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杨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传统的只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转变为既重视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这个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本文提出了建立学生“信息账户”这一评价方式,首先阐述了“信息账户”的研究背景、概念界定和建立意义,然后重点介绍了“信息账户”的具体内容与操作以及利用“信息账户”进行教学评价的方法,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成果全程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关鍵词】“信息账户”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099-02
一、研究背景
课标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在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形式开始有所改进。例如,有些教师对单元质量检测或其中期末检测进行了改革,在操作试题中增加了不少探究性内容;有些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演示性评价等。然而,这样的改进却仍然是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主的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依然是单纯由教师的判断来决定的,以致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得到全方面、系统而又客观的评价。
如何做到既能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能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呢,使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真正能促进信息技术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呢?为此,本文提出为学生建立“信息账户”,全程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并由学生自己、同学、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评价,通过阶段性评价、交流、展示的方式,促进学生不断努力,不断进步,达到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最终实现课程宗旨。
二、概念界定
本文所说的“信息账户”是指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每个学生自行建立的一个信息技术学习文件夹,它将学生在一个学期学习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学习内容和成果收集起来,包括了学生课内的学习内容、课外的探究活动、课外搜集的信息技术学习资料等。“信息账户”既是对学生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展现,更是对学生学业的全面评价。通过定时总结、交流、展示的方式,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修正、改进,使其各方面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到学期结束时,教师利用“信息账户”收集的学生一学期以来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对学生的学业情况作出更全面、更准确的总结性评价。
三、建立“信息账户”的意义
“信息账户”是对学生整个学期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内容和成果的记录,它反映了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和学习成果。利用“信息账户”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能力的发展。同时,“信息账户”的建立也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的快慢、大小做出较为恰当的判断,从而帮助学生制订进一步发展的计划,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情况作出科学、全面、准确的评价。
四、“信息账户”的内容及操作方法
“信息账户”是对学生一学期以来整体学习情况的反映,包含的内容要求详细、全面、丰富,主要分为课内信息类、课外信息类和检测类三大块内容,下面对”信息账户”内容及操作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1.课内文件类
课内信息类主要收录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探究活动方案及探究活动记录单。
(1)课堂表现记录表
课堂表现记录表是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情况,包括听课情况、发言情况、实际操作情况、小组合作情况。具体以争“★”的形式进行,教师为每个学生准备课堂表现记录表,每节课中评出认真听课星、积极发言星、实践操作星各两颗,小组合作星一组,课后由得星学生自行贴到课堂表现记录表上相应位置。课堂表现的记录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整体把握,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是对新课标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理念的贯彻。
(2)探究活动方案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人以探究式教学为主,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首先从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开始,所以活动方案的评价必不可少。活动方案表格由教师在课前准备,学生人手一份,学生以填表的形式设计方案。如六年级上册第四课《表格的妙用》中探究活动方案设计表。
(3)探究活动记录单
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仅体现在活动方案设计和实践操作能力上,还体现在探究成果上。探究活动记录单是对学生探究活动中的各环节操作方法以及探究成果的记录,它是评价学生探究能力的主要依据之一。所以探究活动记录单的收录也是“信息账户”的重要部分。课内探究活动记录单也是由教师设计准备的,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八课《小小通讯录》中名片设计是否合理情况表。
2.课外文件类
课外文件类主要收录两类文件,一是课外探究活动方面,包括学生在课后进行探究活动的方案设计、探究结果记录单等;二是资料搜集方面,包括学生在课前为上课作准备而搜集的相关资料和学生自己喜爱的信息技术学习资料。
(1)课外探究活动
课外探究活动是课内探究活动的拓展延伸,也是对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巩固和应用的过程。要注意的是,课外探究活动教师很难做到亲自指导,所以在进行课外探究活动前,教师要先进行活动前的指导工作。首先要做好安全活动指导,比如电脑电源的插拔、机箱带电情况的判断与防护等。其次要做好探究活动的指导,对于比较容易的探究活动可以由学生自行设计探究活动方案,进行探究活动并记录好探究结果。对于较复杂的探究活动,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探究活动方案表格如表二和探究结果记录单如表三。
(2)资料搜索类
搜集资料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和方式。资料搜索分为指定资料搜索和兴趣资料搜索两类。
1)指定资料搜索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时候需要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奥运知识知多少》前,就需要学生搜集关于奥运的资料。教师在教学这一课前就要布置资料搜索的任务,用于课堂讨论,课后教师要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的价值性及时地进行评价批注,然后由学生自行整理收录到“信息账户”中。
2)兴趣资料搜索
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是无止境的,教材所涉及的信息技术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是各不相同的,课外的信息技术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相关课外知识,并对所学知识整理摘录。或者由学生们一起合作研究他们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再将研究内容整理摘录。兴趣资料每周整理收录一次,存入“信息账户”。
3.书面检测类
书面检测虽然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情况,但它评价效率高、范围广、客观性强等优点也是不可忽略的。所以书面检测资料也是“信息账户”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面检测资料主要由教师自己设计的“课堂知识回顾”、期中测试书面部分和期末测试书面部分组成。
五、“信息账户”的评价
“信息账户”的建立是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促使学生不断改进信息技术学习方法,获得进步。实行“信息账户”的评价机制首先要让评价对象了解整个评价过程和方法。
“信息账户”的评价主要分为即时评价、每周评价、单元评价、期中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评价五种形式,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家长和教师。下面具体阐述这几种”信息账户”的评价方法。
1.即时评价
即时评价是指在一节课或一个探究活动结束时,直接给予评价的方式。即时评价主要由教师和家长配合执行(家长主要针对学生课外探究活动的情感态度作出客观评价),内容包括课堂表现、课内外探究活动方案设计和活动记录单;“课堂知识回顾”批改;期中、期末检测卷的批改。即时评价的内容其实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它是单元评价、期中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评价的基础和材料依据。
2.单元评价
单元评价是指在一个单元教学内容结束后进行的阶段性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收录在“信息账户”中一个单元学习过程中的各项内容和成果进行总结性评价。单元评价的主体由学生本人、小组成员和教师组成,首先由学生自评,然后小组讨论互评,最后由教师作出评价。评价内容总共为五项:以一单元为周期的课堂表现阶段性评价;课内探究活动的阶段性评价;课外探究活动的阶段性评价;资料搜集的阶段性评价和课堂知识回顾的阶段性评价。各评价内容的等级根据教师给出的每份文件的“即时评价”和“每周评价”情况评定为优秀、良好或及格。综合评价的等级也分为优秀(三项内容及以上被评为优秀)、良好(三项内容及以上被评为良好或优秀)和及格(三项内容及以上被评为及格)。
单元评价的目的除了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还要求学生交流讨论本阶段的学习体会和心得,然后将优秀的“信息账户”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评价、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3.期中评价
期中评价是在期中测试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的中期评价。具体评价内容是在单元评价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项期中测试卷的评价,评价主体增加一项家长评价。家长评价可放在期中考后以问卷形式进行。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信息账户”中的各项内容情况作出参考性评价。具体评价方法由于评价内容的增加而有所变动:对于各项评价内容的等级评定方法,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与“单元评价”中的评价方法相同,教师评价要结合家长评价进行;对于综合评价的等级评定改为优秀(四项内容及以上为评优秀)、良好(四项内容及以上被评为良好或优秀)和及格(四项内容及以上被评为及格)。期中评价结束后也要进行交流和展示,以促进学生学习。
4.期末终结性评价
期末终结性评价是针对学生整个学期学习过程与成果的全面性评价。期末终结性评价是根据学生“单元评价”中的“单元终评”和“期中评价”中的“期中终评”结果而评定。具体评价内容为四次单元终评和一次期中终评,共五项,其中三项及以上被评为优秀的学生期末终结性评价为优秀,其中三项及以上被评为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期末终结性评价为良好,其中三项及以上被评为及格的学生期末终结性评价为及格。
期末终结性评价结束后,举行总结班会,其目的是表彰优秀”信息账户”的建立者,并展示每位学生的”信息账户”,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成功的舞台,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最终实现课程宗旨。
六、结论
“信息账户”记录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与成果,利用“信息账户”对学生学业进行信息技术评价,既关注了学生学习结果,更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和评价时机全程化目标。”信息账户”评价既利于教学的改进,也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每位学生的信息技術素养,这是值得探索和推进的教学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董奇.有效的学生评价[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慕稚等.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教育信息技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