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晔
摘 要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分众化、交互性和融合性的特征,其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具有监测功能去权力化、内容碎片化、交流自由化等特点,使受众信息接收的自由度提高,也让受众人际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从人际交往的空间关系、人际关系距离和日常交往“媒介化”三个方面来研究拟态环境下人际传播的现实生成意义,从而为转型媒体的传播效果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拟态环境;现实环境;人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1-0138-02
随着新媒体传播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信息在网络社区内部的传播异常迅速和活跃,人们在移动设备上实现信息的交互传播已成为常态。建于现实基础之上的各类网络社区使人们之间的关系高度关联化,且网络社区人际关系的建立可以通过拟态网络将趣味相投的人聚集到一起,淡化了现实空间距离,从而使得人际传播的效果更为突出,更有助于拟态环境的建立。
1 人际交往的虚拟空间关系互动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的现实空间被弱化,虚拟的网络关系空间动态则显得愈加频繁且成为人与人实现交往的关键性要素。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曾提出,人际交往就是满足人们寻求参与、控制和情感的需求,这3种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不同的社交圈中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其中参与是第一位的,参与需求是推动我们去建立某种关系的核心。
而虚拟的网络空间关系的确立,正是契合了受众的交往需求,这种虚拟的关系空间使得人际传播得以重新建立和反馈。在拟态环境营造的人际交往形态中,物理空间并不等同于关系空间,物理空间的远近并不能代表关系空间的亲疏。受众对关系网络的维护不再只是基于血缘或地缘的基础上,而是寻求具有相同爱好、观念和精神需求的趣缘社交群,通过信息的自由流通来实现虚拟网络空间的人与人的交流。媒介营造的信息空间消解了以物理空间为中心的社交圈,形成一个立体化的、多维度的、复杂的人际传播空间,越来越多的受众都处在关系空间的中心,“关系既是传播的渠道,又是传播的动力。”[1]
新媒体下的人际传播更是将受众的社交圈延伸到了网络上,将现实的社交圈也通过网络来虚拟化,这样既促进了人际关系的稳固和发展,也将网络上产生的新型社交圈延伸到现实生活而形成一个新的交际圈,进一步构建了一张现实和虚拟相结合的多维度人际关系网。
人际传播的精神表征是以想象为基础的互动,受众对某种事物的认知会影响想象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受众通过想象间接地体验了与他人交往的场景。原本虚拟的想象互动在新型的媒介环境中,演变成为一种意识上的“真实”互动,拟态环境中的交往互动羽化了对想象互动与真实互动的界限,想象互动成为真实互动行为模式的依据,真实互动则影响想象互动的互动机制和想象范围。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具有现实和虚拟的双重身份,人际传播因此也具有真实性和虚拟性相统一的特点。在虚拟环境中,人际传播所需要的声音、动作等外在符号的作用被弱化,交往所需的时间、地点等场景的影响也基本消失,这使得交往双方在互动表达上更加自由。
2 对人际关系距离的自我调适
从人际传播实践来看,“强人际传播关系不仅体现为投射在现实关系中的亲密度,还体现在个体对人际关系亲密度与距离的自我控制和调适。” [2]虚拟环境的社交圈可通过社群的划分为受众参与提供参考,受众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寻找其所需的社群,将工作、生活、娱乐以不同的社群参与加以区别。虚拟人际传播的程度也会影响现实关系,其社交的功能与特点决定了它比现实交往更为灵活有效,更为多样化。它既有现实强关系的表现,也有趣缘社群的弱关系的表现,且这种强弱关系是可以互换的。个体在参与中寻求共性,消解各种负面情绪。这种情况很难在现实关系中看到并被体验,在拟态环境里,基于对人际交往最深的体验与理解而出发,问题可以被轻松消解。
在拟态环境营造的虚拟场景中,一方面人们交流的过程总会进行相应地自我表露,且有强烈的“本我”意识。在人际传播中,受众塑造真实“本我”的可能性得到提升,这个“本我”超越了文化背景、身份地位等现实的界限,使得“本我”在现实社会交往中没有表达出来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现,从而实现理想中的自我;另一方面受众具有自我调节适应环境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在不同场景中扮演自己应有的角色,在不同的角色中表达的游刃有余。在交往场景中,交往对象是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虚拟社群成员或者是有地缘关系的亲朋好友,无论是运用文字、音频还是视频交流,都是建立在交流双方拥有共同的话题或者相似的经历,这种沟通提高了人际传播效率,也提升了人际传播效果。
3 人际传播常态交往的媒介化
有学者指出,新媒介视阈下的新闻传播效果研究,人们更偏向于肯定媒介技术所带来的影响力,但海德格尔说,技术不只是手段,更是一种人与世界形成关系的构造方式。在技术的视野里,一切事物都只是材料,都缩减为某种可以满足人类需要的功能。麦克卢汉也强调,媒介即讯息,媒介作为一种“讯息”,在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从媒介技术变革的角度去考察媒介、传播与人们的行为,更能呈现媒介自身与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不仅映射出媒介与人的某种新型多元化的互联关系,也能反映出一种变化趋势,即人际交往的方式从接觸式正在向媒介化转变。在这种变化之中,媒介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往的普遍方式,连接了人们或远或近的社交圈,且交往的内容不仅包括现面对面交往的内容,也包括人们在媒介交往中所生产的内容。
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媒体将内容转移到各移动终端上,使人们的社会交往环境因信息交互而变得愈加复杂。可见,个体将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接收端口,将接收的信息经过自我传播再向外传播出去,成为信息传播的“介质”。信息通过新媒介的反复传播之后,使其越来越符合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进而使媒介具有了受众所需要的某种属性。信息通过媒介输出至受众,再由受众再加工后返流至媒介,从而形成媒介内容不断更新且更符合受众需求的良性循环。
媒介环境和现实环境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使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载体。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既包括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所有的关系,也包括各种自然形成的“亲属”关系。在自媒体平台中,受众可以根据交往对象的不同来使用“群”功能对个人交往空间进行分类,以此建立起个人与不同性质交际圈之间的联系。在此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自主选择性增强,个人可以自由地赋予交往空间独特的个性化标签。“在社交圈子的等级体系中,每个社交圈子的相对地位都有着非常明确的形象。处在同一个层次的圈子之间,交往是没有障碍的,每个个体都会迅速被接受,规矩都是现成的,谁也不会尴尬。” [3]作为网络媒体的使用者和信息接受者,由于其自身“客我”的复杂性与社会环境的多变性,加之对网络媒体的使用具有自主选择性,所以人际传播的空间结构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借助于新媒体人际传播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使得拟态环境更容易形成和扩散,促进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因此,社会信息技术的变革不仅影响着人们信息接收的方式,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以此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由于信息传播具有多维度性和延展性,媒介形式的变革对现实环境的再造更加广泛而且彻底,这不仅体现在对原有社会环境宏观表象的改变,还体现在对社会环境微观细节的调整。无论是现实环境还是拟态环境,都会受到媒介发展的影响,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只有冷静地思索新媒体的信息呈现方式和其以之为基础的现实环境,才能更好地对当下环境进行规整。
参考文献
[1]张学标,欧健.从关系空间构建解读微信的人际传播[J].新闻与写作,2014(8):35-37.
[2]张莉,毛颖辉.微信:人际传播的再建构与可能性[J].新闻与写作,2016(2):97-99.
[3]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