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美术课改之教学模式初探

2018-08-10 10:30祁子暄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美术课美育美术

祁子暄

当前,美术课程改革已经开始,美术和音乐将合为一体成为“艺术课”,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何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如何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度过每堂课,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是新课改的主流。就自己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我谈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树立“多能力”的美育观。

人,不仅作为静态审美中的审美主体参与审美活动,而且开始作为在动态审美活动中发展着的、创造着的人被关注。我认为,在新的课改中,“多能力”的学生应该成为我们培养的目标。

一、根据新的教材,选择适合自己的新的教学方法。美育的重点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并且力争人的全面的最优化发展。所以,作为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不拘泥于某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融合各方面相关的知识,全面育人,育多能力的人。

二、转变传统的育人观念,以培养人的审美观、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为出发点。将美学与其它学科互相渗透乃至融合,引发了美育系统的结构的重构,将使美育成为开放的生态系统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在中小学美术教育实践中,美术课内容的丰富与教学课时的稀少,形式的多彩与教学方法的单调等种种矛盾,的确需要我们找出一条能有效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使我们的中小学美术教学真正做到短时高效、丰富多彩。

因此,如何在規定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益是我们在制定美术原则时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所以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美育手段,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审美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一、目标明确

当代各个发达国家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高度提出了艺术教育的目标要求,从“纯粹艺术”教育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在创造艺术形式的过程中获得美感体验。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美术的本身,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利于学生积极灵活地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变化,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学会生存。

二、寻找最佳途径

实践证明,美术和音乐融合,可以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效果。如,在上美术欣赏课时,将绘画配上音乐,将使学生对静止的画面产生动态的感受。把美术和音乐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拓展艺术空间,增强艺术趣味,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把二者更加灵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取得最佳效果,鼓励他们去积极地寻找各自不同的表现方法。

除了美术与音乐的相互配合外,美术与其它艺术形式也都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比如,美术与舞蹈、美术与表演等等。

总之,我们的美术课应该尽可能地融合各种艺术形式,充分调动人体的全部感觉器官,从中体会艺术的魅力。

最后,因材施教。

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在全面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一、教师应按照学生的需求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各种条件,设置多种情景,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二、小组教学。按照学生艺术才能和兴趣爱好组成小组,为他们制订教学程序,确定教学内容,定时训练,促进发展。

我们的艺术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有个性、有思想、有活力、有创新意识、多能力的人。为此,我们应该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韩莹莹.高师美术专业教育实习现状与课改探讨[J].大众文艺,2015,(05):194.

[2]唐天瑞.美术新课改让学生成为教学受益者[J].大众文艺,2015,(03):222.

[3]张丽云.解析课改后高校美术教学中新教学模式[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44-45.

[4]骆菊芳.美术教育绘画专业课程结构与教学模式创新探析[J].成功(教育),2012,(02):15-16.

猜你喜欢
美术课美育美术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术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趣味美术课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