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567区块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8-08-09 09:08桂成梁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8期

桂成梁

摘 要:随着胜利油区进一步勘探和开发,难动用区块成为提高产量、产能的一个重要项点。利567区块作为胜利油区内部首个开发的难动用的区块,如何提高利567区块的质量成为重中之重。我们通过优选水泥浆体系,优化固井设计,优化井身结构,合理的现场固井过程控制,保证了固井质量,为难动用储量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固井质量方面的参考。

关键词:利567区块;固井技术;固井质量

一、表层固井施工

1 施工难点

1.1内插法固井,插头不密封会引起固井施工失败;

1.2内插法固井,替浆过程中易发生替空事故。

2技术措施

2.1坐封力根据循环最高泵压由固井施工指挥现场计算,为在泵压出现异常情况下顺利施工,实际施加坐封力应为计算值的2倍;

2.2 内插管坐封要平稳,密封要可靠,密封插头下井前要涂抹黄油;坐封后,缓慢开泵循环泥浆,防止套管上行,如果套管内无泥浆溢出,则说明密封插头处密封良好,即可按设计注入水泥浆;

2.3控制替入钻井液量,避免底部替空。

3 套管串结构和下套管技术措施

3.1套管柱结构

244.5mm可钻浮鞋+244.5mm套管1根+244.5mm浮箍(内插座)+套管串

3.2下套技术措施

3.2.1下入下部附件时,底部5根套管要涂丝扣胶,(涂抹在公扣上)

3.2.2按照标准紧扣,套管丝扣涂好螺纹密封脂;

二、油层固井施工

1施工难点

1.1封固段较长,水泥浆易发生连续窜槽、砂堵憋泵和水泥浆脱水稠化等危险;

1.2临井资料显示钻进过程中发生漏失,在固井过程中易发生漏失造成低返等复杂情况;

1.3封固段长液柱压力高,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漏失,导致返高不达标以及其他复杂情况。

2技术措施

2.1为有效冲洗井眼,提高顶替效率和界面胶结质量,采用高流变性能的复合型前置液,共使用10m3,在前置液出套管时加大注水泥排量,让前置液充分洗井;

2.20m~2000m,使用密度1.50~1.70g/cm3的流动性良好、稠化时间较长、浆体稳定的粉煤灰水泥浆体系,防止发生井漏;

2.3 2000m~3000m,使用密度为1.80~1.85g/cm3的降失水水泥浆体系,辅助压稳;

2.4 3000m~井底,使用密度1.88~1.93g/cm3的塑性膨胀水泥浆体系,防止地层气、流体上窜,保证目的层段封固质量。

3 套管柱结构

139.7mm引鞋+139.7mm带旋流孔套管1根+139.7mm套管1根+139.7mm浮箍+139.7mm套管1根+139.7mm浮箍+139.7mm套管串+联顶节

4 套管扶正器

三、固井技术要求

1、固井难点

1)封固段较长,水泥浆易发生连续窜槽、砂堵憋泵和水泥浆脱水稠化等危险;

2) 封固段长,水泥失重易造成地层流体上窜,影响水泥石胶结质量;

3)地层承压能力较低,易压漏地层,导致返高不达标以及其他复杂情况。

2、技术措施

1) 為有效冲洗井眼,提高顶替效率和界面胶结质量,采用高流变性能的复合型前置液,共使用10m3,在前置液出套管时加大注水泥排量,让前置液充分洗井;

2) 0m-2000m使用密度1.60-1.70g/cm3的流动性良好、稠化时间较长,浆体稳定的粉煤灰水泥浆体系,防止发生井漏,保证上部井段固井质量;

3) 2000m-2900m使用密度为1.80-1.85g/cm3的降失水水泥浆体系,辅助压稳;

4) 2900m-井底使用密度1.90-1.95g/cm3的塑性膨胀水泥浆体系,防止地层气、流体上窜,保证下部井段封固质量。

四、施工过程要求

施工前由钻井监督召集钻井、固井、泥浆、地质等各方工程技术人员召开施工协作会;施工过程中,井队各岗位人员(如司钻、副司钻、司机、泥浆工等)应严格按照固井施工指挥在施工协作会上的要求、措施进行施工,并严守岗位,注意施工安全,专人监测水泥浆密度,确保入井水泥浆密度达到设计要求,密度波动低于0.03g/cm3,施工前注入30m3低粘低切的前导钻井液,施工排量不大于循环排量,替浆计量采用流量计、人工计量、泵冲3种方法,以人工量罐计量为主,其它计量作为参考,确保替浆准确,专人监测井口泥浆返出情况及循环罐液面情况。

五、改进措施

1、固井设计要精确计算高压油气层压力和漏失地层压力数值,做好水泥浆密度设计和压稳计算。

2、增强井眼的承压能力,下套前做承压试验,确定施工允许最大压力,以保证环空憋压措施能够执行。

3、把尾浆性能调整好,提高防气窜能力,缩短静胶凝强度过渡时间,同时要保证现场施工水泥浆密度能达到设计要求。

4、取准井底循环温度,领浆试验模拟井下温度变化,采用升降温方法做增压稠化实验,并且做好顶部强度试验,防止出现超缓凝现象。

5、做好防漏措施,适当提高领浆密度,提高候凝期间的压稳能力;也可以尝试提高施工排量,提高顶替效率。

6、在能满足后续试油、压裂的前提下,考虑采用分级固井,以保证目的层固井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崇建,黄柏宗,徐同台,油气井注水泥理论与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9.

[2]张明昌,固井工艺技术.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