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迪
摘要:高校文明建设作为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关于做好“文明校园巡礼”集中宣传工作的通知》精神,分析高校不文明现象存在的成因,紧紧围绕六个角度全面创建文明高校之脊,推动高校和谐发展之花常开不败。
关键词:文明高校;成因;对策;和谐
高校文明作为各大高校重视的专题,在学校管理中已有较高的建树,学术界也有相应的研究,但高校不文明现象仍屡见不鲜,威胁到校园的长远发展。因此,全面推进高校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一、不文明现象成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绝对自由主义等上不良思想渗透各个高校;高校周边娱乐场所林立反映了高校文明的衰败;网络文化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暴力等现象。
(二)同辈群体的影响
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张扬,极易受到外界负面因素的影响;从众心理导致大学生不文明观念、行为容易在高校互相渗透和影响。
(三)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
“富养”、“放养”家庭的观念使90后的独生子女缺乏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一切以功利为导向,文明形同虚设。
(四)学校文明教育缺失
学校过分注重成绩与专业技能,忽视人文、道德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及心理、情绪的调适,部分教师教育态度恶劣与人才培养方式的缺陷导致师生素质良莠不齐,影响高校和谐健康发展。
二、推进高校文明建设的对策
(一)以“党委建设”为中心,引领高校文明建设。
发挥党委领导班子的核心引领作用:意识形态建设成常抓常管,层层落实;党风党纪建设从细节入手,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与干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成为全校师生的领军模范先锋。
突出学生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学生党支部开展“美化校园·爱护环境”志愿活动;搭建“文化藝术下乡”“失独家庭扶助”等创新支教平台,激发学生党员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落实养成教育:在宿舍、餐厅、教室时刻发挥着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规划高校文明发展蓝图,推动高校文明走战略化发展道路
以文明单位建设促文明校园发展,以文明校园发展推文明单位建设:细化相关标准,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争创高校文明单位、校内文明部门,表扬鼓励文明先进个人(参照综治项目评比模式)。
(三)三手抓三手都要硬,争当文明校园引领者和主力军。
党员同志要与时俱进,坚定从教为人民、为学生服务的理想信念;坚持学习与践行“苏区精神”、“红色精神”,为文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教师应增强其历史使命感与职业荣誉感,挖掘教育事业“工匠精神”、“铺路石精神”——最美教师评选;开展师德教育与标准化制度化管理,提升教师职业德素养;成立师资专业成长培训班,开展“教育教学能手”评选、“教师风采”大赛,组建较高专业水平、博闻强识的教师队伍。
大学生应树立崇高的理想与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处理好自我、自我与他人的、自我与集体关系。因此,生生、师生关系才能和谐稳定,学校才能长治久安,高校文明建设才能有根本的保证。
(四)以制度建设为依托,保障文明高校常态化运行
弘扬文明之风需要制度保障:以建设大学现代制度为最终目标,重点从行政管理、舆论宣传、学生管理三个方面改革并出台相关制度。
构建文明校园建设巡视机制,聚焦重点领域,不定期巡查;编制《舆情报告》,每月召开舆情研讨会,确保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宣传,定期制作橱窗、展板,开辟校园网、学校官方微信、《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专栏,建设网络文化监督室、开展网络文化技能节;在完善校纪校规的基础上,从思想道德、学纪学风、宿舍文化等方面制定出更为详细的学生行为规范和管理措施,强化学习、教育,严格管理。
(五)凭学校宣传资源优势,创新文明舆论之风
设置网络舆论宣传专项阵地、专门管理人员、专项经费;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实践活动中增加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训练,在名人事迹中加强道德情感体验:体会名人志士的爱国主义情感、艰苦奋斗的精神;创新文化艺术活动,信息社会的到来,要求文艺活动形式与载体与时俱进;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使教学内容更接地气,体现时代特色。
(六)以文化促文明,创特色文明品牌
制定高校文化建设年规划,统领各项工作;以“文明单位”、“文明校园”为高校文明建设蓝图,植根校训为核心的“校史文化”、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激活、拓展“家训文化”,提倡“志愿文化”,以文感人,以文化人,以文化“浸润”促文明,养成高校师生的归属感与人文情怀,为创特色文明品牌铺路导航。
三、结语
文明校园创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攻坚战,高校文明作为校园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工作中应更注重中心引领,顶层设计,全面彰显高校文明特色,造就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和谐文明高校。
参考文献:
[1]孙宏安.以苏区精神引领文明校园建设[J].理论视野,2018(3):31-33
[2]杨平.践行“六好”促建设,扎实做好文明校园创建[J].时代教育,2018(04):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