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18-08-10 10:30董伟媚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校园文化措施

董伟媚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校园文化在这之中有了一定的进步,对于学生德育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论述了校园文化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进步的措施。

【关键词】立德树人 校园文化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224-02

引言

《周易》有云:“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文化的价值旨归。文化育人的本质就在于以人类文化的正向价值为导引,教化人走向道德、理性、真善美,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而学校文化,是对人的成长产生最直接、最鲜明的影响的文化形态。它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是为全体师生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相关的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整合和结晶。学校文化,来源于“人”,也服务于“人”。

一、校园文化含义

校园物质文化指的是学校建设中的一些物质设施能够明显的表达学校的理念与思想,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师生办公与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校园物质文化具体指的是图书馆、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实训楼、体育场所等人文景观与湖泊景观。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校群体公认并遵守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道德规范等,这些都是比较稳定的意识观念。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就是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师生的人文情怀。校园精神文化对师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潜移默化实现的,受良好精神文化的影响,能有效的培养师生良好的品质与行为习惯。校园制度文化指的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的比较稳固的社会关系,以及用来规范这些关系的规律体系。主要用来约束师生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道德规范、工作守则等内容。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是促进校园文化形成的有效途径。

二、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化高度繁荣发展的今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它不仅成为高校建设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引领的作用,但它们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1.髙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缺乏内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使人们对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单纯地理解是为了物质而建设,致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文化内涵。主要表现有:(1)基本内涵认识不全。人们习惯地把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等同于办学条件,实质上校园物质文化既包括办学条件,也包括师资力量、学科结构等内容;(2)地位认识偏差。把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当作纯粹物质建设,事实上,高校校园文化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手段,其根本目的是精神文化建设;(3)力量投入不足。最明显就是资金投入的不足;教师很少花时间和精力投入或关注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机会少,长此以往,直接会影响到校园文化的整体水平。

2.髙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欠缺。由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使得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日趋功利性、实用性,精神文化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1)重功利,轻人文。一部分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考虑的是否可以加分或有利于自身发展为标准,结果道德失范、精神虚无等问题层出不穷,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质量和层次;(2)对传统文化认同的缺失。在对待传统与现代关系上过分强调现代性,造成当代的大学生很多人崇尚流行思潮,对待传统文化却很挑剔。这种认识的偏差使一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远远低于西方思想。

3.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够完善。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不少高校已初步建成一套制度体系。但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从总体上看,还不够完善,主要有:(1)行政化倾向严重。权力过于集中,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进而挫伤广大教师的积极性;(2)缺乏系统的建设和有效管理。校园文化的组织管理主体层次不分明、分工不清,出现了忙乱无序,甚至相互冲突或重叠的混乱状态;其次,存在规划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等现状。

4.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探索。由于网络本身的特殊性和大学生利用网络能力的局限性,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重要性认识不足。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很多高校想通过网络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但是在应对网络的负面影响,他们既缺乏足够的处理经验;(2)管理力度不够。对校园网络文化的管理,很多是带有应急性的,而且网络变幻莫测,给人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3)网络基础设施差。部分高校在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在硬件软件上还是差强人意;(4)队伍素质亟待提髙。目前部分高校网络管理队伍人员配备不够、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不扎实,出现权责不明、分工不清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网络文化建设。

三、立德树人背景下校园文化的建设

1.加强校园文化队伍建设。高校文化建设需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工思想教育的有关人员积极参与,作为文化建设的先驱者,加强对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学校要不断壮大校园文化建设的队伍,让学校教职工、学生更多的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创造良好的条件,有计划的组织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壮大校园文化队伍建设。

2.学术自由,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高校是学术的主要诞生地,学术的发展要求学术创作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对于高校而言,要将学术发展看作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要创设优良的氛围,促进师生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推动学术的发展。

3.适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在实践活动中训练。通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任何学科都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与美德教育因素,通过各学科进行渗透,不仅内容广泛,而且形式多样、角度多变,会使受教育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由于各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各有不同,渗透教育的特点和作用也就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挖掘本学科的传统美德教育因素,贴切、自然、适时、合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渗透。道德品质是在各种实践活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因而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行为训练是一种必要的途径和方法。如利用清明节给烈士扫墓,讲革命烈士故事,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利用“七·一”党的生日,开展“我是党的好孩子”;组织学生植树造林,维护交通秩序,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如拥军优属,为民服务、赈灾、助残、环境保护、安全教育等宣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从而使学生从各个方面接受传统美德教育和影响。

4.强化立德树人的精神文化。(1)树立价值导向,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髙校校园文化建设就要紧紧抓住这个灵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学生的头脑,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站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沿;(2)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师风和学风。精神文化建设,要努力提炼素质,塑造形象,凝练高校的校训,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3)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文化。首先,在高校校园中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其次,重视学校历史底蕴,挖掘特有的文化历史和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的元素。

5.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构建校园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指校园文化中的硬环境,包括学校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以及校园景观、园林景观和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训室和实验室。物质文化除了学校建筑之外还有宣传栏、展示墙,还有可以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徽、校牌等。基于文化自信的内容,对校园物质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学校建筑方面,可以建造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建筑,园林景观等可以结合古代园林特色,充分体现校园景观的人文价值,以及在走廊或教室张贴革命烈士的宣传报、展示古代画作或书法等。

6.整合学校内各种元素。行为文化主要包括学校师生在教学、学习、娱乐活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行为态度,具有导向作用。在对高职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要求下,依据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文化,塑造高职生所需的职业礼仪以及学校师生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校行为文化的养成。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地方革命老区,加深高职学生对中国革命的理解,进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高职院校应避免学生盲目开展庆祝洋节的活动,比如圣诞节,实际上是纪念耶稣的诞生,具有宗教色彩,身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多开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比如红歌会、诗歌朗诵比赛、以革命事迹为主题的舞台剧,成立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社团等。通过构建一系列校园行为文化调动学生积极性,塑造高职生新时代下的文化自信。

7.创新思想教育。积极创新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二者之间融合的重要途径,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思政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追求多样性,因此要求学校对于校园文化和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创新,在坚持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前提下进行方法,思路创新,培养具有理性思维、文明教养、专业素质的人才,以为社会服务。思政教育的目的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要始终保持一致,也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校园文化可以适应人才创新过程,进而实现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的创新。就目前看,我国高职院校院校文化的建设千篇一律,目标明确,但是缺乏必要的方法,这与人才的缺失有直接关系。创新能力低下,这要求高职院校将校园文化建设列入日常工作中,因此来评估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的表现,将其与薪资待遇挂钩,引入具有创新教育理念的教育工作者,以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思政教育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8.加强校企文化合作。高职院校应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规律,以文化为纽带,促进校企双方开展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让企业文化渗透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个环节,打造校企融合、独具企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品牌。以物质文化的融合为基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结合院校所在地的大中小型企业文化资源,把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生产经营理念与企业生产产品的介绍引入校园。在校园里建设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景观,同时要与学校及周边环境相协调。要使学生润物无声地感受到企业的标准、企业的使命、企业的精神和企业的奋斗目标,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努力形成校园物质环境的企业化雏形。以精神文化的融合为核心。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积极借鉴和准确吸纳企业的核心信念、正确的竞争原则、强烈的群体意识、坚定的追求目标、可靠的价值理念等精神文化要素,在此基础上培育、提炼和形成自身的校园精神文化。把企业所崇尚的企业经营宗旨、价值准则、管理信条以及敬业创业精神渗透到学校的校训、校风、校歌、学风和教风之中,将企业精神与学院精神相融合,用企业精神塑造人、鼓舞人、引导人和教育人。以制度文化的融合为保障。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有意识地融合企业管理制度的精髓,在学院的党政行政管理、教师教学管理和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办法,在制度层面营造良好的企业管理文化氛围。

四、结语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大学校园文化的真正内涵是自由、民主、开放、兼容、追求真理等,这也是高校的独有特征。想要建设优秀的高校校园文化,就要求高校领导首先从意识上认识到文化建设对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建设校园文化,实施文化育人,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苗霞.立德树人视阈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7,4(48):292-293+335.

[2]万美容,孙禄.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7,3(05):69-75.

[3]许益锋,刘新秀.基于立德树人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机制研究[J].高教探索,2017(09):125-128.

[4]高宏.大学校园文化育人的特征及其实施策略[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07):122-126.

[5]徐磊,儲云峰,赵红.“微媒体”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教育途径微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4):64-66.

[6]王丽莉.校园文化建设应彰显“以文化人”[J].教学与管理,2017(20):4-6.

[7]刘洋,苑丽红.高校校园文化的导向性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07):117-119.

[8]方年根,戴黎桐.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7(03):108-112.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校园文化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