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病人在中职学校《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18-08-10 10:30魏芳郑为华罗桂霞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护理学基础护理教学

魏芳 郑为华 罗桂霞

【摘要】目的:随着标准化病人在护理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其优势日益凸显,得到了广大护理学者的认可。本文对标准化病人的定义、背景、分类、选拔和培训方法进行综述,分析简易标准化病人在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标准化病人应用于护理教学中能提高护生的临床诊断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爱伤观念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 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292-01

一、SP概述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又称模拟病人、病人演员或病人指导者,指其经过精心设计的特别培训后,能恒定、精确、逼真地模拟特定案例框架下临床病人的病史、体格特征、心理社会和情感反应等要素,并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在专门设计的表格上记录并评估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或操作技能,并充当教师向学生提出反馈意见的人员。

1.SP的产生背景及种类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于1963年由Howard Barrows博士在心理教学中首次应用SP训练学生问诊、查体,并由SP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此后,SP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媒介,开始逐步进入医学教学领域,被广泛用于医学教学。20世纪90年代初,基于SP的临床技能表现评价被纳入美国的执业医师考试中。

(1)SP产生的背景

SP作为医学界的一种新生资源,其产生有一定的社会原因[1]主要有:①随着法律意识的普及,患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医疗事故投诉事件逐年增加,病人满意度和对治疗的依从性逐年下降,给临床护理带教带来了很大阻力。②护理理念的转变: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向“以病人为中心”。③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纸笔或计算机考试已经不能够满足护理人才的培养和评估,护生面对的不仅是疾病,而是有感情、有思想的社会人。

(2)SP的种类

目前我国医学使用的SP中,主要包括3种(1)简易SP(simple standardized patient,SSP)指学生SP(student as standardized patient,SSP)、教师SP(teacher standardized patient,TSP)

(3)职业SP

SSP是指由在校医学生(护理学生)经培训考核后来扮演患者。职业SP是指由从事非医疗职业SP则是由从事非医疗工作的正常人或患者,在经过培训考核后扮演患者。,由于SSP具备医学背景,易于培训和管理,但即使经过严格培训,在使用中也难免表现出倾向,因此使用范围较为局限。

2.SP的管理

(1)SP的招募

SP主要通过报刊或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招募,一般SP来源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①招募有经验的SP②通过标准化病人进行推荐③通过代理机构招募(如当地的戏剧表演团体、退休人员协会等)④通过报纸或通讯方式进行招募⑤从志愿者组织或演绎学校中招募。⑥从其他时间灵活的职业群体中进行招募。这其中不包括有精神障碍、身体残障、终末期的病人。

(2)SP的培训

对SP的培训涉及医学知识、表演知识、沟通能力、评估能力等多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培训[2]。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案例学习,熟悉培训材料、具體了解所需要扮演的角色,在SP培训员指导下练习模拟体格特征。②第二阶段:评价与反馈,通过本阶段培训主要是检验SP表演的标准性和可重复性。③第三阶段:案例表演、评价与反馈的综合应用。本阶段目标在于帮助SP将多种技能进行整合,加强病人情绪表演真实性与标准性,巩固案例表演和评分表或核查表填写的精确性,学习如何给予医学生有效反馈意见。

(3)标准化病人应用病例编写

SP的表演基于临床病例的脚本,因此病例的选择和病例准备,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病人”模拟的疾病内容和真实程度,是良好循环的开始和基础。标准化病例的选择原则包括:根据不同的教学和考核目的来决定;来源于临床病例,更接近真实世界;社会、人文、心理的准备与知识点的考核同样重要。

二、SP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1.应用现状

SP于1991年引入我国,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经过10年的尝试,从2008年起,SP护理教学文献快速增长,据统计2012年后每年文献数量近50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护理教育中对SP的使用、研究越来越多,SP在我国护理教育应用前景良好。研究发现SP应用于护理教学的相关研究涉及范围广泛,涉及课程比较多,不过数量上相对集中,在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3门课程的检索文献量较大。

2.应用对象

在我国护理领域,SP的应用对象主要为护理专业在校学生。

3.应用范围

(1)护理教学

据文献报道,SP在护理学领域的主要应用包括: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外科护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中。SP以病例为脚本,按照病例中的要求短暂地扮演真实病人,并表演出真实病人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供学生进行护理操作训练,并通过在操作中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为学生设置障碍,培养学生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应用方式

由于职业SP的管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和经费,大多数的SP由学生和教师来充当。李爱夏[3]等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教师担任SP,通过教师标准化病人的使用培养了学生全面观察和综合分析病情、灵活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学生能科学、正确地实施护理技能操作等临床工作能力。

(3)应用效果

通过SP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学生在与SP的交流中促进了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丰富了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的经验和技巧。李爱夏[3]通过在5年制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认为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护理知识,正确地实施护理技能操作;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有利于促进课堂创新。

三、启示与展望

SP为护理学生临床技能的培训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随着SP在护理教育中应用领域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SP的使用有其一定的局限性。⑴SP无法完全取代真实患者和临床教学:SP只能模拟疾病的主观部分,客观体征难以表现,因而所能表演的疾病种类有限;SP扮演的多是典型患者,而临床实际患者的表现往往并不典型,学生从中掌握实际经验受限制。⑵SP的认证管理体系有待开展完善:各医学院校仅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招募、培训和管理SP,没有形成统一的SP认证体系。⑶SP的评价未必绝对客观公正:不同的SP之间因其社会背景、受教育程度、性格特征、理解能力、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同,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别,故而会作为潜在因素,从心理上甚至潜意识中影响对不同受训者表现的评估。⑷训练SP成本比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

参考文献:

[1]Peggy Wallace踏寻革新的足迹[M]天津医科大学标准化病人项目.

[2]绳宇.潘慧 2017.标准化病人培训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3]李爱夏、邢娟.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5年制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

猜你喜欢
标准化病人护理学基础护理教学
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法探究
护理教学查房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临床医学专业OSCE考试的效果评价及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