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的最初3天时间里,在距离郑州市区约30公里外中牟县一处幽静的园子,近30位来自河南各地的摄影研究者、实践者与组织工作者,还有教育工作者,与《中国摄影》编辑部3位编辑一起,闭门3天,集中讨论有关河南摄影40年来的诸多话题。
研讨会开得中规中矩,每一位与会者都准备了发言提纲,围绕主题,话题集中,相互补正,多元共生,谈历史谈现状,当然也免不了谈理想谈人生。上午下午晚间,争分夺秒。一位与会的前辈说,好像又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
这片土地上曾创造出辉煌的农业文明。但今天的中原大地上,自汉代就一直存在的农耕文明形态已经发生巨大改变,原来人拉肩扛犁耙并用的景象,已经让位于大型的农业机械高效的工作图景。改变着的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改革开放40年来,与诸多中东部省份一样,这里的工业化、城市化进展迅疾,在此背景下,观照盛极一时的河南“乡土摄影”及其后乡土年代的影像文化生态,便具有特殊的意义。
这也是编辑部与河南同道讨论编辑河南专题的最初缘由。倏忽之间,跨越3个年頭。
会议地点是官渡之战古战场所在地,水面、芦苇与天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儿,喧闹与纷争化为寂寞的传说。3天下来,大家愣是没有看到居于其间这硕大园子的边界在哪里,几易其手以后,一座模仿苏州拙政园模样的建筑便孤零零地散落在这长满芦苇的黄河滩上,置身其间,却恍然慨叹:历史与传统,是如此富有生命力,活在人们的梦中,虽然时空错置、样态混搭,已然是新的模样。当下,有心造园的人都是可敬的,一如这一群聚在一起搭建河南摄影图景的人们。
最终,70多位跨越老中青三代河南摄影家的一百多幅作品,以及数篇梳理河南当代发展摄影脉络文章呈现在本期专题《四十年河南》一百多页的版面上。即使这样巨大的篇幅也不足以全面讲述40年来的河南摄影,但是这种针对区域摄影历史进行的“田野式”调查和理论研讨,以专业影像媒体作为平台,地域摄影史丰富的细节和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相应和的文化纵深,正在让中国摄影史的书写逐渐走出粗线条的框架状态,中国当代摄影史的版图正在逐渐变得清晰。
本期顾铮的“哈佛书简”专栏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的摄影收藏为例,讨论了大学等公共文化机构如何通过收藏像摄影这样的视觉艺术与文化产品,使人文内涵建设落在实处。
本期的“海外”栏目同时推出了两位摄影家的作品。何伊宁评介和采访了马克· 鲍尔(Mark Power),他在30 余年的摄影生涯中,将英国纪实摄影传统与观念性的想法和手法结合在一起,巧妙地完成了地方性的叙事到文化认知的转换。江融撰文介绍了近期在纽约摄影国际中心(ICP)举办大型个展的美国摄影家劳伦·格林菲尔德(Lauren Greenfield),她在过去25 年间持续拍摄当代社会对财富的痴迷,生动刻画出消费主义盛行的背景下的成长起来的“财富世代”。
本期的“现场”栏目,海杰对2017年底颇受关注的展览“回路—2000 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进行了评论。在肯定参展的11位居住在成都的摄影家在中国摄影纬度上的重要性的同时,文中质疑了部分参展艺术家创作脉络的中断与大跨度转向,他认为这背后是“携带着被当代艺术流行样式所吸引和挟裹的样式焦虑症,以及部分脱离社会问题情境意欲急切转型的身份焦虑与诗意晕染。”
在艺术史上,焦虑的确是促成艺术样式的转化的重要动力之一。力求与世界同步的焦虑而不断进行的自我调适和改变,是理解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线索。中国的现当代摄影的发展未尝不是如此,在此意义上,河南和四川摄影的范式演化,的确都是当代中国地域摄影意味深长的个案。
《中国摄影》编辑部