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孝慈
摘 要: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工业生产消耗了大量的煤炭资源,煤炭资源的大量需求,导致煤矿开采行业的经济效益空间巨大,为了最大程度的追求经济效益,目前的露天煤礦开采将煤矿开采量放在首位,在煤矿开采的过程当中以及煤矿开采之后,缺乏对环境保护意识,同时,由于开采技术和开采设备的落后,对土地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关键词:露天采场;土地复垦;措施;效果
1露天煤矿开采和加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1破坏土地资源
对土地而言,煤矿露天开采当中的直接挖损,以及排土场的占压两个环节,是造成土地资源破坏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开采1万吨的煤矿,对土地的破坏面积高达0.24公顷,遭受破坏的土地资源,难以养育植被,荒芜一片,再无生机。
1.2引发地质灾害
煤矿的露天开采,一般是从地面和边坡开挖,对开采地区固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土地变形,进而诱发崩塌,发生山体、土坡的滑坡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在露天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土和弃渣,以及大量的剥离物,这些废弃物的大量堆积,形成排土场,这些土壤的结构松散,易被大雨冲刷,进而诱发滑坡灾害,以及泥石流灾害。
治理煤矿矿山露天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要以采用防治结合的方式,在对矿山开采的过程中,要提高开采技术,使用先进的开采设备,进而实施有效开采,减少对山体和题面的破坏。对于剥离出的废弃物、土壤,可采取加压的方式,使土壤结构更为紧密,降低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可能性。
1.3破坏水环境
煤矿中带有大量的有害重金属,排土场以及采矿场在大雨的冲刷下,会将这些有害物质带入当地的水资源中,除此以外,煤矿开采也会产生大量废水,并带有大量酸性物质,直接影响开采地周围的水质,严重破坏开采地的水文环境。
煤矿矿山露天开采对水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治理水环境问题,可以对废水进行处理,将酸性物质提炼出来,再通过化学方式将其化解。
2土地复垦过程中的问题
2.1配套法律与法规不健全
随着国家经济稳步发展与环境保护要求日渐提升,矿业废弃地土地复垦工作逐渐受到各级政府与煤矿企业的关注,尤其是在出台并实施《土地复垦规定》后,我国矿业废弃地土地复垦工作逐渐走上法制化道路。许多科研单位与矿山联合开展矿业废弃地土地复垦技术的研究与现场实施,开始了从点到面、从小到大和从被动到主动地历史性变革,开拓了矿业废弃地土地的新格局。但是在矿业废弃地土地复垦工作方面,由于我国起步较晚,国内矿业废弃地土地复垦法律法规不完善,起点低,矿山经济基础较低,又面临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关键时期,增加了矿业废弃土地复垦工作开展的难度。
2.2土地复垦意识不强
土地复垦工作是企业完成自身建设活动后对土地进行复垦恢复可供利用的状态,但部分企业法律观念和土地复垦意识不强,只破坏、不复垦。因为被复垦建设用地具有十分复杂的产权状况,而且大多是农村地区的集体建设用地,牵涉到了乡镇、村等基层组织。应当更加注重目前建设用地之存储,顾及到本地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期望能够预留一些废弃地用在解决建设用地之上。
3土地复垦治理措施
3.1种植植物
其一,做好项目区内水土保持的工作重点在于矿山临时堆场的堆放过程,应实施拦挡工程和截排水工程,在表土的堆场内可种植草类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其二,植被恢复选择当地宜栽植物作为主要的种植树种,果园种植适合当地栽种的桃树,林地采取乔灌木结合方式,如马尾松与胡枝子套种;其三,在复垦区植树措施结束后,采取必要的生物维护措施来保持土壤原有的肥力,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主要的生物措施为撒播草籽。为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可在边坡坡脚种上藤本植物爬山虎,在终了台阶前沿种植向下攀爬植物常青藤,让该植被快速爬满边坡。
3.2加强土壤生境再造
土壤生境再造(或称“土壤重构”)的核心是增加土壤生物活性,加速矿区复垦土壤的熟化,重构适合植被生长的土壤结构,改善重构土壤的环境质量。土壤生境再造可分为实施前准备、实施过程和实施后维护3个阶段和表土剥离存放、剖面重构、土壤培肥改良和水土保持与人工管护等5个环节(图1)。
生态复垦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酸碱度和持水保肥能力。可以利用蚯蚓对土壤的搅拌和疏松作用,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而且蚯蚓的粪便会产生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物质,因此可以在土壤改良工作中广泛应用蚯蚓。植被根系分泌物可以为根际生物提供氨基酸、维生素等养料,间接提高土壤酶活性,其枯枝落叶产生的有机残体能够改良土壤肥力,因此要加强对植被根系的保护。
3.3加强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结合露天煤矿开采工艺流程、生产开发时序和土地损毁特征以及开采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基于高精度多源多时序遥感图像,采用改进的遥感信息提取模型和GIS结合的技术手段,深化生物多样性受损机制分析,建立受损诊断指标体系和诊断标准,准确把握受损过程中不同外界因素对受损的作用程度,科学制定合理高效的治理和保护策略。
3.4监测管护工程
为及时获得土地损毁情况、土地复垦效果情况,保障复垦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生产建设单位在矿山生产期和复垦期持续对采场边坡进行监测。项目管护工程分为工程管护和植被管护,工程管护对象为排水沟工程、过路涵、管护道路等构筑物;植被管护为复垦后的有林地,根据安徽省气候条件和林木生长规律,管护期定为3年。管护内容包括除草、松土、割灌、除萌、定株和对分枝较强的树种进行定株、平茬、修枝等抚育工作。每年进行3~4次,共3年。
结论
矿山露天采场的开采,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挖损。按照铁矿露天采场的实际情况,将其作为备用尾矿库,在服务期满后,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可以使损毁土地恢复使用,有效遏制矿区地表损毁和水土流失,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因此,露天采场复垦方案的实施,达到了矿山生产活动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相协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工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相协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元仿,张世文,张立平,张红艳,李貞.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研究进展[J].农业机械学报,2015,08:72-82.
[2]张海荣.鄂尔多斯露天煤矿土地复垦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