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意识形态批判的现实转向及其价值探析*

2018-08-10 05:40史小宁
观察与思考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资产阶级列宁

史小宁

提 要:列宁在继承和捍卫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的过程中,不仅凸显了意识形态的批判性传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意识形态从“批判性”传统向“功能性”建构的现实转向。这一转向的生成具有深刻的现实语境,它使意识形态的功能性价值以其显性的方式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对于我们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原则以及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随着国家在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自觉性的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日益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意识形态”一词首先由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在18世纪末期向巴黎法兰西研究院选读的题为《关于思维能力的备忘录》的论文中提出,他明确地把意识形态概括为“观念的科学”,并试图对其作出无涉价值判断的中性界定。然而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与现实的政治实践相结合,进而被拿破仑称为企图削弱其政治权威的“阴险的形而上学家”。这样一来,具有启蒙色彩的“意识形态”就变成了批判性的“意识形态”。沿着这一路径,经由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第一次从实践的视角真正赋予了意识形态批判性内涵,并把它与产生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联系起来,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存在及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的总体批判。在此基础上,列宁在继承和捍卫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性传统的同时,结合帝国主义时代的新特征和俄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实现了意识形态从“批判性”传统向“功能性”建构的现实转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分析列宁这一现实转向的生成语境及其具体体现,对于我们科学地把握意识形态内涵,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列宁对意识形态批判性传统超越的生成语境

任何理论或思想的形成、发展都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而是在顺应时代潮流和解答现实问题过程中不断生成的,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是一个具有批判性传统的术语,列宁根据自己所处时代革命实践需要和理论交锋需要,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与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性内涵继承的基础上,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话语系统,使其隐形的肯定性内涵以其显性的方式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当然,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语境与理论语境。

(一)实践基础: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需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列宁在深刻分析帝国主义基本经济特征、历史地位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他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①《列宁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2页。这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问题重要的论述。正因为如此,当欧洲其他主要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时候,尽管俄国已经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但是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度盛行、资本主义经济文化落后、外国帝国主义控制经济命脉的国家。这种特殊的国情使得全体人民和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俄国与西方列强的矛盾以及国内的民族矛盾,全部聚集在一起,使俄国成为一切矛盾的集中点,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另一方面,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逐渐成为俄国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出于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从自发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需要,列宁不再单纯地讨论马克思赋予意识形态的“批判性”传统,而是开始从政治上重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作用,从而提出了涉及阶级意识形态的描述性概念,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奠定了基础。可见,列宁对意识形态批判性传统的超越是与俄国当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需要密切相关的。

(二)理论渊源:承续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的需要

列宁对意识形态批判性传统的超越不仅具有特殊的实践基础,而且还具有深刻的理论渊源。列宁曾经明确指出:“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②《列宁专题文集 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7、338页。“因为它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给这个科学奠定了巩固的基础,指出了继续发展和详细研究这个科学所应遵循的道路。”③《列宁专题文集 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7、338页。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的态度,列宁才能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法,科学阐明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和在社会主义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可见,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仍然是列宁意识形态理论形成的最直接的理论渊源。列宁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性传统的超越,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彻底背弃,实质上只是在解蔽由于时空状态不同而被马克思刻意遮蔽的部分。只要我们走近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史,就会发现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概念在唯物史观视野中具有三种不同的分析结构,即虚假的思想观念、“观念的上层建筑”和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由此可见,马克思实质上已经创立了科学的意识形态观,只不过出于对资产阶级国家政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需要,他更多的是在批判性的角度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解为“有意识的幻想和有目的的虚伪”。而对于列宁而言,他则基于时代的需要把探讨重点放在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对立上。因此,“在列宁那里,意识形态涵义的变化过程达到了顶点。意识形态不再是取消冲突的必然的扭曲,而是成了一个涉及到阶级(包括无产阶级)的政治意识的中性的概念”①俞吾金:《意识形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4、203页。。

(三)现实应对:批判俄国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需要

列宁对意识形态批判性传统的超越,还离不开他同俄国各种错误思潮进行的理论交锋和批判活动。列宁不再一般地谈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或“批判性”,这并不意味着他彻底放弃了对资产阶级各式各样意识形态学说的批判。事实上,列宁从来都认为,资产阶级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学说从根本上看都是虚假的,只有通过对它们进行不懈的斗争,意识形态才能实现从“幻象批判”向“功能建构”的转变,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②俞吾金:《意识形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4、203页。首先,对民粹派唯心史观的批判。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中指出,以米海洛夫斯基为代表的民粹派宣扬的主观社会学只是一种以社会学名义进行的幼稚说教,社会历史并不是由少数具有批判头脑的英雄人物创造的。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③《列宁专题文集 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只有符合历史必然性的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英雄人物的行动,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才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列宁的这些表述,为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基础。其次,对马赫主义的批判。马赫主义打着“自然科学”的旗号,认为经验批判主义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哲学”,它已经排除了世界究竟是起源于物质还是起源于精神这类臆想的问题,企图用虚伪的“无党性”来掩盖自己的阶级本质。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结合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旗帜鲜明地指出哲学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各种哲学流派的思想武器。这为进一步建立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这些对俄国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应对,在以后客观上都成为了列宁对意识形态批判性传统超越的理论与现实资源。

二、列宁对意识形态批判性传统的现实转向

列宁根据理论与实践的现实需要,在对“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概念做出科学性阐释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被遮蔽的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描述性含义,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性价值。这标志着意识形态理论从传统“批判论”向现实“功能论”的转向。

(一)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化的说明

列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说明的经典论述主要体现在下列两段话中:一是“问题只能是这样: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因为人类没有创造过任何“第三种”思想体系,而且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因此,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①《列宁专题文集 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5、95页。;二是“任何科学的思想体系(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思想体系)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②《列宁专题文集 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171、130页。。在列宁看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科学的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是科学性与阶级性、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统一。

首先,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说明,丰富了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的内涵。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是对现实社会的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本质上是掩盖现实关系的虚假的观念体系,因而马克思主要是从批判性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这种理解与当时客观的社会形势是分不开的。后来,随着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上升到经济学领域和政治社会领域,意识形态在批判性含义的基础上,也开始向描述性含义转变。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要认识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哲学的等各种意识形态形式,就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中来理解。列宁正是以此为起点,充分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个观点,指出马克思的基本思想“是把社会关系分成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不过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而物质的社会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是人维持生存的活动的(结果)形式”③《列宁专题文集 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171130页。。从而正确阐释了科学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和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并把其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

第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说明,强化了不同性质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对于列宁来说,意识形态是关系到不同阶级利益的政治意识,是体现不同阶级根本利益的思想体系。他把探讨的重点放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对立上,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与一切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既深刻地批判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超党性”和“超阶级性”,又成功地捍卫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列宁认为, 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阶级社会中,“非党性是资产阶级思想,党性是社会主义思想”④《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页。,意识形态的党性原则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学说,是为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必然是为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我们不应该无视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党派斗争,因为“这种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现代社会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意识形态”⑤《列宁专题文集 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7113页。。

第三,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说明,凸显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价值。马克思早在《共产党宣言》《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著作中,就多次提出无产阶级应该彻底地与资产阶级传统观念决裂,并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这种思想在巴黎公社革命中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验证。列宁结合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列宁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因为革命理论能使一切社会党人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⑥《列宁专题文集 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5、95页。。只有掌握科学的革命理论,才能形成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因为,在列宁看来,工人在和工厂主的经济斗争中是产生不了无产阶级意识的,只能产生一种工联主义改良意识。而要实现工人群众的意识从工联主义改良意识向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转变,就必须使他们所进行的单纯的经济斗争上升到政治斗争的高度,这就需要一种科学的、革命的理论作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并发挥作用。①杨生平:《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9-200页。

(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性的实践

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并将其科学化,这只是列宁在意识形态功能构建过程中迈出的第一步。还有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列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阐释。在此,我们在实践上以“十月革命”的胜利、理论上以1918年《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为界限,可以把列宁关于意识形态功能性的实践分为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原则的阶段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阶段。

第一,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原则的阶段。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上,列宁是第一个系统阐释“意识形态灌输论”理论家。早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中,列宁就对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政党提出了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具体要求。他说:“理论工作应当把我国现实作为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系给以完备的说明,应当指明劳动者在这个体系下遭受剥削和剥夺的必然性,指明经济发展所昭示的摆脱这个制度的出路。这种以详细研究俄国历史和现实为基础的理论,应当解答无产阶级急需解答的问题。”②《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285页。1900年在《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中又明确指出:“由此自然产生出俄国社会民主党所应该实现的任务: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组织一个和自发工人运动有紧密联系的革命党。”③《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285页。因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④《列宁专题文集 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6、335、215页。因此,在列宁看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前提,首先必须是通过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政党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从外面灌输给工人阶级,使工人阶级彻底摆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束缚。在这里,列宁的“意识形态灌输论”并不等于“强迫灌输论”,它只是提供一种外源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终还是要依靠无产阶级的内心认同才能实现。这些内容实际上已经涉及到意识形态灌输的必要性、灌输的主客体、灌输的内容以及灌输的方式方法等一系列问题。

第二,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阶段。在列宁领导俄国取得十月革命伟大胜利并建立苏维埃政权之后,无产阶级政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说服俄国”、“夺回俄国”转向“管理俄国”,即用新的方式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意识形态基础。1920年底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列宁深刻地认识到,除了保证社会主义大工业物质基础前提的经济建设,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建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把意识形态工作为社会政治革命服务转移到为经济文化建设的轨道上来。他指出:“新经济政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充分保证我们有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问题‘只’在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⑤《列宁专题文集 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6、335215页。“苏维埃政权在原则上实行了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对全世界做出了实行这种民主的榜样,可是这种文化上的落后却限制了苏维埃政权的作用并使官僚制度复活。”⑥《列宁专题文集 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6、335215页。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意识形态工作战略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也意味着意识形态领域的基本格局,由以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变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建设的加强。对此,列宁在《论合作社》中写道:“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种根本的改变表现在: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面去了。”①《列宁专题文集 论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4页。这样一来,在列宁的视域中,之前的意识形态斗争问题就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所替代。

三、列宁对意识形态批判性传统超越的现实价值

列宁对意识形态批判性传统的超越和功能性价值的强调,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思想事件,不仅对于当时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正在面临着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1页。。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论述以及对意识形态功能性价值的强调,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呈现出伟大的生命力,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仍然是新时代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价值遵循。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作为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旗帜,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所以,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对每一个原理都要(α)历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③《列宁专题文集 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296页。它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之所以会赢得“世界历史性的意义”,就是因为它不仅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而且“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④《列宁专题文集 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296页。。 列宁对意识形态批判性传统超越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消解了马克思以来赋予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内涵,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只不过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非科学的阶级观念,是需要加以批判的对象;而在列宁那里,意识形态成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加以建构的对象。这种研究视域的转换,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当前,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尽管与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围剿”有关,但最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理解的固化,这不仅背离了列宁关切社会现实的理论原则,而且堵塞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的现实通道,进而削弱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性价值。

(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

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是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思想理论主张在社会精神领域中统治力量的反映,是在国内外复杂的文化情势下表达国家意志、阶级意志的话语机制。在十月革命前,列宁就非常重视意识形态领导权对于无产阶级政权的重要作用。他强调要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摧毁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认为“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就是要反对自发性, 就是要使工人运动脱离这种投到资产阶级羽翼下去的工联主义的自发趋势,而把它吸引到革命的社会民主党的羽翼下来”①《列宁专题文集 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6页。。因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任何轻视,都意味着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加强。十月革命后,列宁更加强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性价值的发挥,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文化革命”来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他说:“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否认或不了解领导权思想的阶级就不是阶级,或者还不是阶级,而是行会,或者是各种行会的总和。……既然过去有领导权,因此马克思主义者就与形形色色的脱离革命的人相反,现在和将来都必须坚持领导权。”②《列宁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页。今天,在全球化、信息化侵袭的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流、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在这个问题上,列宁给我们今天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提供了许多借鉴的经验。比如,无产阶级要在“利用资产阶级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所建立的技术、文化和机构”的基础上,积极借鉴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史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无产阶级必须在坚持意识形态党性原则的基础上,引导先进的知识分子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真正建设者;无产阶级必须在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地位之后,还要把文化建设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等等。这些无疑都成为我们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的宝贵的理论遗产。

(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原则

列宁对意识形态批判性传统的超越,既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规定性的本质体现,又是切实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性价值的重要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列宁结合俄国具体革命和建设,形成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的方法原则,从而确保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今天,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复杂的意识形态情势,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引领力,仍然必须始终一贯地坚持这些方法原则。一是党性原则。早在19世纪90年代,在对各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时,列宁就指出:“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作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③《列宁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3页。在这里,列宁揭示了意识形态的唯物主义原则以及与阶级立场之间的关系。在建立苏维埃政权之后,列宁更是明确地指出,坚持意识形态的党性原则就是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与掌控。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掌握新闻舆论媒体的主动权,澄清各种错误思想的消极影响,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过程。这已经成为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根本原则。二是灌输原则。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知识分子队伍,进行专门的意识形态资源生产和分配,对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仍然至关重要。今天,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社会主义思想必须依靠高素质的知识分子队伍灌输的理论、原则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在新时代对灌输的要求更高了。这里的要求既包括对知识分子队伍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也包括把握意识形态建设规律和教育对象思想成长规律的能力。三是面向生活世界原则。长期以来,由于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一直被当作是意识形态的唯一目的,而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世界相疏离,最终导致意识形态建设出现“人学空场”的现象。对此,列宁指出,必须让理论“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①《列宁全集》(第三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0页。,必须“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且能够借助于日常生活中他们所知道的事实”②《列宁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7、308-309页。。因为在列宁看来,意识形态建设只有坚持面向生活世界的原则,科学的理论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和认同,才能内化为社会成员的共同忠诚和主观自觉的实践活动,并转化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力量。这些原则在今天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毫无疑问仍然是正确的。

(四)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

在无产阶级政党取得政权以后,列宁就把经济建设作为执政党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认为“现在我们主要的政治应当是:从事国家的经济建设,收获更多的粮食,开采更多的煤炭,解决更恰当地利用这些粮食和煤炭的问题,消除饥荒,这就是我们的政治”③《列宁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7、30-30页。。这种做法既是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需要,又是巩固社会主义新生政权、对付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需要。但他同时并没有忽视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而是强调了清醒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关系的极端重要性。1920年,在《共青团的任务》和《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局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列宁多次谈到在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地位后,还要确立以意识形态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基本战略,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样一来,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建设就成为“一个决心发展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应该提出的恰如其分的要求”和任务。今天,列宁关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关系的论述,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面重要的理论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93页。这充分说明了意识形态建设在社会结构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地位,也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列宁关于意识形态建设战略地位认识的不断深化。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我们片面注重发展经济而忽视意识形态建设问题,致使在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错误思潮肆意蔓延泛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到巨大冲击,甚至影响到党的执政的经济基础。历史与实践证明,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还需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机制的完善来发挥“社会水泥”和“思想旗帜”的作用。

总之,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在继承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批判精神的基础上,超越了意识形态的传统,成功化解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原则与建设性实践之间的矛盾,实现了意识形态从“批判性”向“功能性”的现实转向。从这个角度看,研究和分析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全面理解意识形态内涵、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以及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资产阶级列宁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拉美有多少“列宁”?
“危险的侵略者”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抉择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人民出版社
纪念列宁
请求列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