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实验稿课标的基础上,对小学各段学生的表达交流要素做出了具体的要求。科学课堂上,定下课堂发言的规矩,尽可能运用发言技巧,不同的课堂环节使用不同的表达范例,体现课程的性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课程目标。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规矩 技巧 规范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049-02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实验稿课标的基础上,直接将基本理念修订为4个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中在“科学探究学段目标”中“表达交流”要素要求:低段:在教师指导下,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中段: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高段:能基于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
不同的课堂环节使用不同的表达范例
一、实验设计阶段
1.进行假设或推测时,可以这样说:我觉得可能会是这样的……,因为……,所以我这样推测;
我的假设是……,因为……所以我这样假设。将假设或推测的根据说出来这样才能使你的想法更加清楚。
2.发表实验方案设计时,可以这样说:我认为应该这样设计……
我们研究的问题是……
我们要准备这些材料……
我们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我們要保证不变的条件是……
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步……,1……,2……,3……
如果出现了……我们就认为……(引导学生考虑预设)
同学们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果你有图或者能够边演示边解释你的实验方案,你将会赢得更多的关注。
继续发言的同学可以这样说,我对这个方案还有一点建议或者补充……
我的设计与这位同学有所不同……
我认为可以这样做……
我认为这个方案可以这样改进……
我的方案与刚才的那位同学一样……,因为我觉得这个方案有这些优点……
可以使用“请注意”“这一点我和别人不一样……”
“我同意前面同学的方法、观点、设计……”等强调自己的发言。
二、师生研讨阶段
进行实验结果的交流汇报及研讨时,可以这样说:我的实验结果是……
我观察(发现)到了……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我认为……
我发现了一些特别的现象……可以配合实际效果展示。声情并茂,图文辅助,实验参与会使你的发言效果极佳。
继续发言可以说:我观察(实验)的现象(结果),与前面的汇报的同学有所不同,我观察(实验)的现象(结果)是……
我想对前面同学的汇报做一个补充……
我发现大都数同学都得出这样的结果……
我们得到的结果和大家不一样……可能是由于……造成的。
我们还需要验证……
我们觉得在实验过程遇到了一些问题……,请大家帮忙分析分析。
我们在进行交流时除了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收获,还可以谈一谈对于别人发言的看法,并提出建议,提醒同学们还需要继续验证的问题等等。如果你这样做了,会给其他同学带来新鲜感,会使你的发言有更多的听众,这些听众中将有已经发言过的同学,因为你向他们证明你注意听了,并且思考了。
如果想进行质疑可以这样说:对于这个方案(结果、结论)我有一个疑问……
你的汇报中……,不能说明你得到的结论,可以再解释一下吗?
我想请你把这一点……再说清楚一些吗?
为什么……现象与其他组得到的不同?
我们在研究中还需要验证……?
你提供的资料中我还有一点不明白的地方……?
它能说明……?
你可以再介绍一下吗?
当我们想质疑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实验方案设计是否符合对比实验的要求。2.实验方案是否可以操作,器材是否可以准备。3.取得的证据是否能够说明得到的结论。4.汇报是否呈现了所有的实验现象。5.还有没有需要验证的问题。6.如果是用资料来说明观点,资料是否能够充分说明发言人的想法,资料中是否有没说清楚的问题。7、我的研究与他人的研究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等等。
同时,小学科学课堂应当定下课堂交流沟通的规矩;小学科学课堂尽可能运用发言技巧;小学科学课堂还得强调发言要简洁明了说重点。规范有序的交流中,科学探究才能有效高效的进行,科学知识目标才能得以落实,科学态度才能养成。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2-15.
[2]赖菡,陈素云,高翔,林刚强.小学科学学科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3):86-89.
百度百科.参考文献:[3][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005872.htm,2016-5-18.
[4]欧士龙.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以科教版小学四年级教材内容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9):61-61.
作者简介:
洪春燕,女,1970年3月1日出生,籍贯福建省厦门市,工作单位,厦门市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