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安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实行素质教育、强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俨然已是教育工作的核心环节。而高中物理学科既是高中阶段整个教学工作的关键构成环节,也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因此,如何在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显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物理 学生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91-01
在当前新课标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就高中物理学科来讲,学生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既能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更关键的是物理学科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高中物理教师如何通过物理教学渗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呢?下文将作出一定的阐述。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逻辑思维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能力培养时,学生要注重归纳、演绎与类比,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充分将语言与推理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物理教师要从学生角度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设立相关思维训练问题,强化学生能够运用物理模型来分析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培养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若是缺乏想象力,并且教师独自讲授,学生却不参与,学生的思维将会禁锢,整节课堂必然效果极差。故此,从物理学角度来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锻炼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过程中科学探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科学探究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并提出各种问题,然后再跟同学、教师开展踊跃的探讨、研究,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索精神。事实上,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这种逻辑思维是通过探究物理问题而逐渐得以培养,即并非依赖个人想象得来。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1.不断强化问题意识,施行探究学习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质疑并和提出相关问题,并对知识进行反思以及理性的分析,强化问题意识,施行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切实提高探究性学习、创新能力。比如,比萨斜塔铁球实验作为物理学中著名的实验之一,从这个实验可得出两个铁球被丢下后会出现同时落地的现象,故此,教师在试验中要激励学生进行反思:结论是否成立?然后,有针对性的展开探究。从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激发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2.提高學生实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物理学形成的基础是实验,而设计探索性实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的思考能够在紧张、积极、兴奋与活泼的氛围中进行,这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比如,高一阶段学习摩擦力知识后,课适当引入一探索性实验,仅提供一块长木板、一把刻度尺、一个小滑块,请大概测量长木板和小滑块间的动摩擦因素。由此,通过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然后再进行实际操作,最后测出该值。
3.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创建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来讲,课堂无疑是最主要的场所,课堂教学也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最佳途径。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一味追求学生取得好成绩,生怕疏忽考试难点,从而大量灌输所谓的考试重点、难点,整节课学生都在马不停蹄的听、记每个知识点,导致整堂课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学生根本无暇思考、创新。因此,教师要创建轻松的课程氛围,摒弃以往压迫紧张的课堂环境,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
(2)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看,师生关系位置通常不平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几乎占有全部发言权的主体位置,而学生则是处于被动听课的位置,即整节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参与感。甚至于部分学生片面的觉得教学仅仅是老师的事,自己只负责学习就行。实践证明,教与学相互统一、相辅相成才是真正的教学活动应有的过程。真正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摒弃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将从教师传授而来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吸收、分析、整理,然后再转换为自己的知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与此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出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改变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位置,而是要推动学生变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者,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享有足够的发言权,从而做到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足够的空间。
4.注重对高中物理教材内容的创新
(1)扎实掌握教材物理知识
教师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基础就是要掌握扎实的物理知识,教师也只有对教材做到全面把握,才能做到将物理知识有效衔接,深刻理解以及准确把握,从而保障在课堂教学时传授精准的知识给学生。另外,教师也只有在做到充分理解和掌握高中物理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够投入足够的精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灵活运用教材中的各项内容
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要做到灵活运用新教材的各项内容,并大胆组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然后将自身的教学思想和风格加以渗透。在整合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后,教师要依据自身的教学方式再次创造,最终为学生提供出别出心裁的授课内容,而这种在教学环节中方方面面渗透自身个性与创造性的思维,也是给学生起到表率的带头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注重课堂中学生角色的主体位置,积极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激励学生考虑、分析问题要全方面,并运用书本上的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做到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能力,推动我国创新性人才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胡槐林.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读与写.2018(1).
[2]童济成.浅谈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能力[J].东方教育.2014(5).
[3]木兰.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届生毕业网(https://www.yjbys.com/peixun/news/62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