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办是一种鞭策。”1999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表示:“我们不缺好处方,而是没人动手解决,所以我提倡行动至上。理论、方针、政策、部署都有了,就要强化抓落实的力度。”这样的理念,让当地群众获得感越来越强。
福州福马公路马尾隧道西入口,一个红色大字组成的巨型标语牌格外醒目——“马尾的事,特事特办,马上就办”。短短12字,生命力却历经近30年不衰。在1991年2月20日的福州市委工作会议上,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向全市干部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从那时起,“马上就办”在榕城蔚然成风,成为全体党员干部践行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
他提倡今日事今日毕
1990年4月,习近平离开闽东山区,主政省会福州。作为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当时福州不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办事效率也难如人意。“经过一番调研,习近平同志决定把改变干部作风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时任福州市委副书记、福州市市长金能筹回忆。
“在一次市委机关会议上,习近平提出,我们要办的事很多,要为改革开放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环境,这就需要提倡一种满负荷的精神,反对拖拉扯皮和人浮于事,提高办事效率,做到今日事今日毕。”金能筹说。
1991年1月14日,《福州晚报》上刊登了一则消息——《我们也需要一本“市民办事指南”》,反映了群众对提高机关服务水平的呼声。习近平十分重视,当即指示市委政研室立即着手准备编写“市民办事指南”,并第一时间在报纸上发布消息向群众反馈,前后只用了50个小时。
“通过这样一件小事,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信号。”金能筹说。
1991年2月23日,就在市委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马上就办”之后第三天,习近平带领福州市有关负责人到马尾,参加福州开发区现场办公会。为呼应上午支持开发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意见,当天中午,习近平顾不上休息,当场召集福州市有关部门,研究起草福州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的12条配套举措。
时任马尾区委办公室科员王峪清晰记得,习近平当时特别强调:“要抓住那些急需解决又有能力解决的事进行研究,并且本着‘马上就办的精神,组织实施。”
他亲自抓督查落实
“‘马上就办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源于习近平同志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也是问题导向下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执政理念。”时任福州市委办公厅副主任郭永灿说。
郭永灿回忆,习近平到任福州后,逐步探索“马上就办”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运行机制。在1991年底召开的一次福州市委机关会议上,习近平提出,“马上就办”的关键,是要抓好督查工作,只有督促检查,才能真抓实干,否则就是“稻草人”。“讲到这里,他放开稿子,又发自肺腑地说,我个人有个习惯,就是不说则已,说了就要过问到底,否则说的话就是废话,不如不说。不要去浪费别人的时间,浪费自己的脑细胞。既然想到这件事,提出这件事,就要办成这件事,办好这件事。”郭永灿回忆说。
为做好督查工作,习近平亲自抓市委重大事项的督查落实,并建立起三项督查制度。“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习近平同志亲力亲为。”1993年3月,习近平带领有外商参加的考察团赴河北“内联外引”,洽谈合作。“他把当地和外商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记得很仔细。整整一周的时间,白天考察洽谈,当晚就开会研究,安排分工落实,几乎每天晚上都到凌晨一两点。”郭永灿说。
他推动实行“一栋楼”审批
招商引资,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福州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就在习近平到任不久,当时分管外经贸的副市长龚雄,把一张1米多长、盖了130多个公章的宣纸带到了市委常委会上。“龚雄做了调研,那时外商投资设厂,走完流程需要数月甚至一年以上。开放意识不够,机制流程冗长,这件事给了习近平很大触动。”时任福州市政府办公厅外经处副处长胡孝辉说。
1991年3月,在融侨工业区现场办公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要采取“一栋楼”办公和有关部门委托代理、上门服务等办法,减少图章和公章旅行。随后,福州外商投资管理服务中心开始在福州温泉大饭店运行。
当年8月8日,习近平在福州市外商投资座谈会上提出,一栋楼实行“一个中心、一条龙”的管理模式,侧重于发挥联合办公、联合招商、联合审批、一个窗口对外、跟踪服务等功能。胡孝辉说:“外经‘一栋楼集结了全市20多个政府部门和社会服务单位,外商可以一口气办完营业执照、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一系列手续,再也不用满城跑了。”
“当时,市里成立了外经工作领导小组,习近平同志亲自任组长。他还经常到温泉大饭店去指导工作。”胡孝辉回忆。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推动了福州经济快速发展。从1990年到1995年,福州市GDP从100亿元攀升至400亿元人民币,增长率远超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他要求干部急群众之所急
“‘马上就办是一种鞭策。”1999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不缺好处方,而是没人动手解决,所以我提倡行动至上。理论、方针、政策、部署都有了,就要强化抓落实的力度。”这样的理念,让当地群众获得感越来越强。
2000年7月2日,烈日当空,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没打招呼,来到福州市棚户区连片的苍霞社区。时任福州市台江区苍霞街道党工委书记的陈永辉回忆:“那天天气特别热,习近平又是在下午两点最热的时候来的。当时的街巷窄得连车子都开不进来,他带着大家下车步行,走得满头是汗。”
习近平来到正义路27号,这幢低矮的二层木屋年久失修,8平方米的空间挤着唐庆旺一家7口人。帮人宰鸭子为生的唐庆旺当时正在院里忙活。“他笑着朝我走来,让我带他到家里看看。”唐庆旺回忆说。“他身材高大,头都要碰到房顶了。”在蒸笼一样的木板房里,习近平详细询问了唐庆旺一家的生活情况,足足呆了半个小时。
从唐庆旺家出来,习近平向身边的干部接连发问。那一幕,让陈永辉终生难忘。
“有谁的家人住在这样的房子,举个手!”没有人回答。
“有谁的直系亲属住在这样的房子,举个手!”依然没有人回答。
“大家知道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候来棚户区调研吗?就是想让大家亲身体验百姓疾苦,加快棚改步伐。”
随后,习近平就近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棚户区居民代表座谈。他说,改革开放已经20年了,我们千万不要忘了那些生活条件困难的群众。我们是人民政府,要记得政府前面“人民”二字,要将心比心、雪中送炭,把钱用在急群众之所急的项目上。走出会场时,他又对围在会场外的群众说,政府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盼,把好事办好。“当时,在场群众掌声雷动。”陈永辉说。
7月10日,习近平调研后第八天,苍霞棚屋区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帷幕。当年春节,唐庆旺一家就搬进了60平方米的新居。次年5月1日,涉及苍霞社区3441户、近万人的回迁安置房全部竣工。
直到今天,唐慶旺对当年的习近平省长仍心存感激。“盼新房盼了几十年,他几个月就让我们住上新房。他提倡的‘马上就办,我们就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和见证人!”
(《人民日报》 2018.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