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国涛
摘 要:有史以来,水利工程都颇受重视,其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同时对人民的生活也有重要影响,因此,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也是保证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在整个水利工程建设中,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时主要环节之一,因此,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也是保证工程的质量。本文就针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詞:水利工程 混凝土 施工技术
前言:作为我国基础的工程建设之一,水利建设的意义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而且与其他的工程建设不同,水利工程属于千秋万代的工程,而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是水利工程人员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1.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施工是由多个环节构成的,从配料、搅拌、运输到浇筑与后期的养护管理,其中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且这些环节之间息息相关,一道环节出现问题,其他环节必然会受到影响,整个工程也会受到影响。同时,混凝土对温度十分敏感,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混凝土施工情况,温度低于一定的数值,混凝土施工需要立即停止。
2.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任何工程对混凝土施工都有一定的要求,除了要有基本的抗压、抗拉能力外,抗渗与抗腐蚀的能力也必须合格,要达到这些标准,就对混凝土的原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达到这些标准后,还要具备相应的施工工艺,工艺的质量同样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与性能,因此,专业人员要做好原材料的选购工作,选购合格的原材料后进行配料,配料需要与现场工地技术人员进行沟通,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同时要做好易和性能的处理,达到施工要求。易和性能主要包括流动性和粘聚性、保水性几个基本的性能。
第一, 流动性
从字面意思理解,流动性就是说混凝土的流动情况,按照施工要求,混凝土必须可以流动,而且能够均匀的密实的将模板填满。流动性可以直接反映搅和物的稀稠坍落度。另外,混凝土的流动性还会影响其他工序的施工时间,进而影响到整个施工质量。
第二,粘聚性
粘聚性就是指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搅拌物在完成模板后,可以进行振捣,这是为了确保混凝土整体均匀的一种方法,确保混凝土在运输途中与浇筑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离析。简单来说,就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渗水问题,那就可以证明混凝土的搅拌质量没有达标,搅和物的保水性能较差,密实性没有达到要求,最终必然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进而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
3.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3.1 检验原材料的质量
原材料是施工的基础与前提,基础不能保证,后续的施工必然会受到影响。施工之前要检验所有的原材料。要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挑选,水泥的质量要确保,必须要具备相关的专业证明及质检报告,即使出具报告,使用单位也必须要进行检验,把号质量关,使用单位必须要进行验收与检验,标示出水泥的品种与等级。如有必要,可以进行复检,确认合格后方可将其投入到工地场地中,摆放时要严格分类,严禁混放,在投入使用之前还需要对水泥进行再次的检验。总之就是要把握好每一关。
3.2 控制搅拌工序
混凝土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格按照配合比的通知单进行拌制,减水剂则必须进行称量。很多施工单位都是采取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方式,现场拌制就是将计量好的原材料集中到上料斗中,从上料斗进入到搅拌筒。同时进入的还有水与液态外加剂。混凝土施工配料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对这一环节决不可忽视。施工配料过程中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主要就是称量的不够准确与没有按砂、石骨料实际含水率的变化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换算。这样必然会改变原理论配合比的水灰比、砂石比及浆骨比。这些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粘聚性、流动性、密实性以及强度等级。原材料汇集入上料斗的顺序:当无外加剂和混合料,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当掺混合料时,其顺序为石子、水泥、混合料、砂。当掺干粉状外加剂时,其顺序为石子、外加剂、水泥、砂子。
3.3 混凝土浇筑施工要点
第一,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浇筑工作需要遵循的标准
首先,深基础要先浇筑,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减少排水的工程量,同时也避免深基础施工影响周边完工的浅基础。
其次,自重大的部分先浇筑,然后是自重小的部分。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使基础尽早的沉实,而且也可以减少自重大部分对周边较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
再次,上层建筑、多次浇筑高度较大的部位要先浇筑,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对低矮建筑物的影响,确保整体施工的质量。
最后,施工程序确定之后,应先浇筑主要部分,然后才是次要与零星建筑的浇筑,重要部分完成后,穿插进行浇筑也可以。
第二,严格按照浇筑顺序浇筑底板混凝土
施工缝留在后浇带上,外墙吊模部分高出底板面300mm留水平缝,底板梁吊模高出底板面350~750mm,此部分待底板浇筑振捣密实2h后浇筑,用φ16钢筋人工振捣,保证吊模处混凝土振捣密实,每段混凝土的浇筑都必须要遵循连续浇筑的原则,根据振捣棒的有效振动长度分排进行施工与浇筑,严禁施工冷缝的出现。
3.4 混凝土振捣的施工要点
现在混凝土振捣都采用机械振捣的方式,采用的都是泵送混凝土,相对而言这一方式坍落度较大,流动性很好,采用斜面分两层的布料施工法。就是“一个坡度,分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不出冷缝”的浇筑。振捣持续的时间要根据混凝土达到的状态为标准,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不可漏振或过振,摊灰与振捣应从对称位置开始,以防止钢筋及预埋件的走动,对于基梁交叉部位,钢筋十分密集,振捣时应特别注意,交叉部位面积较小处,应从四周插振捣棒,对于交叉部位面积较大处,应在钢筋帮扎时注意间隔500mm左右,预留插棒孔。要严格按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规程操作。浇筑到上表面,必须按照标高线,用木杠或木抹找平,平整度要求在规范要求以内。
参考文献:
[1]北京土木建筑学会.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措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王淑娟等.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14).
[3]盛莉.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J].吉林水利,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