事实上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中没有抓住“第一次”教育契机,放过了最重要的时间点,不但没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请牢记:只有不轻易放弃“第一次”的教育,才会杜绝以后的第二次,第三次……

2.激励方法要适时、适当

如果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时,家长可适当采取一点儿惩罚措施,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触动,明白不良习惯的危害,从而改掉不良习惯。另外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但鼓励和表扬应该适时适度,这样才能达到鼓励和表扬的预期目的。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以及幼儿的发展状况适时适度的加以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3.发挥成人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则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在幼儿园,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十分重要。比如: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不乱扔纸屑、说话时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答应幼儿的事情都能做到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模仿学习。长期坚持下去,孩子便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要有默契的合作,家园一致

成人对孩子的要求必须一致。成人之间态度的不一致极大地阻碍着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大人之间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讨论,通过商谈寻求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在很多家庭中存在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溺爱孩子,有时会出现与父母的要求相悖,从而给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带来了很多障碍。另外还应注意老师和家长之间的默契合作,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家长的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父母如果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习惯的。因此,教师要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积极与幼儿家长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双方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要比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难得多。父母应从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开始。对幼儿来说,情绪是行动的动力,孩子喜歡受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被批评、受指责,他们情感上会抵触,产生逆反心理。加上父母的冷眼、厌恶,甚至是打骂,会更加激起不良情绪,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甚至出现新的不良行为。因为不良的行为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觉,必须克制自己的需求,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如果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以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持之以恒,孩子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坚持上述基本原则外,还应该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1.针对孩子个性,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注意根据每个幼儿的个性和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家庭教育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可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2.开展多种活动,形成家园合力

要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建立起家庭、幼儿园联合一致的教育网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进行系统的幼儿教育理论学习;也可通过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形式,让家长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帮助家长自觉、积极地参与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

3.尊重儿童的权利,让孩子充分地参与

在儿童的习惯养成过程当中,一定要保证他们的自主权利,不能只是大人在研究习惯,大人在定规范,强迫孩子去做、去执行,这就很可怕。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儿童是主人,我们就是要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就应该让孩子觉得:这是我盼望的,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孩子,我才可以多交朋友。这才是正面的积极的引导。

4.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我们常常注重幼儿学会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培养友爱、勇敢、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品德行为等方面的一系列教育行为,却忽视了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自信心。自信心强的幼儿能主动参加各种活动,积极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尝试。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的核心,是促使孩子实现愿望和理想的动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往往离不开成人对幼儿的信任,信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滋补品”。信任既来自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又取决于教师对孩子行为的认可。对幼儿来说,只有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自信心。孩子只有充满信心,他们才会信心百倍地面对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

总之,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老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对他们进行一点一滴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幼儿不断进步,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其将来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实现与社会的良好互动。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李季湄、肖湘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教师与儿童发展》庞丽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杨丽珠、吴文菊,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幼儿教育心理学》潘日文、侯桂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幼儿策略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