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臣娣 李甜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理念日趋现代化,对知识的需求程度也越来越高。公共图书馆在以往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方式,人们善于也乐于去图书馆进行图书的查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图书馆建设事业没有取得同步的进展,科技的发展增加了媒介终端的形式,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这给图书馆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就新形势下图书馆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公共图书馆;挑战;发展思路
挑战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能会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人们对未知的探索。人类社会也就是在形形色色的挑战之中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在以往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十分有限,图书馆也因此有着很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准确高效地获取仔细需求的信息和知识。然而在这种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既没有完善自身的服务质量,也没能有效利用先进的技术,从而使自身的用户数量以及社会功效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共图书馆应当正视当下生存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此促进国家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生存和发展。
1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1.1资源和服务面临的挑战
公共图书馆是为人民服务的,它的建立可以实现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共享,从而满足人们的求知欲,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中,诸多问题的存在制约了资源共享的有效实行,其中最关键的便是制度机制的建设。与国外图书馆的总分馆制有所不同,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运营模式过于落后,难以体现公共资源的公共效益,因而也无法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在这种模式下,各个图书馆之间缺乏信息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无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因而无法实现社会资源的社会共享,对图书馆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1.2来自社会公平目标的挑战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我国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是维护社会群众利益的基本要求。图书馆的任务就是防止知识分化、维护知识的公平性,这对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有着很大的地域差别和城乡差别,难以实现资源和服务的有效共享。与此同时,部分图书馆不以公平的态度对待客户,例如,外地人在本地难以进入图书馆,低收入或低职位人权被图书馆工作人员排斥等现象。这些现象有违社会的公平,直接影响到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的建立,对图书馆的生存产生极大的影响。
1.3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部分新型的技术开始运用到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当中。新型技术在图书馆当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图书信息的准确性,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图书馆工作的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除此之外,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改变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舒适的服务。例如,在一些发达城市,微信、微博等软件的应用给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带来了革新。微信是腾讯呢公司开发的软件,它对当今社会中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搭建了有效、方便的沟通桥梁,可以高速、便捷地实现信息的传递,把它合理运用到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必将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微博也是一款类似的社交软件,它在图书馆当中的使用同样可以增加用户与图书馆的互动效果,提高用户的客户满意度。然而在目前,我国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有所欠缺,严重制约了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1.4大数据背景下的挑战
科学技术在公共图书馆中的使用不仅能够保障信息的准确性,还能对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储存工作提供便利。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技术现代化程度不够,信息储存能力不够,计算机效能不够,因而在处理问题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作为公共性的机构,图书馆有着较大的信息量,因而在进行信息处理工作时会面临很大的困难,服务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数据处理工作时,一定要保证数据的安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图书馆也应当适当更新内部的资源配置,这使得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模式难以满足新环境的需求。对此,公共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要优化组织结构,更新服务理念、提高工作能力,从而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成功转型,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维持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这也是当下图书馆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2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思路
2.1加大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力度
因公共图书馆的特殊性,为其赋予了阅读、推广的权利。通常来讲,图书馆的各项活动都是围绕着书籍的阅读、推广开展的,且均举办程度不同的阅读节活动。公共图书馆所开展的阅读节是推广阅读活动的主要形式,不但能帮助公众更好了解图书馆,还能提高城市形象。当然,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需保证形式的多样化,不能单纯的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活动,只要该活动便于推广、阅读活动的开展,不违反国家规定,就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鼓励,以在保证活动正常开展的基础上,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提高服务质量。
2.2提高圖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建立高素质的服务团队。虽然大多数人会借助引擎的方式搜索内容,但部分人仍需专业性的工作人员为其提供准确性的信息,以增强书籍、读者契合度,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由此可见,建立高素质的服务团队意义重大;其次要重视青年员工的培养。一般来讲,80后、90后青年均和互联网关系密切,但和90后青年相比,80后青年创新意识、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更能为图书馆的智能化建设提出有效的看法和建议。因此,加强对该群体专业素质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还能使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招聘工作开展,应当以年轻的招聘人员为主,并在其入职后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业务能力,以提高图书馆的工作质量。
2.3整合公共图书馆的传媒平台
公共图书馆可借助微博、媒体等媒介来扩大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虽然新媒体的到来改变着传统不足,但其发展仍存在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完善、整合传媒平台,以形成多层次的平台,从根本上诠释图书室价值。首先,提高服务质量。根据公共图书馆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传播媒介,以微信为主,并和手机的公众平台建立一定的联系,方便公众下载资料,节约查阅时间,满足移动化服务需求;其次,改进微博经营,扩大影响力。为公共图书馆制定规范、系统的信息发布机制,善于使用各种网络语言,尽量将信息的发布时间定在午间、傍晚等,便于公众闲暇时间及时查看。此外,拉近公众、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距离,进而扩大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总而言之,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理念的进步,图书馆的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政府应正视图书馆的发展状况,对当下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从而有效提高图书馆的工作质量,保证图书馆的生存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翁开毫.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思路[J].才智,2017(17):252.
[2]范静思.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提升读者满意度的策略[J].纳税,2017(15):197.
[3]钟永文.免费开放形势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发展瓶颈及出路[J].科技经济导刊,2017(35):171.
[4]郑红京.论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的改革——公共图书馆实行免费服务刍议[J].图书馆论坛,2009,29(03):21-2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