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聪
摘 要:差动保护属于继电保护的一种类型,首先输入电流互感器(TA)两端电流的矢量差,达到设定动作值就会启动动作元件,实现电路保护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差动保护的原理和误动作原因,然后分析了110kV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事故,最后总结了相关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110kV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防范措施
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是一个重要的设备,一旦主变内部发生故障不能及时动作,就可能造成设备损坏,甚至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在差动保护动作区,包括主变本体、CT和变压器引出线等,该区域发生故障后能及时动作,其它区域则闭锁不动作。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差动保护可能发生误动作,以下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探讨。
1.差动保护的原理和误动作原因
1.1 原理
差动保护的理论基础是基尔霍夫电流定理: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理想状态下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是相等的,此时差动继电器不动作;一旦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此时故障点会出现短路电流,差动继电器就会动作。从保护范围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引出线和内部绕组线圈的相间短路;②绕组匝间短路故障;③接地系统中的线圈和引出线发生接地故障;④变压器CT故障。
1.2 误动作原因
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的原因,主要包括[1]:①主变及套管引出线发生短路;②保护二次线故障;③电流互感器短路或开路;④主变内部故障;⑤保护装置误动。具体到误动作原因,一是励磁涌流引起的;二是区外故障引起的;三是区内故障引起的,例如:①变压器运行时,各侧额定电流差异大;②变压器一侧带有分接头调节,电压发生变化;③电流互感器本身误差,或不同型号引起的误差;④谐波和非周期分量对电流互感器产生的影响;⑤不同类型的负载导致各侧电流的相位发生偏差。
2.110kV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事故案例分析
2.1 案例1:二次回路多点接地
某110KV变电站的35KV开关在大修安装期间,2#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跳闸,跳开2#主变高、低压侧开关。现场情况:2#主变保护装置的动作行为如下:11:05:55:819000000ms差动保护启动,00193ms差动保护出口,故障录波显示35KV侧电流回路V相突变电流为3.54A,引起的差动电流高于动作值1.1A,满足保护动作出口的条件。检查差动二次电流回路,可见主变保护屏侧差动电流回路的中性点N端接地,开关机构箱内还有电流回路N端接地点,且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共用接地扁铁接地。2#主变保护跳闸时,工作人员正常施工,焊工正在焊接主变中压侧的开关接地引线,电焊一次就出现主变动作。
分析其原因,其一变电站没有采取二次回路抗干扰措施;其二存在多个接地点;其三接地网的等电位面不理想,不同位点会产生电位差[2]。因此,电焊作业时,电弧电流较大注入一次地网,此时地网电位差串入2#主变差动回路,产生V相突变电流2.54A,并引起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
2.2 案例2:各侧流变极性不一致
某110KV变电站的1#主变在恢复送电时,工作人员停用主变保护跳闸压板,差动保护压板投入,1#主变带35KV母线的负荷正常。在带负荷向量测试时,1#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出口未投入,因此主变高、中压侧开关未跳闸。分析故障录波波形,可见CPU启动至保护动作跳闸这一时段内,高、中压侧的负荷均处于正常范围,没有形成突变的故障相电流,此时差动电流DI=0.3Ie,满足差动保护动作条件,并延时160ms动作。检查发现,高、中压侧的电流波形相位一致,不满足各侧负荷特性。正常情况下高压侧、中压侧分别属于电能送端和受端,因此负荷方向相反,电流方向相差180度。基于此,初步判断是高压侧和中压侧的流变极性不一致引起的。
进一步检查发现,35KV段母线开关柜在改造时,I段母线开关闸、流变均更换,验收时线路开关流变P1以母线为极性端;校验时工作人员误认为所有流变均以母线侧为流变P1端,流变的一次、二次极性为同级性。實际上,主变中压侧的引线在连接时,P1指向变压器,和以母线侧为极性相反,导致中压侧流变极性和高、低压侧不一致,当负荷电流提高至一定数值,就导致差动保护误动作。
2.3 案例3:SV接收软压板未投入
某110KV智能变电站,2#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跳开主变3个开关,具体情况如下:2#主变保护A柜928ms纵差差动保护动作,跳开主变三侧开关;B柜929ms纵差差动保护动作,跳开主变三侧开关。通过分析故障录波数据,可见录波均有差流,分析数据显示2#主变的低压侧电压、电流均为0,而且未发生零漂现象,但故障录波器却有采样数据。查询保护装置SOE变位信息后,发现2#主变差动保护动作时,SV软压板均处于退出位置,导致低压侧的数据异常。因此,本次故障是因为主变低压侧母线设备发生相间短路,继而引起穿越性故障电流,造成高压侧电流剧增,低压侧电流未采集到区外故障电流,因差动电流最终造成差动保护误动作。
3.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的防范措施
3.1 落实施工验收制度
第一,施工期间,加强一次、二次交叉作业管理,确保回路检查无异常,才能进行电焊作业。第二,在电流二次回路工作中,要彻底断开保护装置的电流端子连接片,落实隔离措施,不能使用临时接地线,防止干扰信号影响差动保护装置[3]。第三,规范主变差动带负荷向量测试工作,测试前停用差动保护压板。第四,和主变相关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恢复送电前进行极性试验,避免极性接反引起的差动保护误动作。
3.2 制定抗干扰措施
以《国家电网公司18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为依据[4],将继电保护作为一项重点,二次电缆的沟道敷设截面大于100mm2,建成完善的等电位接地网;开关场的端子箱内,采用截面在100mm2以上的裸铜排,并且利用铜缆连接等电位接地网;公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和二次回路,只能在保护柜内一点接地。此外,制定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接线规则,主变各侧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以母线侧为准。如果电流互感器一次指向母线侧、二次指向主变侧,应在差动保护柜内一点接地。
3.3 加强软压板管理
在智能变电站中,SV采样软压板应该和一次设备同步动作,即一次设备投入,软压板也应该投入;一次设备退出,软压板也应该退出[5]。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应该落实操作票制度,将SV投入软压板列入操作票。开关开启时,和开关对应的SV投入软压板退出;开关闭合时,SV投入软压板投入。如此,能避免开关投入运行时,而SV投入软压板退出的隐患。
结语:
综上所述,差动保护装置,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元件,文中结合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事故案例,探讨了事故发生原因,包括二次回路多点接地、各侧流变极性不一致、SV接收软压板未投入等。对此,电力工作人员应该落实施工验收制度、制定抗干扰措施、加强软压板管理,以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性能。
参考文献:
[1] 付威.110kV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分析[J].电子世界,2016,(6):128-129,133.
[2] 郭婷,林思思.一起雷击线路引起主变差动保护误动的分析[J].海峡科学,2012,(8):90-92.
[3] 黄华.110kV变电站增量差动保护误动原因浅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5):2.
[4] 霍思敏,汤吉鸿,徐宇新, 等.一起复杂事故的保护动作行为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3):145-148.
[5] 熊友红,邬守鑫.一起110 kV线路差动保护误动事故分析[J].电力系统装备,2014,(5):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