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引领,融名家作品,写水墨童真

2018-08-10 10:30李慧娴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李慧娴

【摘要】水墨画作为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门艺术门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文章阐述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以传统文化引领,在教学中巧妙地融入名家作品,以名家作品导学、促学的教学策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呈现笔墨童真。

【关键词】儿童水墨画 教学方法 笔墨童真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250-02

教育部长陈宝生就“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四个做法中,就提出拓展校园文化,其指出“在校园文化里面,传统的戏曲、国画、书法,甚至包括中医药,都可以进。还包括传统体育,如武术、太极等等。拓展校园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沃土、更好的氛围。”水墨画进校园,以课程为载体,以儿童为对象开展教学。在教学中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教学指向的问题。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问题,通俗来说就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课程是文化的载体,基于惠州文化名城兼容传统和现代气质的都市,亲近本土、亲近生活、亲近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做到不脱离儿童生活经验,做到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并存。在教学中以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以水墨语言表现儿童的情趣;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的兴趣培养为突破,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开展小学水墨画教学。

笔墨情趣是水墨画的核心。在教学中从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入手,以水墨画审美教育与主线,激发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美术素养,使儿童水墨画呈现出儿童自己应有的面貌和精神世界。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尝试运用名家作品导学、促学的教学方法。出自《诗经·小雅·鹤鸣》中的名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学习中“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

一、赏名家作品,感受水墨神韵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趣味吸引是儿童有效学习的前提,学生感到快乐,有趣,才能体会出水墨韵味的真谛。以名家作品导学,成人与儿童由于在心理发展、知识层度、审美取向的差异不同,名家作品在成人眼中的优美儿童不一定领略的到。基于儿童的立场,作品的选取首先在题材上选取了学生喜爱的虫鱼鸟兽等能吸引儿童的兴趣的素材,其次是技法表现上轻松的、有趣的、或者处理对象特别、画面效果奇特的。儿童生性喜欢新奇的事物。这些作品水墨交融,气韵生动,能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大师们的艺术风范,独特的个人的风格、艺术处理、独特表现、意象表达等,在欣赏中扩大了他们的艺术视野和思维空间。在水墨画名作前,教师应该发挥情感纽带的作用,将画境和学生的思想统一起来。师生一起感受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和创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眼界才会更开阔,思维才会更活跃。

二、习名家作品,传移模写,体验笔墨情趣

1.让想象助力,活化临摹对象

摆脱僵化临摹,在造型上,尊重学生自己的认识,只要抓住对象的神趣,不求与范画一致,使学生的每张作品都各具个人特色(风貌),体现其本人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观察表现。临摹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水墨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借鉴名家作品,带有故事性的想象选取临摹,在作品中感受作品的水墨语言,选取画面中感兴趣的部分,接而按照他的笔墨效果进行模写,自己再进行组合添加成自己的作品。在传移模写中始终贯穿的故事性,对所画对象进行故事想象,选取其中之一兴趣点,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思维发散,对兴趣点进行联想组合。

2.水墨游戏,与笔触对话,聆听水墨语言

笔墨是作为水墨画的灵魂是影响水墨画形式美感的重要因素。离开特定的感受谈笔墨对儿童而言是枯燥的。以水墨游戏的方式,将水墨语言赋予表达功能,毛笔的笔性决定的笔触可以有粗细、形状,浓淡干湿的变化,以笔触游戏向学生展现毛笔笔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以及笔触所包含的联想含义。在此处虽然是对水墨语言的模写,但是儿童此阶段对于水墨的控制是不自知的。儿童做不到随心所欲的控制笔墨,由于工具特性使然,画面上同样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有趣或神奇的水墨效果。相对于成人的成熟、圆滑、老辣的笔墨效果而言儿童的笔墨倒显得有些稚拙、生涩和简单了。同时也是由于这些特性造就了儿童水墨画的率真和趣味,拙至而趣。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水墨语言以及不同的水墨语言的表现力。

三、借名家作品,迁想妙得,激发创作乐趣

儿童与动漫形象有天然的亲近感,当学生看到他们日常所熟悉的动漫形象哆啦A梦在画面中出现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时新奇,觉得好笑、可爱。其后才会看到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儿童喜欢问为什么,好奇多问是儿童的特点,儿童心中会有“为什么蓝胖子会出现在画面中?”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水墨画的教学需要有传统文化的引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水墨画不要存在空有形式而文化虚无的现象。在作品欣赏中搭建儿童与作者的桥梁,通过将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创作者希望通过给年轻一代人搭建以哆啦A梦为入口带大家欣赏中国古代宋明清优秀山水作品的美的圣境的意图。

学以致用,迁想妙得。借鉴优秀的创意,回归学生的生活经验,亲近本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文化历史圣地,感知历史,体验本土人文情怀。发扬儿童真善美的性情。艺术创作中,学习和借鉴美术作品中的创意和方法,运用形象思维,大胆想象,尝试创造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品质,热爱乡土情怀。能逐渐形成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于文化的关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通过融合名家作品的教学方法只是都是基于儿童的立场。在教学中通过趣味吸引让儿童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水墨神韵,体验笔情墨趣和借鉴尝试创作。与此同时,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使得美术课堂融知识化、生活化、趣味化为一体的课程,淡化学科中心,努力将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会让学生真正的爱上这门艺术,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生活中遇到的美好事物或內心世界,本人也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水墨语言去进行表达,对日常生活的写生中可以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二维或三维的都可以组合在一起。把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表达在画面上。这样观察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体现了心灵与情感的碰撞,感觉与思维的契合,最为真实的反映了儿童的所看、所思、所想。也是最富有童真的表现。

以上是笔者在水墨画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想法及反思。每当看到学生们以他们的视角,表现出儿童率真的水墨作品时,我都会为之感动。希望本人能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研究,探寻更多有效有趣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追寻更多的水墨乐趣。

参考文献:

[1]周亚君.儿童水墨:寻找“形式美”背后的“文化美”——基于区域文化的儿童水墨画教学[J].

[2]刘军波.浅谈儿童意趣水墨画教学[J].

[3]郭辉莹.谈儿童水墨画的笔墨[J].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复习教学方法
浅谈高等数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略谈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