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2018-08-10 10:47谭仕兵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

谭仕兵

【摘要】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用于解决人们的实际需求,但我国目前存在着小学数学教学与不够贴近生活的现象。应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数学生活化,将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为培养新时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发展。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将数学思维融入生活、转变教学模式、建立生活化的学习环境等策略,从根本上将小学数学引入生活化教学道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小学 数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61-01

前言

随着新时代科技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的地位也逐渐上升,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朝着生活化的方向发展,避免出现因为应付考试而学习数学的教学方式,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此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目前我国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积极改进课堂教学和管理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数学的优势作用。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应用现状

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含义及优势

小學数学生活化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管理方法上要结合学生们的年龄状况、现实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来实现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将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并培养学生们主动学习数学、将数学思维应用到生活之中,以实现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的与生活结合,则能够让学生们走出课本知识,提高其对于数学的应用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积极探索的精神,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2.教学只注重书本内容

在我国目前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因为过于注重学生成绩而采取快速的提分方法:在教学中,将学习重点放在课本练习题的讲解上,忽视了数学教学之中对于生活化的要求。这种现象很普遍,这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实际生活中对于数学的应用能力还很低,只能照猫画虎的解决习题而应付考试,在同学们对于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也不高,数学学习索然无味。

在课后环节,教师会采取巩固练习的方式来加强学生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即布置许多家庭作业,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后习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们应试能力,但是该种教学方法无法促进其全面发展。

3.课堂学习环境不够贴近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采取举例的教学方式,但是那些例子往往是以一位成人的角度举的,对于小学生们来讲,他们对于社会的接触经验还不足,对于教师所举的例子还不能够很好的了解,对于题目的理解会产生多少的偏差,但也只能根据教师所教授的方法举一反三,实际的理解并不完善。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却并不好,小学生们对于课题的了解和教师的理解有些出入,在课堂学习之中,应该在此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积极引导学生将数学思维融入生活

数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所以在数学的学习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们将数学思维融入生活,用数学思维思考生活中的事件。日常生活之中其实隐含了许多数学元素,通过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与现实之中的数学元素相联系,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生活之中的难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知识应用能力,也能促进学生们积极思考,用更灵活的方式解决生活的难题。在教室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积极的方式,在讲解数学教材内容和习题的时候,列举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使得同学们联想到实际生活,真正地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们联系到日常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将数学思维融入生活。

2.转变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当前我国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在小学数学授课过程中,教授的内容也只是简单照搬课本知识内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该积极转变我国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最基本的就是从课堂环节入手改整,建设积极轻松的课堂环境,让同学们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发展。

也可以进行课堂作业评比,评选出班级内优秀作业,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们的认真程度,对于有多次被评为优秀家庭作业的同学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数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学科,需要自己去进行实践才能印象深刻,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们去动手实践,将学习到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使得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从根本上将生活化观念植入小学数学教学,提升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3.建立生活化的学习环境

在学习环境方面,就我国目前状况来看,教師施加的压力过大,使得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背负着过大的压力,而不是正常的积极主动去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建立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有一个贴近生活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多开展数学知识竞赛等比赛,不仅能够建立一个愉悦的数学学习环境,也能激发学生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发挥并提高同学们对于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小学生全面发展。

积极组织开展关于数学学习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运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提出贴近学生们生活的问题,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集体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再给予评价指导。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们的能力。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发挥指导作用,积极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目前我国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着极大优势,能够提升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们只懂书本不会实践的现象,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符合了我国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要求,相信通过教师和学生一定时期的努力定会取得不小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宋春香.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有效教学措施[J].教师,2015,09(83).

[2]林红梅.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1):38.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